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省两会⑥丨托起“稳稳的幸福”!湖北这样提升“民生温度”

2024-01-28 15:53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7187 湖北日报


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刷新

湖北日报讯(记者龙华)1月23日一大早,高校毕业生周明瑞就来到宜昌市猇亭区劳动就业局,办理就业登记和档案查询。从开始办理到业务办结,花了不到15分钟。2023年,全省多部门联合下发《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一件事实施方案》,选取关联度高、办件量大、跨部门多的八个高频服务事项并联办理,让毕业生们“只跑一次路,办完所有事”。

就业稳,民生稳。过去一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2.88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32.69%,完成率居全国前列。

去年,全省民生改善力度只增不减,民生保障网不断织密织牢。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达2.6万余户、200个农村互助照料中心获改造提升、77个县(市、区)推行失能特困集中照护,“老有所养”的民生实事项目圆满完成。

1月23日,远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白沙四路与光霞路交会处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洪山院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此外,我省加速推进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1364家胸痛救治单元、769家基层卒中防治站覆盖城乡,急性心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获得“更快”治疗;妇女乳腺癌、宫颈癌实现免费筛查。

在更深、更广层面,改善民生之举不断铺陈。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6.75万个,新增公办学位1.9万个,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8%……“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百姓幸福生活品质持续提升。

发展成果共享  托起稳稳幸福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龙华 李光正 邓伟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回望2023年,从幼有所育到老有所养,从弱有所扶到病有所医,湖北正以提升“民生温度”的积极担当与作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项项务实的民生新政,带着温度,在荆楚大地落地生根;一幅幅幸福的民生图景,在群众的眼前、身边徐徐展开。

麻城市阎家河镇古城村经过共同缔造后,环境整洁,生态宜居。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摄)

就业优先 春风拂面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民生福祉的“推进器”。

1月25日,省人社厅公布2023年全省就业“成绩单”,一组组数据振奋人心,映射出湖北发展的强劲势头和充沛活力,标志着湖北的民生底盘更加稳固——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2.88万人,同比增长1.34%,完成目标任务的132.69%,完成率居全国前列;全省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26万笔、404.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84%、62.15%,发放规模创历史新高。

2023年2月1日,武汉市江夏区举办“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大型招聘会。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朱熙勇 摄)

就业扬帆,政策护航。2023年,我省就业政策供给力度前所未有。从省人社厅了解到,我省先后出台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17条、加快建设高质量人力资源市场体系16条、加快完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体系18条等措施,为稳定全省就业局势提供了坚强支撑。随着就业优先政策进一步落实落细,湖北就业答卷精彩纷呈,充满温度,呈现出许多可喜的变化。

这一年,荆楚特色劳务品牌叫响全国,全省劳务品牌达到202个,实现“一县一品、一县多品”的创建格局,带动就业超400万人。

这一年,荆楚大地返乡创业蔚然成风,全省新增返乡创业6.6万人,同比增长9.3%,带动20.4万人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凸显。

这一年,荆楚发展迎来更多“生力军”,全省新增高校毕业生留鄂来鄂就业创业44.1万人,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湖北、留在湖北,投身加快建设全国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澎湃浪潮。

托底扶弱 温暖相随

1月16日中午11时,黄冈市黄州区宝塔路德尔福社区食堂热气腾腾、饭菜飘香。73岁的李大爷和老伴儿是这里的常客,他们花费18元买了“三荤三素”六样菜,开怀畅吃起来,方便、安心。黄冈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民政部门与一家餐饮企业共同打造的“幸福食堂”,除了老年人,“上班族”、孩子们也可以在这里用餐。

除了“餐饮企业+食堂”模式,全省还推进“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食堂”“养老机构+食堂”“物业+食堂”等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助餐服务。截至目前,湖北已建成“幸福食堂”1380个,惠及老年人近300万人次。

黄石市下陆区友谊社区幸福食堂,社区老人围坐一起用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摄)

过去一年,养老服务升级的不仅有食堂,全省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际完成26842户,新建100个街道(乡镇)养老服务综合体和改造提升200个农村互助照料中心,77个县(市、区)推行失能特困集中照护……当“银发浪潮”到来时,多谋老有所养、多思老有所乐,正成为各级政府内化于心、固化于制的执政思路与理念。

社会的温度,取决于“底线”的刻度。2023年,湖北城乡低保月平均保障标准分别达到740元、575元,全省新纳入低保对象8.5万人,城乡特困供养年平均保障标准分别达到17760元、13482元。集中供养和社会散居孤儿月平均养育标准分别达到2421元和1505元,1.4万余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比照孤儿纳入保障范围。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湖北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健全,“底线”加紧筑牢,“保障网”更为坚实。

