沿着湖北省十堰市茅塔乡康家村茅塔河边行走,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花园”引人注意。
“‘小花园’其实是一个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茅塔乡工作人员薛臣向记者介绍,“10户农家就可以建一个,可别小看它,这个设施每天可以处理10吨污水,处理后的尾水还能用来浇菜园,既节水又减排。”
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人民网记者 张隽摄
不止于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在河流和耕地接壤处,有U型拦截沟和生态脱氮沟,过滤和分解耕地所产生的污染物;在河流上游,有生态浮岛种植空心菜、水芹菜等植物净化水体,修复水生态……如今的茅塔河,水清岸绿。
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今年,恰逢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10年来,保水护水成了320万十堰人民共同的“事业”,在他们的守护下,涓涓细流汇聚成一泓清水北上千里,也浇灌出绿色产业强县富民。
护好“一滴水”的纯净度
南水北调成败的关键在水质。
位于丹江口库区入库河流泗河中上游的茅塔河,是汇入丹江口水库的二级支流。
上游茅塔乡境内基本为农村地区,居民居住分散,污水管网铺设难度大。建设形如“小花园”的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可以很好地解决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村民夏桂荣就是“小花园”的受益者:“以前这都是旱厕,味道大,平时生活污水也是直排入河。现在厕所干净了,空气清新了,茅塔河的水都变清了。”
有了茅塔河以治理农村污水为抓手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十堰将32条小流域纳入治理清单,梯次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为丹江口水库输送清澈的源头活水。
治好水更要管好水。
十堰市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丹江口分中心。人民网记者 张隽摄
在十堰市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丹江口分中心,综合股负责人余丹打开监管平台,大屏幕上可看见支沟检测、重点企业、地下管网、卫星等监测系统。“你看,管道机器人正在地下污水管网作业。”屏幕上出现的管道画面中,随着机器人的前进,管道内部情况一目了然。
“这就如同给地下管网做了一次肠镜,帮我们直观找到有问题的地方,然后进行管网修复,防止污水流进库区。”余丹介绍,以前地下污水管网检测主要靠人工,管径太小,工人无法进入管网内部,现在有了这个机器人,问题迎刃而解。
“卫星遥感、云广播、无人机……你能想到的先进技术手段,都有!”说到如何管水,余丹滔滔不绝。
目前,在丹江口水库流域,一个集“海陆空”于一体的水质安全监管防线已然成形。据水质监测数据显示,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在II类以上。
念好“一滴水”的产业经
水是丹江口库区的生命之源,更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产业之源。
均县镇是典型的库区乡镇,这里的渔民一直有着在江里养鱼的传统,曾有“百万网箱下汉江”的说法。自退捕禁捕后,当地政府帮助上岸渔民谋出路,组织渔民到山东、江苏等地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试水“岸上养鱼”,探索产业转型。
许柳是首批“吃螃蟹”的渔民。“室外的水池是池塘零排放圈养,右边的集装箱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厂房里的是陆基循环水桶养殖。”在许柳经营的奔富渔业基地内,记者见到了设施渔业的三种模式,“三种模式也是三次技术革新”。
厂房内,60个陆基智慧鱼桶整齐排列,每两个“大桶”之间有一台机器闪烁着黄灯,“这是水产养殖水循环再生利用系统,实时看护水循环系统,掌握养殖桶的水质溶解氧、水质pH值等,里面的感温探头,能精确将水温控制在最适宜鱼类生长的温度。”许柳向记者介绍道,“由于水好,产出来的鱼,肉质鲜、细、嫩,入口即化。一年能产50万斤鲜鱼,年产值从刚开始的200多万,增加到了现在的1000多万。”
奔富渔业基地。人民网记者 张隽摄
“设施渔业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水”成为当地渔业转型发展的共识。截至目前,十堰市各类设施渔业养殖基地达到100余家,规模达到湖北省的四分之一,水产品产量恢复并超过了禁捕前水平。
一边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一边是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在丹江口水库一侧,一条取水管道直通丹江口武当山水饮料有限公司的工厂。
工厂里,一个个巨大的蓄水罐,装的正是准备进入过滤程序的丹江口深层天然水。生产线上,一瓶瓶新鲜灌装的矿泉水排着队,源源不断地随传送带向前,等待贴标、包装和码垛入库。
“得益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形成的良好口碑,武当山水很快在华中和华北地区打开了市场。”公司行政专员张翱说,“目前我们月均产量已攀升至60多万箱,产值1000多万元。”
有了南水北调“水源地”这一“金字招牌”,优质的水资源不断吸引着客商前来投资。
走进丹江口经济开发区水都工业园,厂房林立,农夫山泉、北冰洋汽水等头部饮料企业一字排开,园区车水马龙。远处,华润怡宝、燕京啤酒、马迭尔精酿啤酒等项目正火热建设。
如今,在丹江口,“源头活水—纯净水—功能饮料—食品加工”一体化百亿产业集群正在崛起。
走好“一滴水”的致富路
生态重塑的绿水青山变成了百姓的幸福靠山。
五谷庙村地处丹江口牛河林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境内,是千岛画廊风景区的核心村,紧邻环丹江口库区公路。
周末的千岛画廊游客如织,五谷庙村村民谭成龙正在自家的农家乐里忙碌着,“中午是最忙的时候,遇到节假日,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谭成龙从小在库区边长大,看着家乡良好的生态和便利的交通,加上父亲做得一手好菜,萌生了经营农家乐的想法。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的第二年,“成龙山庄”就开业了。“一年到头,我这个农家乐有近20万的收入呢。”谭成龙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几年光景,和谭成龙有一样想法的村民陆续把自家房屋改成餐厅、民宿,五谷庙村的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今,村里还发展起了雪梨、橙子等水果采摘,游客来了有景可看、有果可摘,村民还能获得额外收益。
晚霞褪去,夜幕降临,湖北省首个由易地扶贫搬迁形成的行政村——汉江河畔龙韵村新建成的“武当不夜城”,灯火璀璨、流光溢彩。游客们或驻足观看精彩的节目,或选购琳琅满目的非遗文创产品……这个曾经一入夜便沉寂的小村,如今被夜经济点亮,成为市民近郊游的热门打卡地。
“武当不夜城”的篝火晚会。王萍摄
长约500米的“武当不夜城”街区,通过“景观+演出+体验+购物”模式,吸引游客沉浸式游玩。“开街三天就接待游客逾30万人次。”龙韵村研学部负责人张建军介绍。
“武当不夜城”街区的国潮编织局里,村民岑丽正售卖自己用毛线编织的文创产品。“与在外面创业不同,在这里开店不用付租金,只需和村集体共享销售成果。”岑丽告诉记者,“现在每个月营收都超过了8000元。”
从柳陂镇李家沟村搬迁到龙韵村的沈邵平也很快在“武当不夜城”找到了工作:“我们一家三口住进了新房,我在景区当保安,家门口上班,方便照顾父母。”
乘着“武当不夜城”的东风,露营基地、生态厨房、亲子乐园等业态全面开花,龙韵村村民逐渐走出一条致富的新路子。2023年,全村实现年旅游综合收入60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达到101万元。
“一滴水”带动十堰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我们体会到,保护就是发展。”十堰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丹江口库区肩负着守好首都及北方亿万民众饮水安全、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十堰将持续深化绿色低碳发展,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