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建设现代化特钢之城,黄石最新发布

2022-12-30 17:57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16846 黄石发布

今天(30日)上午黄石市“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

在市政府3号会议室举行

现场介绍了

西塞山区

坚持产业转型升级

全力建设现代化特钢之城

的推进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黄毕中  西塞山区委副书记、区长

谢丹丹  西塞山区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

程   锐  西塞山区科信局党组书记

田文胜  西塞山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   青  西塞山区招商服务中心主任

●主持人

丁元拾  黄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黄毕中  西塞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根据安排,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西塞山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化特钢之城建设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西塞山区因钢而立,因钢而兴,素有“钢铁摇篮”的美誉。自近代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大冶新厂在这里诞生以来,特钢之魂已深深浸入我们的血脉。近年来,我们立足新发展理念,紧扣现代化特钢之城建设目标,持续推进全链条项目攻坚行动,坚持不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西塞新篇章。      

一、强化产业方向引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重中之重是产业转型,关键在于找准产业方向。一是精准定位明目标。我们坚持工业强区首位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西塞山区比较优势,依托江、立足钢、对接港,着力构建以特钢为龙头,电子信息、医药化工、临港总部为重点,总部经济、块状经济等产业为支撑的“1+3+N”特色产业体系。二是精心培育强生态。我们实施特钢产业龙头企业引领、骨干企业倍增、产业链条提升、数字经济跃升、产业品牌优化五大工程,建成了特钢交易、培训、物流等五大中心,成功承办中国特钢产业发展大会,获批“国家火炬特钢特色产业基地”,与华科大合作成立黄石科创模具技术研究院。三是精细谋划促发展。坚定不移推进特钢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区集聚以大冶特钢为龙头的特钢生产和加工企业1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38家,实现年产值380亿元,年营业收入580亿元。围绕特钢建立产业生态,特钢研发、生产、销售体系日趋完善,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特钢生产基地之一。      

二、强化园区平台承载。园区经济是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29平方公里的西塞工业园是西塞山区发展的重要载体。一是高标准规划布局。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推进工业园区控规修编。充分发挥滨江临港以及医药化工产业优势,合理规划临港产业新区,推进化工园扩园,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高质量完善设施。工程化、项目化推进工业园区水电气路网等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园区建有日供水10万吨的自来水厂1座,日处理规模1万吨污水处理厂1座,化工园内建有日处理规模为500吨化工企业废水应急处理站2座,工业园区实现了高压输电线路、天然气管道、自来水管网、雨水收集管网等配套设施全覆盖。省道S315等6条骨干道路建成通车,工业园区“三纵五横”核心路网初步建成。三是高水平提供保障。我们不断强化工业园区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破解园区企业发展难题。近年来,通过陆续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购买耕地平衡占补指标等,为园区新增可用土地1000余亩。今年来,工业集中区一、二、三期共征收土地470亩,风电产业园建成厂房主体6.7万方,电子信息产业园、天新特钢产业园建成标准化厂房11.9万方,实现了利用土地集约化。黄石二中滨江校区顺利启用,西塞五期、河口二期、河口三期还建楼主体工程全部完工,为园区发展聚集了人气。     

 三、强化创新人才支撑。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全链条、全布局、全要素创新,最大程度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为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一是顶层设计不断优化。深入开展扫零、培育、升级“三大行动”,加快形成了科技型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次培育机制,构建了试验室(中心)-研究院-科技园区“三步走战略”,目前,全区建有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31家,其中国家级平台4家,省级平台15家,市级平台12家。规上制造业企业科研平台实现全覆盖,振华化学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二是人才培养不断提质。聚焦重点特钢企业用工需求和人才支撑,推进黄石临港技工学校建设进程,加大黄石市特钢人才职业培训学校培训力度,围绕园区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多开“订单班”。同时,全方位加深与湖北理工学院、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积极对接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辖区企业输送更多职业技能人才。三是动能转化不断加速。我们高度重视创新企业培养和创新成果转化,近年来,累计申报成果转化项目50余个,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提名3项。我区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4.2%,高新技术企业23家,高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4.1%,高于省、市平均水平。2017-2019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湖北省科技创新先进县(市、区)”,2020年荣获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良好区”称号。  

