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黄石报道(通讯员 胡志旺)2020年极不平凡、极其特殊,面对疫情汛情双重考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前所未有。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工业战线紧紧围绕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坚持打造先进制造之城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科学统筹战疫情、复生产、稳增长、赋动能、优服务,收获了一批宝贵荣誉,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办成了一批对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有重要支撑和促进作用的大事。
1.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取得重大胜利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经信系统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逆行而上,义无反顾奋战在物资保障、企业防控和村(社区)值守最前线,以闻令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舍小为大诠释绝对忠诚。采取市场采购、社会捐赠、转产提能和争取支持等多种方式,全力保障黄石防疫物资供应,累计采集医用防护服20多万套、N95口罩30多万只、医用外科口罩500多万只、普通防护口罩2500万只、消杀物资1000多吨。开展拉网式督查,抓好常态化精准防控,全市工业企业未发生一起聚集性疫情事件,有力稳定了全市疫情防控大局。
同时,深入开展“跑企业、送温暖、解难题”活动,建立重点企业日调度工作机制,精准发力纾困解难,加快推进企业有力有序复工复产。疫情期间,帮助解决原料运输、员工通勤问题100多个,协调解决交通返工返岗问题110余个,办理保障生产物资运输货车通行证1599台次,办结率100%。全市736家规上工业企业,除4家因停产退出、环保、市场等因素无法复工外,其余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全部复工复产,复工率达到99.5%,2020年全局被评为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机关党委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2.工业增速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加强运行调度,坚持定期召开全市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加大帮扶解困工作力度,促进重大增长点投产出力。狠抓供应链和要素保障,全面梳理“龙头企业+配套企业”清单,举办2020年黄石工业地产品展示交易会,推进本土企业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合作,畅通区域内循环。全市全年地产品交易额达到20亿元。
全市工业增速自5月起连续8个月保持正增长,全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增速排名全省第5;工业用电量11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79%,增速排名全省第5;工业投资增速同比下降21.1%,增速排名全省第6,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既定目标任务。工业经济率先企稳回升,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加快复苏,展现了强力的韧劲和活力。
3.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工业“十四五”规划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聘请国家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武汉光谷研究院、深圳中商产业研究院等专业团队,结合黄石实际,高质量高标准推进“1+5+5”工业“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1个重点规划《黄石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5个专项规划和5个产业发展指导意见)
11月6日,市委书记董卫民带队专题调研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市长吴锦也多次听取情况汇报,对高质量编制工业“十四五”规划提出具体要求。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完善,目前已形成了规划初稿,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就是要高举“工业再造”的旗帜,推进质量、能力、链条、生态、规模的全面再造,推动提升产业能级向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转变,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之城。工业的发展思路日益明晰,发展方向更加明确。
4.项目攻坚和招商引资蓬勃开展
坚持重大项目调度和专班包保服务机制,强力推进“双十”项目建设。2020年市级“双十”项目总投资1040.9亿元,十大技改项目的7个已开工;十大新建项目均已开工。新港园区四大工业项目(大冶有色40万吨阴极铜、宝钢新港二期、新兴管业绿色铸造产业园、湖北优科精密铸造)、华新亿吨机制砂等一批百亿级项目纷纷开工。宏和电子、新冶钢高炉、烧结项目和华新水泥智能装备制造和绿色建材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发展潜力不断释放。
与此同时,千方百计狠抓产业链招商,全年完成新签约项目7个,新注册项目2.5个,新开工项目4个,全市招商引资考核排名第一。大冶市饮料食品、阳新县化工医药、下陆区铜冶炼及深加工等十大产业集群入选2020年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5.企业退城入园改造升级加快推进
深入贯彻落实《黄石市工业企业退城入园五年行动计划》,城区重点企业退城入园改造升级取得阶段性成果。
去年6月,三环离合器铁流汽车传动系统零部件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投产,老厂区整体搬迁至山南,完成退城入园工作。6月16日,宝钢黄石公司新港二期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宝钢黄石公司退城入园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10月15日,新兴管业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开工,项目建成后,新兴管业将从下陆区整体搬迁至新港园区,打造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特种球墨铸管生产基地。12月23日,华新黄石分公司4、5号窑永久性关停,这意味着自1907年建设第一条生产线以来,华新水泥在黄石城区的生产线全部退出历史舞台。
6.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和企业智能化改造大范围实质性推进
10月16日,全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和企业智能化改造大会召开,制定下发了《黄石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11月21日,何运平副市长代表黄石在2020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作主题演讲。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中国(黄石)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遴选浙江中控、大唐互联、上海天律等7家国内顶尖机构为企业提供智能化诊断服务,掀起了全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热潮,企业智能化改造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与此同时,谋划推进新冶钢一体化智能制造体系、振华绿色铬盐智能工厂等61个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项目建设,总投资161亿元。建成了全省地市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标识解析量近9千万条,全国排名第13位。开通5G基站1200个,投资规模和建站数量均处于全省前列。
7.“双创”活力迸发涌流
坚持以“双创”平台建设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创客中国”湖北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省经信厅刘海军厅长出席决赛并讲话,黄石4个项目入围决赛,最终荣获三等奖1个,优秀奖3个。
经过推荐申报,“磁湖汇”荣获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实现黄石零的突破。磁湖汇、大冶职业技术学校成功创建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全市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增至7家。大冶铜都汇成功创建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增至6家。
8.工业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大力推进危化品搬迁改造和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提前一年完成8家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和16家省级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并受到省污染防治指挥部通报表彰。模具钢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聘请国家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编制了《模具钢行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拟订了《模具钢行业发展地方标准》,争取上级部门认可5家企业54万吨产能,全市3个模具钢熔炼中心建设加快推进。
鼓励企业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全力培育绿色增长新动能。华新水泥阳新公司、娲石水泥被评为“全国绿色工厂”,新冶钢被评为“湖北省工业节水型企业”。
9.争创试点示范实现历史新突破
加强对上衔接,强化跟踪服务,一大批试点示范成功争取。华新水泥“智能制造集成平台创新项目”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美红服饰、人本轴承7家企业获得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东贝电器高效节能制冷压缩机智能工厂升级改造项目和劲佳包装智能包装物联网项目入选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迪峰换热器等5家企业成功获批国家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了黄石零的突破,三丰机器人等8家企业荣获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大冶特钢工程机械用特殊钢荣获第五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新冶钢被评为“全国质量标杆”,朗天药业被评为“湖北省质量标杆”;三丰自动化仓储物流系统工业设计中心被评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10.坚持战时机制抓实“双千”服务
深入开展以“抓防控、促复产、解难题、寻突破”为主题的新一轮“双千”活动,成立融资贷款、招工稳工、政策落实、工业项目、统筹防控等5个工作专班,实行战时机制,抽调50多人集中办公、统一调度、协同各方、强力推进。帮助企业成功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1500余个,问题解决率91.5%,“六稳”、“六保”工作成效突出。扎实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推动疫情期间用电“欠费不停供”、阶段性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和生产防控物资企业员工加班工资补贴等中央、省市惠企政策落实,企业获得感不断提升,营商环境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