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黄石报道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黄石调整结构、转型升级、赶超发展的关键之年,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目标,应势而谋,顺势而为,聚焦跨越,真抓实干,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发展答卷。今天起《黄石新闻》推出春节特别节目《答卷“2016”·党旗高扬兴城路》,今天聚焦“从严治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党建的鲜明主题。2016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广大党员干部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加强信仰之修,补足精神之钙,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黄石推进转型发展的根本保证,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2016年11月底,气温骤降,大塘社区党委书记柯建红带着社区干部为社区空巢老人送去棉被。除了关爱老人,柯建红还是社区里的创卫能手。2016年4月,由于柯建红在创卫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使社区面貌迅速扭转,他被市委组织部评为履职尽责优秀干部。
下陆区大塘社区书记 柯建红:作为一名基层党委书记,首先我们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领社区党员干部一起,把社区建设得更好,发挥基层党委作用,让居民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柯建红身上体现的是一名优秀基层党员应有的精神。2016年以来,黄石通过建立履职尽责情况定期通报制度,一手抓从严监管,一手抓从实激励,共发布通报23期,表彰优秀典型93人,通报不履职尽责干部94人,严肃了党内政治生活,强化了干部队伍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筑牢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社区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基层党建工作脚踏实地,遍地开花。连续四年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开展集中整顿,转化提升后进基层党组织420多个;实施“回归村官”、“ 乡土能人”、“第一书记”、“ 头雁培育” 工程,选拔“一双好强”型村党组织书记230多名,向经济贫困和工作薄弱村选派“第一书记”280多名;扎实推进党员“双带工程”,连续开展“三万”活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三万多名干部进村入户,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我市在5837个党支部、14万名党员中,探索推行以建立党员“学习日、公益日、政治生日”为主要内容的“党员三日”制度,将集体诵读党章、重温入党誓词等作为规范动作,做与学结合,让党员不忘初心,回归党性。
青龙山社区党员 张嗣能:我是一个老党员,退休了要发挥自己的余热。用自己的努力,来为老百姓解决疾病的痛苦。
在着力发挥基层党员、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同时,我市还率先在全省出台《对不履职尽责市管干部实行“召回”管理暂行办法》,对有令不行、执行不力、不思进取、甘于落后等10种不履职尽责和为官不为情形的干部一律进行“召回”管理,促进问题干部向清廉为官、事业有为的“两为”干部转变,让全市党员干部心中有方向,精神能振奋,脚下有力量,孕育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2016年6月,我市率先在全省启动市级纪检监察机构派驻改革,市纪委20个派驻纪检组进驻76家市级党政机关,进行“贴身监督”,将“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相结合,一些处在监督薄弱地带的单位被派驻监督全覆盖;2016年10月,我市召开市委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市委首轮巡察设立2个巡察组,利用两个月时间,对4家单位开展巡察。2016年1至11月,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1639件(次),初核1368件,立案1404件,其中县级干部89人,处分1335人,移送司法机关47人。通过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零容忍”执纪问责,我市“四风”问题得到有力整治,“不敢腐”的氛围正在形成,奏响了从严治党最强音。
全面从严治党是锻造坚强领导力量的必然要求,黄石想要实现发展,必须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旗帜,将“严”字刻在心头。
黄石市市委书记 周先旺:五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黄石推进转型发展的根本保证。只要我们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就一定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黄石市市长 董卫民:加强廉政建设。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自觉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全力支持纪检监察部门工作,坚持反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以良好的政风取信于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今的黄石正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中,朝着“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目标大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