    四、强化项目建设保障。我们坚持全周期、全流程精准调度,全力实施全链条项目攻坚行动,切实抓实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一是全员发力招商引资。建立完善招商引资项目会商、项目快速响应、项目落地服务、重点项目包保、政策兑现等8项机制,推进招商引资全周期闭环管理。区“四大家”班子积极赴外招商,四个专班常驻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驻点招商,与大冶特钢深度合作,聘请41名招商大使,定期拜访大冶特钢下游和行业龙头企业,推动以商招商。今年,投资16亿元的江西红睿马、投资15亿元的风电紧固件、投资10亿元的武汉迪赛成功签约,为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注入活力。二是全面推进项目建设。我们坚持项目建设“总指挥部+分指挥部+工作专班”工作模式,完善区委书记、区长“双指挥长”的指挥体系,抓实“一月一签约、两月一开工、三月一拉练”工作机制,加强项目招引、开工、入库、竣工等各环节全过程管理,目前,全区122个重点项目,按计划推进117个,项目推进同步率为95.8%。全省2022年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主会场设在西塞山区。三是全力服务项目落地。我们坚持落实“周末跑工地”要求,现场为项目方协调解决资金短缺、生产要素、政策落实、人才用工、审批办证等方面问题,为项目建设争时间、抢速度。成立了项目服务办,为企业提供全周期服务,“双千”服务协调解决企业问题120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项目业主“书面承诺”,政府部门“容缺受理”模式,工业项目审批时限从127个工作日缩短至40个。     

 2023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不断完善“1+3+N”特色产业体系,加快建成繁荣宜居和谐的现代化特钢之城。一是狠抓产业升级。围绕“1+3+N”产业布局,坚持优化延伸特钢产业链不动摇,大力引进风电、无缝钢管、轴承等特钢下游产业,打造在全国影响力的特钢产业集群。二是狠抓平台建设。全面完成园区控规修编及规划环评,完成工业集中区、风电产业园等标准化厂房建设,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和化工园扩园。三是狠抓科技创新。深入实施科技强区战略,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争创“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四是狠抓项目建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意识,建立项目招引到竣工验收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持续掀起项目攻坚新高潮。五是狠抓人才培育。聚焦特钢企业用工需求,建立企业用工保障机制,确保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新闻媒体朋友们,因时间关系,西塞山区“特钢之城”建设总体情况就简要介绍到这里。借此机会,我代表西塞山区,向各位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也恳请大家一如既往地关注、关心、支持我区工作。      谢谢大家!大家关心的问题还有哪些?来看现场解答👇

记者:请介绍一下你们区全链条的工作机制和效果。

西塞山区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谢丹丹回复:今年以来,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咬定现代化特钢之城建设目标,以“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持续推进全链条项目攻坚行动,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西塞新篇章。

一是建机制。坚持“总指挥部+分指挥部+工作专班”工作模式,建立“周一碰头会、周六跑工地”、“周评分、月通报、季拉练”和“挂图作战”等工作机制。在全市一、二季度项目拉练中,我区连续两次排名全市第2、城区第1。全省三季度集中开工活动在我区成功举办。

二是优服务。抽调优秀干部成立项目服务办,对招商引资项目落实专人专责、全程代办。飞沃风电紧固件(一期)项目自2022年4月份签约以来,区项目办相继解决项目水、电、气、热等供应问题,全力服务项目开工建设投产,从签约到投产仅用时4个月,跑出了项目建设西塞加速度。

三是促改革。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制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若干措施》,全年减税降费9346万元,对符合条件的涉企资金政策100%“免申即享”,发放产业引导金3400万元。打造“先建后验”升级版,在城区率先实现工业项目“五证同发”、拿地即开工。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开辟专门章节对科技创新予以专门叙述,当前,西塞山区特钢产业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作为基层科技部门负责人,我们将采取那些新的举措,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让科技为经济发展再赋能?

