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会十号.悦读越美】人间/舌尖上的乡愁

2019-08-22 15:23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15997


舌尖上的乡愁

一片落叶,牵一缕乡情,把记忆归根在故土里,化为永恒

一份乡愁,隔着千万年云烟,走过千山和万水,夜夜袭来

乡愁,从心上来,又流到人心中去

那人、那时、那故乡……

春节过完,出门前,七十岁的老母亲将亲手做的腊鱼、腊肉、腊鸡填满我的行囊。她真恨不得拉上一两节火车车皮,伴我又一次的离别,伴我母亲的味道。其实,一旦离开了故乡,很多的味觉是找不到的,只有无限的惆怅和回忆。

小葱大馅包面。浠水人爱吃包面,逢年过节,或来了贵客,缺了包面是不行的。我认识的一位热心的老哥、武汉的华律师甚至被人称为“包面控”,无包面不欢。

包面,就是鲜肉馅的馄饨,而且必须用南方的小香葱来拌素肉的馅,武汉和鄂东地区普遍称为“包面”。包面比北方水饺的面皮薄,而且是连汤带水,最好是佐上土鸡汤、排骨汤等高汤。

浠水包面,相比南方的抄手又要馅大肉多,吃起来更过瘾。我儿时喜欢先吃完一碗包面皮,最后吃留下的包面馅,像一堆肉丸子,满嘴满心是香香的幸福感。



土鸡瓦罐汤。而鸡汤是过春节少不了的一道家乡美味。农家养了一年的鸡,特别那阉过的公鸡叫“献鸡”,长长的羽毛鲜亮美丽,是儿时做毽子的好材料。

土鸡切块,用那外观黑漆漆的老土罐盛好,周围绑上干草把儿,放在柴火灶的炭火中煨上。中间还得留意续续汤水,怕罐子熬干了。

静候大半天时光,鸡汤的阵阵香气四溢开来,越来越浓。随风儿飘到农家小院的角角落落,早早地馋着老人和孩子的口水,馋着猫儿狗儿围着灶跟前打转转……



骨头炖莲藕。乡村的屠夫卖猪肉,很少专门剔出排骨的,多是连肉一起卖。因为过去吃肉总归是奢侈的事,乡亲们谁也不想少吃两口肉,而多啃那占了斤两的大骨头。有时候,为了尽量少搭点骨头,顾客和屠夫之间还会吵吵几句呢。

猪骨头,选排骨、扇子骨、大肘子骨都可以,用大铁锅或者土罐子炖都行。炖上本地巴河出产的又粗又圆,雪白如玉的几节莲藕,颇像那长得肉嘟嘟的婴儿的胳膊。

须知,来自闻一多先生故里——浠水县巴河镇芝麻湖的九孔莲藕,是明清两朝的贡品,也是与出口的罗田板栗等齐名的鄂东特产之一。

炖好的藕汤,汤面上飘浮着一层层细细密密的油花,像无数微型的金戒指在汤中游来荡去。炖好的藕呈猪肝色,吃起来面面的,还会在筷子和唇舌间牵绊出一串长长的藕丝,很像旧时织布机上挂着的风景……



鄂东大糍粑。糍粑,主要选用优质糯米,蒸熟再加工而成,书面语叫“年糕”(谐音年高),寓意“一年比一年高”。糍粑过去主要是用大碓来舂,儿时乡村谁家舂的糍粑数量多,像今天谁家买的小轿车档次高一样有面子。

春节拜年走亲戚,主人家煎两个土鸡蛋,碗上放一只炖好的鸡大腿,就着高汤煮得柔柔软软的两条糍粑盛得一满碗,那是不消说的佳肴。

而更让游子惦记的,还是父亲或者哥哥用火钳炕好的糍粑,就着土灶的大火或围坐火盆的炭火,直到糍粑的双面烤成金黄色,中间膨胀得像个大气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儿时的味蕾在故乡绿色食物的反复刺激下,竟然在无意之间固定了故乡的味道、母亲的味道,成为万千游子一生之中认可的美食的最高标准。

是呀,游子的乡愁,在他们的心间、在眉头,也在他们的舌尖上……

作 者



巩勇

巩勇,笔名凡力,湖北浠水巴河人,新闻学博士,散文作家。毕业于湖北大学、广西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先后在军工企业、新闻媒体、高等学校等单位工作。自2016年以来,作家巩勇上下班乘坐北京地铁9号线和房山线,坚持利用手机创作。大量散文首发手机朋友圈和个人公众号“凡人之力”。巩勇有着深厚的乡土情结,他以新闻人的敏锐,惯用文学的笔触,加上学者的缜密思考,近年来饱含深情地书写了故乡系列散文作品200余篇。中国三峡出版社先后结集出版了《留住乡愁》《回望故乡》《寻根乡土》三本散文集,一举成为乡土文学系列畅销书,发行过万册。

长按二维码关注

广会10号


作者:巩勇

朗诵:朱莹

编辑:彭喆

见习编辑:黄莹

审核:程莉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