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之际,回望2024,这一年里,中国经济顶风破浪,稳中有进,持续向好态势不断巩固,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前行的步伐坚定坚实。
“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日前,中央经济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为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冬日的荆楚大地,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在一个个生动故事、一个个鲜活数据里,来看湖北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奋楫争先、勇挑大梁的生动实践。
01.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持续赋能。
在湖北三峡实验室,归国博士周钢翔领衔的团队正在对芯片制造的核心材料光刻胶加紧科研攻关。成立不到两年,他们已成功攻克光刻胶关键原料——光引发剂的制备工艺。
在武重集团的生产车间里,企业自主研发的五轴立式铣车机床正在进行安装,该机床可以制造燃气轮机机匣等高精度复杂产品,年后即将交付使用,这也是目前国际数控机床的最高水平。
“科技创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反复强调的关键词。
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时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要增强自信、志存高远、协同发力,在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不断建功立业。
△湖北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殷殷嘱托铭记于心,湖北大力推进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设,推动光通信、基因育种、高端医疗装备等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诞生多个“全球首个”的创新成果,全球首片8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圆下线,世界性难题“叶绿体基因转录机器结构”成功解析。
今年1-11月,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引领增长,增速为24.5%,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34.9%,为湖北挑起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梁增添新动能。
02.
以生态之优促发展之变
冬日里,在宜昌枝江,一条长达4公里的绿色滨江生态廊道,正加速建设。工人们忙着种植乔木、铺设草皮。让长江岸线成为兼具城市功能、生态修复和文化传承的滨江新空间。
长江的保护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长久的牵挂。今年11月,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首次提出“着力建设安全韧性现代水网”,更具深意。
湖北立足省情实际,以做好水文章为切入口,把推进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具体形式,明确水网是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加快推进流域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科学治理,全面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切实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
在十堰,当地坚持保护和发展并重,实施治水“十大攻坚”行动,27个国控断面100%达标,小流域综合治理起势见效,并入选全国碳达峰试点城市、创建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
△湖北着力构建安全韧性的“荆楚安澜”现代水网
在咸宁赤壁,羊楼洞港流域在流域治理中,探索“守护一库清水、培育一个产业、打造一片田园、繁荣一座小镇”,茶马古镇再现繁华胜景。
从涓涓溪流到河湖湿地,湖北水安全保障能力正持续增强。各小流域试点区域的河流基本生态流量保障率均在90%以上,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由81.2%提升至88.9%,耕地流转率平均由28%提升57.3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共识共举。
03.
以改革之力绘荆彩答卷
前不久,湖北1-11月经济数据出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全省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升,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成绩来之不易。
向改革要动力,脚踏实地、克难攻坚,把改革发展任务一项项落到实处,是深层原因之一。
敢啃硬骨头,以“水”为牵引的治理变革不断深化;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现代化产业体系“聚链起势”;推进科技教育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探索建设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安居;推进共同缔造,百姓幸福感越来越强……一系列改革政策落地,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不断聚集。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
今年11月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湖北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再次提出四点明确要求:湖北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勇于探索,要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发有为,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
湖北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抓实支点建设的“五个功能定位”,抓好“五个以”的实践体系框架,抓细“五个一”的省级发展调控机制。明年的经济部署中,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重点在“五个统筹”上下功夫,改革奋进的脚步愈发铿锵。
04.
以开放包容促互联互通
就在半个多月前,荆门成为湖北最后一个通高铁的城市。由此,荆门至荆州的铁路旅行时间压缩至20分钟左右,武汉至荆门的旅行时间压缩至2个小时以内。目前,全省在建高铁项目8个,总投资2905亿元,创历史之最。
放眼全国,湖北成为全国第8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依托京广高铁、沪汉蓉铁路,湖北各市州与全国200余座城市便捷联通,为中部挺起“脊梁”铸造坚实底盘。
上月底,一艘直航货轮由印尼拉博塔港抵达武汉阳逻港,这条航线是长江中游开通的最远直航航线,采用海江联运方式直达武汉,再通过公路运输抵达荆门格林美生产基地,大大减少了运输时间。
△湖北加快建设“铁水公空”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要求湖北“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系统提升开放枢纽功能”。
如今,得中独厚、承南接北的湖北,枢纽优势更加彰显。
高速铁路,超米字型织密成网,从湖北出发,4小时可达全国80%的重要城市;黄金水道,万吨巨轮常态化直达武汉,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长江中上游第一;空中丝路,天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率先在中部突破3000万人次,亚洲最大的专业货运机场花湖国际机场增速全国第一,已开通国际国内货运航线83条。湖北正加速迈向新时代“九州通衢”。
05.
以城乡融合引领乡村振兴
冬日,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的甘蓝和白菜喜获丰收,产销两旺。青翠欲滴的蔬菜连绵成片,村民熟练地采摘装筐,现场装车,运往天南海北的蔬菜市场。
今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十里蔬菜长廊和四邑村,考察乡村全面振兴等情况。总书记指出,湖北要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发有为。
△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蔬菜长廊
牢记嘱托,湖北以城镇和产业“双集中”发展为切入点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推动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
在天门,2023年以来,该市以解决城区人口住房等保障问题为切入点,出台“购房奖补+民生支持+鼓励生育”的综合性民生支持政策,城区新集聚4.68万人。
在黄冈蕲春,该县立足蕲艾品牌优势,引进九州通、嘉道资本等龙头企业,与国有企业蕲州府供应链公司共建供应链平台,推动蕲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襄阳谷城县堰河村,这里地处大山,村里坚持能干什么就干什么、什么有优势就发展什么,提出“走绿色路、吃生态饭、挣环境钱、发旅游财”的强村富民思路。
一幅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现代城镇画卷,在荆楚大地灵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