西塞山区科信局党组书记程锐回复:西塞山区作为国家火炬特钢特色产业基地,工业底蕴深厚的老城区,始终坚持工业强区政策,坚持“依托江、立足钢、对接港”,坚持发挥和拓展比较优势,着力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蝶变升级、新兴产业裂变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加快建成繁荣宜居和谐的现代化特钢之城。

西塞山区科经局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特钢优势产业,加快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生态环境,加速打造产业创新高端引领、开放创新示范先行,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紧盯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建成科技创新城区。全面推进落实《西塞山区打造科技创新城区实施意见(2023-2025年)》,修订完善《西塞山区关于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奖励办法》,让科技创新成为城区发展最强劲的内生动力。实现特钢产业影响力显著提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效凸显,新兴产业加速集聚,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明显增强

二.紧抓创新主体培育和科研平台发展,夯实科技创新基础。一是要持续推进创新主体的培育壮大。目前我区高新技术企业达3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10家,进一步推动企业量质双提升,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新物种企业”完整培育链条,通过专项政策激励、财政资金支持、科技金融支撑等手段,最大程度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内驱力。二是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加快黄石科创模具研究院检验检测中心建设,争创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引导企业走产学研道路,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紧扣三大创新元素,提升创新体系效能。一是推进科技人才引育,推动人才项目与产业精准结合。持续开展“服务产业专才支持计划”,鼓励高校科研骨干教师到企业任职,精准开展创新服务。落实“西塞优才卡”政策,不断扩大优才卡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开展“西塞科技优才”评选,选先树优,打造区内科技人才标杆。二是推进重点技术攻关,推动科研成果与产业精准结合。紧抓武汉城市圈发展机遇,以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为重点,积极谋划武汉城市圈产学研提升能级等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通过共性技术攻关和重点技术突破,实现产业集中向特钢优势产业发力,推动我区特钢产业迈入新发展阶段。三是推进科技金融发展,推动融资需求与产业精准结合。深化科技金融服务,协调银行对接科技企业,解决企业融资需要,促进双方深度合作,通过“科技成果贷”等创新金融产品、建立绿色融资通道、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新征程上,西塞山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牢牢用好“科技金钥匙”,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开拓进取、务实创新,为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贡献西塞山力量!

记者:今年以来,西塞山区围绕特钢产业大招商、招大商,成功签约一批特钢产业项目,请问我们围绕特钢产业招商引资做了哪些工作?下步有什么打算?

西塞山区招商服务中心主任陈青回复:今年以来,在西塞山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全区上下聚焦现代化特钢之城建设,围绕构建“1+3+N”的产业体系,特钢产业链招商成果初显,专业化招商渐入佳境,成功签约一批特钢产业项目,投资15亿元的风电紧固件项目、投资16亿元的红睿马轴承产业园项目等特钢下游优质项目的成功落户实现了我区特钢产业从中游延伸加工到下游产品制造的转变。

一是建立了完善的特钢产业招商架构。成立全链条推进项目攻坚行动总指挥部,下设5个分指挥部和招商专班,分领域推进“特钢+特定领域”招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每周一上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各指挥部指挥长每月亲自带队外出开展招商考察。同时设立4个驻外招商分局,充分发挥 “尖刀连”作用,常驻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主动跟进重点项目,持续捕捉有效信息。

二是确定了更加精准的特钢产业拜访方向。成立招商引资产业研究院,做实招商基础工作,加大产业研究分析,加强各阶段重点工作谋划,加强产业转移承接工作调研,确定更加精准的重点区域;加强风电、轴承等特钢产业应用领域分析,确定更加精准的拜访方向;加强冶钢大客户名单的分析筛选,确定更加有效的拜访名单,按图索骥、按我所需开展精准招商。

