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大桥社区】忆父亲

©原创   2017-08-17 18:22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0 云上黄石

(>>点击此处参与)

忆父亲

(作者:大桥社区党员 吴秋平)

说起家风,我自然地回忆起我的父亲。

父亲1919年出生于大冶章山,1994年去世。1936年父亲17岁,因家庭贫寒,为谋生计,他翻山越岭,来到石灰窑一家中药铺当学徒。由此,他的一生与中药材结下了不解之缘。

父亲文化不高,仅在幼时上过三年私塾。但在我看来,他的文化底蕴十分厚重。他的工作是按药方抓药配药,每天都到接到几十份、甚至上百份医师开出的中药药方。许多药方的字迹堪比天书,难以辨认。让我惊叹的是,父亲面对这些龙飞凤舞,形似狂草的药方,泰然处之,一目了然,三下、两下就按药方配置并包装,让患者满意而归。

父亲身体虚弱,年轻时就患有肺结核病。1968年,父亲不到50岁,因长期吐血,不得不住进医院治疗。医生诊断后,说他的生命最多维持三个月时间,由于当时家中六口人,主要靠父亲的收入生活,经济困难,根本谈不上给他增加营养。当时面对医生的“宣判”,父亲很淡定。出院后,父亲一方面自己配药煎汤服用,一方面坚持健身锻炼。每天清晨,他爬黄荆山,每晚坚持散步。同时,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从不向困难低头。他常说:“医生的话不可不听,也不可全听。”至1994年去世,他的生命比那位医生的预言延长了26年。

父亲工作认真负责,对业务精益求精。中药配置,直接影响患者健康,不能发生丝毫差错。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父亲单位多次组织业务考核。每次考核,常常是用毛巾蒙住双眼系在头上,在柜台上摆出几十种、上百种中药材,让被考核者用手摸、鼻嗅、口尝等方法鉴别药名。这对父亲来说是轻车熟路,鉴别药名得心应手。在药材的加工过程中,无腐化是炒、煎、切、碾还是制丸、制膏,父亲都十分胜任。通过长期摸索、实践,父亲对中草药药性、药理熟炼掌握。当出现有些药方缺一、二味药,他便采用药性相近的中草药弥补。正因为如此,很多患者配药,都愿意找我父亲。

父亲注重读书学习,长年自费订阅《人民日报》。父亲工作的那个年代,职工还未实行报刊补贴政策,父亲每年都从他微薄的工资中挤出钱来,自费订阅《人民日报》,一直到他去世。父亲认为,《人民日报》信息权威,信息量大,一报在手,了解世界。他读报很认真,每篇文章,甚至每个字都认真阅读。重要信息他还会口头上对子女进行宣讲。父亲去世的前几年,曾有一段时间在我所在的石港上港路的家中居住。当时已逾70高龄的父亲,每天步行10多公里,去上窑药店取回他订阅的《人民日报》风雨无阻。

父亲一生平凡,但精神品位较高。父亲虽然不是党员,也不是干部,便他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业务精湛、公私分明。他工作期间,得到上级党组织给予的多种荣誉,收到很多患者的感谢信。他曾多次出席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黄石市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至今,家里还保存着部分许多父亲得过的奖励证书、奖章。

父亲一生勤奋,生活平谈。父亲不打牌、不抽烟,偶尔下下象旗,喝一点白酒。他喝酒从不挑菜,一盘花生米、几块油炸臭干子就是他的下酒菜。每次喝酒,他能够控制自己,我从未见他醉过酒。在穿着方面,他总是以工作服为主,总是穿着最普通的布鞋、球鞋,从未穿过皮鞋。父亲的家常菜炒得好吃,时常会买些香菇野菌、小鱼小虾,花钱不多,口味鲜美。父亲去世后这么多年,我和姐姐常常回忆起父亲烹制的各种鲜美菌菇。

父亲的言传身教,特别是他那挑战疾病,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踏踏实实干事、刻苦钻研业务的工作作风、坚持读书看报、陶冶精神情操的良好习惯;严以律已,宽以待人的良好品德,对我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很大帮助。我19岁入团、24岁入党,长期在企业从事管理工作。如今已退休在家,除积极参加社区党组织活动和各种公益活动,还注重学习,注重身体锻炼,爬山、散步,还接送乖巧活泼的小孙女,尽情地享受着天伦之乐。

父亲一生倡导和践行的良好家风,我没有理由不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邓磊、肖邦(实习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