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岳阳县民政局1正6副7局长被“一锅端”》,看到这样的标题,你会不会以为文章来自于某个熟谙新媒体运营的自媒体?如果发现该文来自于纪委运营的官方公众号,恐怕还是会产生一种错置感。就连岳阳县纪委也对微信公号“三湘风纪”的标题感到不妥,其公开辟谣称:网传“一锅端”消息不实,涉案人员是被立案审查,但目前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一锅端”是形象化的表达,用于网络传播本无不妥。但是,正如“落马”一样,“一锅端”的语义带有相当大的模糊性。在一般公众认知中,官员被查意味着出了问题,接下来就注定面临党纪政纪处分了。然而,这是对纪检工作不准确的理解。官员被立案审查,并不意味着其违纪事实板上钉钉,其职务在审查期间并无变化。在审查阶段,使用“一锅端”的标题的确会造成信息误导。
在全媒体时代,拥有官方背景的新媒体需要和自媒体同台竞争,争取话语权,这是不争的事实。正因如此,近年来政务微信、政务微博蓬勃兴起,很多机关安排专门人员维护“两微”,倾听公众诉求,公开政务信息。一些政务新媒体还注重传播语态的革新,试图将官方表达从刻板的公文体中解放出来,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风传递信息。这都是有益的尝试,为政府信息公开树立了良好的范例。
然而,政务新媒体终究不同于新闻媒体,更迥异于自媒体。在任何一个传播平台上,政务新媒体都不应该脱离自己的身份。信息传达的精准性是对其最重要的要求。政务新媒体不可能赤膊上阵,与自媒体同台竞争。一起受公众关注的政务事件,政务新媒体可以是第一信息源,但不一定要成为最有影响力的信息传播者。信息传播的覆盖面问题可以通过专业新闻媒体和自媒体的二次传播来实现。
党政机关有了传播意识是一项很大的进步,在此基础上,还要把握传播的立场和角色。政府新闻发言人不是电视台主持人,信息发布要保持克制、严谨,不能过度阐发,更不能信口开河。几年前的甬温线动车事故发生后,当时的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一句“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信了”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暴,就因为政务信息被过度阐发。如今,“两微”等容纳大量自媒体的平台成为政务信息发布的主战场,政府在争取受众时,更要避免信息发布的冗余和偏差。
由于信息接受的不完全,政务知识的复杂和专业性,公众对政务信息的理解时常是模糊和片面的。即便对于政务的基本概念和常识,很多普通人也会表现出混淆甚至一无所知,比如分不清人大议案与政协提案的关系,分不清反腐工作中纪委审查、“双开”和移送司法机关的程序。政务新媒体有义务普及时政常识,坚持使用正确的表达方式,以正视听。
可能一些政务新媒体的运营者会担心,如果坚持使用准确、严谨的表达,会削弱新媒体的吸引力。其实,政务新媒体的吸引力,是以其第一时间的权威发布为前提的。作为官方信息的直接出口,不应该在重要政务信息发布上落后于其它媒体。如果重要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准确,却一味追求言辞的犀利或花哨,那就是本末倒置。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8年5月1日施行,至今不到10年。建设具有现代意识的政府信息发布体系,在我国仍然处于进行时。作为政府最直接的“喉舌”,政务媒体的运营者因为缺乏经验和技巧,时不时需要“上课”“学习”是可以理解的。无论如何,政务信息发布不能脱离民众的需求,不能辜负社会的期待与信任,需要不断改善工作方法,在整体舆论环境中自我适应。(王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