三是开创了良好有序的政企合作招商局面。充分发挥招商大使作用,与冶钢销售人员友好结对,常态化开展联谊活动和外出拜访活动,形成重点企业拜访清单,在今年形成的65家冶钢大客户名单中,成功拜访58家,意向投资6家,可长期跟踪15家,与一批冶钢下游优质企业深入交流。同时,每季度开展一次特钢产业沙龙,对招商大使进行奖励,极大地促进了良好的合作招商关系。

四是形成了强大的签约攻坚态势。建立特钢产业项目重点攻坚、重点跟踪、长期跟踪三个项目库,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项目攻坚,掌握工作节奏,对接成熟的项目,按照“一个方案、一个专班”全力攻坚,确保在短时间内实现签约。

五是建立了良好的项目准入和项目建设机制。我们坚持“亩产论英雄”,坚持“量入为出、精准选商”,建立完善招商引资项目会商、项目快速响应、项目落地服务、重点项目包保、政策兑现等8项工作机制,加强项目招引、开工、竣工等各环节全过程服务,推进项目加快落地,风电紧固件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4个月,红睿马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30天。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现有工作基础,紧盯大冶特钢棒、管、锻等领域下游用户,推进风电、轴承、航天航空、石油、海工、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细分领域产业集聚,做大做强特钢产业集群,作深做长特钢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链不断迈向中高端。

记者:围绕坚持工业强区,全面融合发展,加快建成繁荣宜居和谐的现代化特钢之城的奋斗目标,区人社部门将如何进一步解决企业招工稳工问题?

西塞山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田文胜回复:过去一年,区人社局招聘服务直达“家门口”、政策快享直达“企业地”、云上引才直达“校园里”,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进企业、进社区、进高校,助力未就业青年适岗、高校生创业、困难人员就业,为企业招工1871人,其中,为特钢及配套企业招聘1172人,占招工总数的62.64%。

新的一年,区人社局将聚焦企业需求,开展“五大行动”,全力做好用工要素保障,助力加快建成特钢之城。

一是“春风”行动保用工。聚焦特钢企业用工需求,建立供需清单,建立重点企业用工保障机制,组织专场招聘,开通就业直通车,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创新服务模式,深化“直播带岗”进企业活动,拓展企业用工渠道,统筹好保用工与促就业的关系,确保全年完成新增就业5000人以上。

二是“雨露”行动蓄人才。聚焦特钢企业人才需求,推进黄石临港技工学校建设进程,加大黄石市特钢人才职业培训学校培训力度,做大特钢产业技工“蓄水池”;全方位加深与湖北理工学院、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积极对接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全力从本地高校和外地引进高技能人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全力畅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通道。

三是“暖阳”行动强保障。全面落实社会保险政策,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效,为企业提供“暖心社保”服务。严格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失业保险普惠性稳岗返还及社保补贴等惠企政策,为产业链上企业减负;优化经办服务,打造为企服务窗口综合柜员,为特钢企业提供政策许可类的无差别无证明无障碍人社服务;配合招商项目服务,专职接待企业、帮办代办等服务事项提高服务企业质效,助力企业发展提速。

四是“培土”行动促和谐。加强对特钢企业劳动用工指导,开展“和谐同行”企业共同培育行动,选取规上企业主动开展“点对点”上门培育,帮助企业在和谐的土壤中健康成长;加大劳动争议纠纷调解力度,快介入、快调查、快处理,全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加强源头预防和调解,与上级和区属有关职能部门一道,培育标准化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调解成功率保持在65%以上,为企业发展减负解忧。

五是“滴灌”行动精服务。组建人社专员服务团队,为重点企业配备人社服务专员,一对一精准“滴灌”服务。与“双千办”“项目办”密切协作,建立“一企一清单”服务台账;通过线上线下开展送政策入企业活动,建立政策直达机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