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农垦]农垦轻装上阵显活力

2017-01-01 10:41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0 经济日报  

 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局七星农场,飞机在田间防控管理。常 理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与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联合编制发布的中国农业经济景气指数显示,2015年农垦系统国有农场数为1785个,职工人数287.7万人;耕地面积6325.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3%;农业总产值3449.7亿元,比上年增长1%——

“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这首人们耳熟能详的《南泥湾》,描绘的便是抗日根据地的农垦事业。农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承担国家使命而建立的特殊社会经济组织。不过,在长达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农垦事业并非一帆风顺,由于体制机制不灵活、社会负担沉重、政策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农垦曾一度陷入困境而受到质疑。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农垦事业的发展。2015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正式出台,标志着农垦改革发展上升为重大的国家战略。

“农垦改革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国有农业企业改革成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也关系到我们能不能打造一支力量与国际跨国公司抗衡、取得竞争优势。”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

从农垦的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农垦的办社会职能是伴随农场开发建设进程逐步形成的,有历史渊源。

以黑龙江农垦为例,在北大荒的开发建设进程中,百万垦荒大军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大规模垦荒造田,建立国营农场,发展农产品生产,进行经济建设。同时,还要兴办教育、文化、卫生、交通、通讯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农场小城镇,以满足农场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

纵观国内,很多城镇都是在国有农场的基础之上逐步发展壮大形成的。在我国经济社会都高速发展的今天,农垦旧的体制机制已不能适应,推进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让农垦甩掉沉重的社会“包袱”迫在眉睫。

推进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根本目的是理顺农场政企社企关系,将属于政府职能的事务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不断放大农场的经济性职能,真正实现企业化运营,确保经济和社会职能按照各自的轨道和规律高效运行。“特别是要通过改革,理顺农场社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使国有农场真正放下包袱,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农业部农垦局局长王守聪告诉记者。

办社会职能改革是农垦改革中的重点。早在2012年,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启动了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试点,明确了社企分开的改革方向。今年,农业部、财政部等6部委联合发布了《农垦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实施方案》,财政部也已先期拨付了10.5亿元启动资金,这为农垦办社会职能改革开辟了“绿色通道”。

各地垦区在办社会职能改革上纷纷作出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尝试。黑龙江农垦正在哈尔滨和绥化管理局试点,将能够移交的社会职能移交属地政府管理。江苏农垦农场社区管理通过属地政府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垦区办社会职能的内部分开、管办分离。广东农垦以垦地“共建、共管、共享”模式推进办社会职能内部分开、管办分离,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韩长赋提出,要抓紧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用3年左右时间,将国有农场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纳入地方政府统一管理。能够整体移交的,要尽快整体移交;能够分步分项移交的,要尽快分步分项移交;远离中心城镇等不具备移交条件的,要尽快推进内部分开、管办分离,政府授权、购买服务。

今年5月,辽宁省盘锦大洼金滩农垦有限公司和王家农场(中尧农垦发展总公司)共同组建了盘锦新营田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并正式投入运营。预计2016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利润1900万元。目前公司主要经营了5万亩水稻的种植、加工、销售,经济效益显著。

湖北省国有沙市农场,整合了11家国有企业合为湖北楚为置业集团,总资产达到100多亿元,集团规模经营能力、行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都大幅提升。

目前,在全国35个垦区中,已经有17个垦区基本实行了集团化改革,集团化垦区的利润占到全国农垦90%以上。

《意见》明确指出:“集团化是垦区改革的主导方向,要推动垦区创新经营体制机制,逐步构建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建设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这一改革路径既契合了垦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又是考量国际国内形势的战略抉择。”韩长赋表示。

粮食生产是农垦的优势。如何培养一批世界级粮商和农业公司,提高我国农产品掌控力、影响力和话语权,农垦是最具有潜力的载体。

韩长赋提出,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开展改组组建农垦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的垦区,要加紧制定组建方案和公司章程,明年要能够正式挂牌运行。农场归属市县管理的垦区,要在整合分散在各农场的资源资产上下功夫,争取尽快组建一批区域性、专业性农垦企业集团。

宁夏农垦巴浪湖农场位于银川市以南72公里,有山地44.3万亩,耕地3.7万亩。2007年以前,这里连续亏损15年。

“只有改革,才能拔除‘穷根’。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理顺土地关系,把土地化零为整,进行规模化经营。”巴浪湖农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梁治荣说。

为此,巴浪湖农场将分散的、承租给职工的土地,通过多种办法回收集中。同时,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大棚、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规模化经营铺平了道路。目前,巴浪湖农场共建设了6000亩供港蔬菜基地,企业每年增加经营收入750万元。

“土地是农垦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农垦土地问题实质上就是两方面,一是严格土地管理制度,把土地保护好,二是创新土地配置方式,把土地利用好。”韩长赋说。

保护农场国有土地不受侵占,关键的还是要靠依法登记。当前首要任务是要加快推进土地确权发证,如果连权属都没有确定,保护和利用就无从谈起。

“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农垦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也没有理由落在后面。确了权的土地要优先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把这块地为子孙后代永远保护下来。”韩长赋说。

农业部党组成员杨绍品表示,要稳步推进农垦土地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有序开展符合条件的农垦土地授权经营、作价出资(入股)和现有划拨建设用地的协议出让,抓紧启动农垦国有农用地使用权抵押、担保试点,探索更加灵活的农垦土地配置方式,释放农垦土地潜能。按照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农垦国有土地权益保护,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和耕地保护制度。(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常 理)

(责任编辑:刘会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