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八上"来了!北方开启新一轮强暴雨模式?真相远比你想得复杂…(应急科普)

2020-07-28 12:47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43449 黄石科协  

本文专家:朱定真,中国气象局高级工程师

近日,受强降雨影响,长江上游岷江、嘉陵江及向家坝至寸滩区间、三峡区间来水明显增加。

根据《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达到洪水编号标准,“长江2020年第3号洪水”在长江上游形成,预计27日晚三峡水库最大入库流量在60000立方米每秒左右。

此外,汛情地区遭遇强降雨的情况也是频发不断。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长江中下游降雨减弱。29日之后,主雨带将北抬到华北、黄淮一带,长江中下游转为高温少雨天气!

那雨带北抬,是否意味着北方要开启暴雨模式了呢?

每逢7、8月份,华北、东北地区的降雨也逐渐增多,俗称“七下八上”。

“七下八上”的华北雨季是什么?暴雨来临,防汛难点都有啥?公众又该如何防范?

今天就来一起来探个究竟。

“七下八上”的华北雨季是什么?

我国位于世界上著名的季风区域,冬半年盛行东北季风,夏半年盛行西南季风,它伴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活动而沿其西北侧进退。

来自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夏季风的影响决定了我国夏季的降水和暴雨的特性。

夏季风的暴发预示着大范围的雨季开始,夏季风的撤退又对应雨季自北向南撤退。

暴雨强度和变率与夏季风波动密切相关。

如在长江中上游地区,6—8 月的暴雨占了全年的 70% 以上;当7月下旬到 8月上旬的夏季风达到最北位置,华北地区大暴雨就将频频出现,其间雨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 66%。

“七下八上”,就是指7月下旬和8月上旬。

每年到这个时候,我国华北、东北地区很多地方让人心理状态都有点是“七上八下”的,因为一年中最容易致灾的强对流天气,在这个时期最为集中。

这个时期,影响我国的季风雨带在江南梅雨季后再次向北移到了黄河以北,7月下旬至8上旬成为我国北方盛夏暴雨时期。

据统计,华北地区 30 年(1951—1980 年)间 7—8 月的暴雨日数占全年的85.7%。直到8 月中旬以后,雨带会迅速南撤和减弱。

“七下八上”这个时期,不只是降水集中、雨量大、分布不均的强降水,雷电、冰雹、强风等也都比较常见,而且还伴有各类次生灾害,比如山洪、内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

所以,此时是北方一年中防汛防灾的关键时期。

此外,“七下八上”也是西北太平洋上台风活跃的时期,尽管台风主要影响的是南方,但也曾经有台风“造访”过北方。

一旦有台风北上,对于鲜有台风影响的北方地区,应对经验,公共基础设施的适应性都将面对严峻的考验。

为什么“七下八上”致灾风险更高?

进入7月下旬,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开始季节性北抬到北纬20-27度左右,南方夏季风也跟着北抬,华北地区开始受到副热带高压边缘的影响,来自热带、副热带的暖湿气流,开始随着副热带高压边缘气流“输送带”向北方输送过来,这时候,我们中纬度的高空还偶尔有可以向南方输送冷空气的冷涡移动过来。当冷、暖空气两者在华北、东北一带交汇,这个地区的雨日就开始增多了。

特别当冷涡(逆时针环流)出现,类似鼓风机从它北部引来一股股冷空气吹向南方,一旦遇到副高边缘的暖湿气流,就会“诱发”一次可能伴有冰雹的强对流天气过程。

如果这个冷涡少动,它后部偏北气流带来的冷空气就会不断地袭扰下游地区,强对流天气就会连续的发生,特别是在午后到夜里发生频率更高。

与其他季节相比,对于北方来说,这个时期从低纬度来的水汽输渠道送最为畅通,能量也充足,最有利于降水强度增强和强对流天气发生。

前期干旱地区还会出现旱涝急转的风险。

所以,“七下八上”期间致灾的风险就更高。

淮河流域防汛难点在哪?

支流多、整体两头翘、上游落差大、中游河道窄、主汛期暴雨频繁是淮河防汛的主要特点。

淮河防汛的难点在于今年梅雨期长、大范围暴雨长时间持续。

自6月10日以来,淮河流域主雨带南北摆动,先后带来了8轮降水过程,且各轮降水间歇较短,这导致干支流洪水相遇,使淮河沿线长期处于高水位状态。

与历史同期相比,目前淮河上中游以南、浍河中上游、沂沭泗南部及里下河大部,累计雨量较常年偏多1至3倍。

另外,从地理地形条件看,淮河流域也极具特殊性。

王家坝闸以上至源头为淮河上游,落差达178米,上游坡陡水就急,洪水快速直冲王家坝,使王家坝遭受巨大的抗洪压力。而王家坝闸以下至江苏洪泽湖三河闸的490公里为淮河中游,落差仅16米,河道坡降平缓,狭窄弯曲,宣泄不畅,洪水难以迅速流向下游。从三河闸以下至淮河入长江口三江营的146公里为淮河下游,落差仅6米,其所在的洪泽湖由于黄河曾夺淮河河道,多年泥沙淤积,湖底已经高于淮河河床底,形成“地上湖”,洪水越到下游流速越缓慢,使淮河水位不断上涨,水库蓄水趋于饱和,防汛形势严峻。

公众该如何防范?

首先,要关注当地正规渠道的天气预报、预警。

其次,有预警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在户外时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有无次生灾害风险。

出游时,尽量避免在河道、山谷停留较长时间,更不要宿营过夜。

再者,如果出现强对流天气时雨量较大,短时间城市内涝不可避免,要避免在陌生地区涉水,一是不知深浅,二是防止有漏电危险发生。

此外,要加固户外悬挂物、广告牌,收回阳台上易坠落物品,防止高空坠物造成灾害。

行人还要尽量与长时间受到雨水浸泡的山坡、围墙保持距离。

灾害无情

出门在外

及时关注预警信息!

来源 | 黄石科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