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省两会⑤丨生态“放晴”!湖北生态质量类别已达一类水平

2024-01-27 21:08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4751

以流域生态底图保障先行区建设蓝图

湖北生态质量类别已达一类水平

湖北日报讯(记者胡弦、通讯员李斌)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美丽湖北不断取得新成果。最新调查显示,湖北生态质量类别已达一类水平,以流域综合治理为纲,各地正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美丽经济“拔节生长”。

2023年初,《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成为湖北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最新指引。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切入点,全省突破传统属地观念,统筹左右岸、上下游,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空间。

竹山县实施绿色低碳发展“七大行动”,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是十堰市率先入选全省首批7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示范县创建单位之一。罗田县结合四季风光特色,生态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全年接待游客1250万人次,国内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3.8亿元。

1月24日,在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候鸟驿站,来此越冬的候鸟翩翩起舞。 (视界网 石勇 严跃新 摄)

全面推动美丽湖北建设,湖北以流域生态安全底图保障先行区建设蓝图。截至目前,湖北已有20.1%的国土面积纳入生态保护红线,京山等32地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十堰等9地被评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保持全国第一方阵。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通讯员 李斌

新年伊始,“微笑天使”江豚,又和湖北人见面了。近日,长江宜昌江段,又见江豚一家三口嬉戏,它们时而跃出水面,时而缓慢游动,悠闲嬉戏的画面十分灵动。

江豚,被视作长江生态环境的“晴雨表”。连续4年来,长江干流水质全线稳定在Ⅱ类,为江豚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扛牢长江大保护责任担当,美丽湖北以流域综合治理统筹四化同步发展,不仅让美丽湖北“楚楚动人”, 更让“美丽经济”拔节生长。

江豚在长江宜昌段畅游。(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流域为纲扮靓生态大省——湖北生态质量已达一类

1月13日,冬日暖阳洒满黄石夏浴湖,游人漫步湖畔,湖光山色格外迷人。夏浴湖位于西塞山区河口镇,距离长江不足2公里。

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生活垃圾和工业污染,夏浴湖变得“面目全非”。按照“治水先治岸、水岸同治”原则,西塞山区举全区之力,共同治理夏浴湖流域水生态环境。封堵入湖排污口8个、清除底泥19.5万立方米、铺设环湖污水管网约7.4公里、岸线绿化面积达4.12公顷……往日清新宜人、风景如画的夏浴湖,又回来了。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只麋鹿在湖边和野鸭和谐共处。(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何宇欣 摄)

2023年初,《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成为全省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最新指引。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切入点,全省突破传统属地观念,改变过去以行政边界为核心的管理模式,统筹左右岸、上下游、水中与岸上等因素,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空间。

小麋鹿和成年麋鹿一起在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滩涂里漫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通讯员 蔡家奇 摄)

全面推动美丽湖北建设,湖北以流域生态安全“底图”保障先行区建设的“蓝图”:

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湖北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湖泊治理保护,推动污染防治在重点区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

聚焦生态保护修复,湖北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推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聚焦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升级,全省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持续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倒逼传统行业绿色转型,打造全国碳市场和碳金融中心。

石首天鹅洲,白天鹅在水面上休憩。(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来自国家的生态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湖北生态质量指数(EQI)值范围为70.01—70.39,生态质量类别为一类,我省生态质量总体稳中向好。由于自然生态持续改善,网湖、龙感湖、沉湖等大型湖泊能够为鸟类提供充足食物,现已成为迁徙鸟类的大型栖息地。通过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市民们在长江湖北段全水域都能看到江豚逐浪的自然景象。

高品质生态支撑高质量发展——让生态资源变成生态产品

眼下,大别山南麓,正闯出一条“两山”转化的新路。黄冈市罗田县通过探索“中药材+”发展、科技赋能现代产业发展、农文旅融合发展等模式,助推生态产业提质增效,让生态资源变成生态产品。2023年底,罗田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点“绿”成“金”、探索转化新路的,还有襄阳市南漳县。在南漳县武安镇洪堰村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大户杜家雷说,以林间套种模式种植丹参、连翘等中药材,种植面积3000多亩,亩产值可达7000多元。

武安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在坡耕地上集中连片大规模发展野菊花产业。(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悦 通讯员 谢勇 摄)

据悉,南漳县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采用“企业+农户+基地”模式,让农户受益。截至目前,全县已建设有机生态林果园6.8万亩、茶园7.5万亩,新发展各类林果基地和林下经济基地10万亩左右。同时,南漳坚持把旅游业作为绿色发展的“核心产业”,先后打造春秋寨、香水河、天池山等旅游IP,放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品牌效应。