革故鼎新 应答民声

如何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2023年,湖北全力推动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更多百姓不出远门就能急有所救、病有所医。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又恰遇寒潮来袭,1月24日,在宜昌兴山县户溪村,大学生村医周前程,正跟着村里的老村医一起,对患有慢性病的村民开展上门随访。

去年,像小周这样新招录上岗及入学培养的大学生村医全省达到3800多人。提供专业技术培训、提升薪酬待遇、畅通职业晋升渠道,村医岗位正加速实现着“新老交替”。乡村健康“守门人”回应着百姓期盼。

1月27日,武汉江夏区郑店街同兴村卫生室里,大学生村医李新林正在忙碌着。(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朱熙勇 摄)

同时,湖北34家三甲医院对口帮扶口子县,全年新核定5家县级三级综合医院。截至目前,全省64个县(市)中已有46个实现三级医院覆盖的目标。128个县域医共体,覆盖131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106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放眼荆楚,“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去痼疾、解民难的“应答”铿锵、响亮。

“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蓝图。湖北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起点上,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聚力而行。

典型案例

金银湖畔 “湖北样板”款款而来

湖北日报讯 (记者汪菁华、通讯员潘海亮)1月的金银湖畔,天湖相映,云水相依,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湖北公司机电安装工人占鑫垚正在紧锣密鼓地走线接电。

在武汉市东西湖区环湖六路以西、奥林路以南,由该公司打造的武汉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二期项目雏形已现。

武汉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二期项目是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之一,也是武汉市“十四五”重大项目之一,集隔离收治、重症诊疗、疫情防控救治指挥、病原学检测、物资储备等功能为一体。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华中地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加强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该医疗项目关系民生,每一个节点都需要“提前布阵”,精益求精。“项目里最大考验是一个重达448吨的钢结构连廊顺利完成整体提升。”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技术员罗扬说。

“正式提升前,项目进行了2个多月的线上模拟,历经18道检验程序。”项目总工程师梁鹄介绍,为确保此次提升顺利完成,项目选择了整体提升吊装工艺。用4台总提升能力达780吨的液压提升器分两天提升,首日完成预提升调整姿态,次日完成整体提升和拼装。

项目建成后,这条连接平疫结合病房楼和后勤保障楼的南北向生态医疗大走廊,落地窗外是美丽开阔的金银湖景色。平时作为活动中心,可以供医患放松身心,实现整体设计上自然、建筑、人的和谐统一;应急时期,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这条大走廊快速反应,以更快的速度为患者提供更及时的服务。

据悉,项目目前正处于紧锣密鼓的装饰装修施工阶段,预计2024年9月底完工。

我省“政府购买 社会救助服务”全覆盖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李光正、通讯员王磊、覃圣林)1月17日,荆门市蓝天社工服务中心社工和志愿者到荆门市掇刀区团林铺镇罗咀村看望贝贝(化名)。

15岁的贝贝是一名智力残疾人,随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她的父亲几年前去世了,母亲患精神病无生活自理能力。2022年起,蓝天社工与贝贝结缘,帮她申请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节假日陪她制作灯笼、剪纸、画画,从小缺乏母爱的贝贝感受到了“妈妈的温暖”。

在荆楚大地,社工、志愿者上门为困难群众开展各种服务的场景比比皆然。

近年来,困难群众送医陪诊、助残托幼等生活类个性化服务需求和健康关爱、精神慰藉等支持类专业化服务需求逐步增多。2020年起我省大力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工作,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促进社会救助从“保生存”到“促发展”。

2023年,通过对沿海发达地区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调研后,我省组织汇编全省服务类社会救助典型案例,下发各地加强交流学习,并推广黄石市、石首市、荆门市掇刀区服务类社会救助典型做法,指导督促各地提升服务类社会救助质效。目前,全省103个县(市、区)全部开展了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工作,共支出1.55亿元,其中用于社会救助服务类支出8200万元,占比52.9%。

各方点赞

湖北把改善民生福祉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立足民生需求,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扎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翻开湖北的“民生账单”,教育、医疗、就业等一件件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的落地落实,都推动着老百姓幸福指数的不断攀升,让老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底气越来越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健康老龄研究院院长 石智雷

这一年我们始终聚焦民生关切,以共同缔造为契机,整合群团和社会力量,充分发挥“联”字优势。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房前屋后改造,让家门口换新颜、处处成美景。

——武汉市武昌区南湖街道水域风华社区党委书记 龙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