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瘦身十大误区!减肥永远是胖子在说,瘦子在做

2017-03-15 13:16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1357 澎湃新闻  

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和打假日,那么在我们的运动健身中,你是不是也经常被各种朋友圈谣言搞的晕头转向呢?

而很多人跑步是因为想减肥,这部分朋友的误区也特别多、特别碎、特别典型,也特别集中。我们搜集了十个最常见的误区,看看你有没有躺枪。

误区1:出汗越多减肥效果越好

减肥效果是不是好,并不是看出汗多寡,两个关键指标是心率和持续运动的时间。

对于心率具体是多少才减肥最有效,学术界存在不同看法。

一般认为,最大心率的50-75%之间即可,更严格的是要卡在55-65%之间,以可以轻松说话为状态参照,大部分人的燃脂心率在120-147。

最好是买块能测心率的GPS手表,可以实时监测心率。

关于跑多少时间效果才最好,健身界也是存在争议。主流的看法是40分钟以上效果最好,但也有认为30分钟左右最好的。40分钟以下当然也减脂,但主要消耗的能量还是肌糖原,40分钟以上,脂肪消耗的比例才会明显增加。

误区2:跑两三公里也能减肥

宽泛的说,只要你坚持一定时间的运动,都能减肥。所以一再强调不用关注跑了多少距离,而是看跑了多长时间,心率是不是合适。

不过,如果只是慢跑三公里(也就二十分钟左右)就草草收工,起到的效果主要还是活血开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不但瘦不下来,还胖了的原因之一。

误区3:每天都跑步减肥效果才好

完全没有必要,切忌贪多图快。初跑者应该走跑结合,比如走一分钟跑一分钟,然后逐渐增加跑的比例和时间,第一次连续的三公里跑应在开始锻炼后两周左右完成。

每一次长距离跑步之后,都应该跑休一天。初跑者一周可以安排两次跑休、两次交叉训练(游泳、打球、操课等),只跑三天就可以了。

误区4:我都跑了一周了,还没减下来,跑步没用

太心急了。跑步一两个月才会有明显效果。在这段时间里,身体内脂肪和肌肉和比例可能会发生改变,但总体重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误区5:跑步能把肌肉减没了

你想多了,以你现在的运动强度和时间,减不了肌肉。如果有减,那是肌肉、脂肪都同时有一定比例的减少。

只有超长时间的大强度运动(比如100公里超级马拉松),才会造成类似横纹肌溶解这样的肌肉消减。

误区6:裹一身保鲜膜减肥效果更好

保鲜膜裹住身体,通过影响体表散热的方式造成局部温度的升高,只是增加排汗,不会实质上帮助减肥,反而会引发皮肤病。

误区7:不吃饭跑步,减肥效果更明显

不建议空腹跑步,会造成头晕、低血糖等症状。而正餐结束后两个小时内不宜跑步,所以跑步前可以吃一小把热量高的零食,等跑步结束后再吃饭。

误区8:晨跑比夜跑好

从运动生理学角度看,下午最好,其次是中午,再次是晚上,最后是早上。

当然,很多人都要上班,只能选择早晚两个时间段。但是,如果跟压根不跑步比起来,那当然是两个都好了。

提醒一下,晨跑前要喝一点水,夜跑结束得不要太晚,否则会影响睡眠质量。

误区9:跑多了会粗腿

负重的、快速度、短距离的运动会粗腿,比如蹲杠铃、短跑冲刺。长距离、慢速度的运动不会粗腿,比如慢跑。此外,运动完之后,做静态拉伸会使腿部线条更纤细。

误区10:跑步不容易坚持

养成习惯只需要21天,跑步也差不多。想想减肥成功以后的样子,想想其他榜样。制定一个计划,严格执行。做好统计,让自己看到一点一滴的进步。

适当在社交媒体晒运动记录,也是敦促自己的一种手段。一旦建立起习惯来,想停都停不下来呢。

(本文系跑步专栏作家、跑步教练王晓刚授权澎湃新闻刊载,首发咪咕善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