让生态资源变成生态产品的绿色发展方式,正在惠及千万普通百姓。

小朋友在巴东儿童公园游玩。该公园座落在巴东沿江路北侧长江沿畔,是三峡库区巴东段长江干流库岸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子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全省首批近零碳试点社区——恩施州恩施市白杨坪镇洞下槽村,在能人回乡的带领下,呈现出一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村野风景。洞下槽村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加工体验、乡村旅游等产业,建设绿色茶叶基地1.1万亩,村民人均收入达1.68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

荆楚大地,统筹保护与发展的绿色根基,愈发坚实。

典型案例

呵护生态“颜值” 释放绿色价值

十堰茅塔河探路小流域综合治理

湖北日报讯 (记者胡弦、通讯员叶相成)“在茅塔河水面种植水芹菜,我们正在探索‘以菜净水’!”近日,在十堰市茅塔河流域一座生态浮床上,十堰市生态环境局茅箭分局局长胡华鹏从生态浮床上取出一小盆水芹菜介绍说,水芹菜发达的根系可净化水质,茎叶是美味蔬菜,兼具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远瞰已建成的十堰东部综合污水处理厂,以及正在加紧建设的东部工业污水处理厂。(通讯员 刘爱理 摄)

茅塔河发源于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丹江口库区入库河流——泗河的中上游,全长43.3公里。2023年5月以来,十堰市茅塔河与荆门市牌楼西河、荆州市崇湖、咸宁市羊楼洞港、恩施州带水河,共同被列入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5条试点小流域将通过1年时间,探索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和模式,达到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目标,为全省形成若干可复制、可推广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

十堰市房县北城工业园连片标准化厂房屋顶已经铺设了整齐的太阳能电池板(视界网张启龙摄)

十堰市在茅塔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紧紧围绕生态环境改善、产业升级转型、生活方式转变等重点,大力实施安全保障、水环境治理、绿色产业园区、农文旅产业振兴、生态保护修复、城乡统筹发展六大行动。“以菜净水”是十堰市茅塔河构建立体“生态圈”净化水质的缩影。

据了解,这种水芹菜一年可收割5茬,目前茅箭区已在茅塔河流域建成生态浮床一座,种植水芹菜约100平方米。该区计划在茅塔河流域建设生态浮床30座,种植水芹菜约3000平方米。据胡华鹏介绍,茅箭区通过在茅塔河构建立体“生态圈”,进一步净化水质,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

湖北碳市场年度成交量跃居全国首位

湖北日报讯 (记者左晨、通讯员李青)近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传来好消息:2023年,湖北碳市场年度成交量1118.39万吨,同比上升19.1%;年度成交额4.72亿元,同比上升13.9%;累计成交量3.88亿吨、成交额95.75亿元,分别占试点碳市场的42.7%、42.2%。其中,年度成交量已跃居全国试点碳市场首位。

游客在宜昌柏临河湿地公园拍照打卡。该公园以柏临河生态水系为轴,打造左岸生态保护和右岸生态休憩两条景观带,成为了市民喜爱的网红打卡地。(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2014年,湖北碳市场开市,共纳入钢铁、水泥、石化、化工等16个行业的343家企业,全部为年能耗1万吨标煤以上的工业企业,占第二产业产值的比重为70%。基于二氧化碳这一标的物,湖北已探索出碳质押贷款、碳基金、碳众筹、碳托管业务、现货远期等多个金融产品。

2023年以来,为重塑湖北碳市场领先地位,湖北宏泰集团高位推动,并于2023年7月印发实施意见,加快建设碳市场“三个中心”,着力提升我省在全国碳市场的影响力和产业引领力。

满载商品车的物流船驶过阳逻港水域。(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作为落实单位,以配额预分配、会员体系建设、交易服务费减免等为抓手,多措并举提升湖北碳市场的流动性。目前,湖北碳市场碳配额预分配时间从9月提前至3月,分配比例从50%提高至70%,累计向全省288家纳入企业发放预分配配额1.07亿吨。

各方点赞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 吴刚:检验一个地区生态状况优劣的终极标准,就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调查团队在神农架林区发现了4个昆虫新种,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首次监测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方白鹳的身影。长江干流试点区域生物多样性成果显著,表明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美丽湖北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

江豚在宜昌市葛洲坝下游水域逐浪嬉戏。(视界网 郑家裕 摄)

网友 刘艳芬:每当过年回到老家红安,都感觉家乡的小河越来越清澈,公园散步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生态环境的改善,让红安的山山水水更加迷人。经济发展让人们的钱包变厚,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美景,更让大家充满奋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训前 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