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登顶珠峰的女大学生的故事被搬上了舞台

2024-12-11 10:00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1957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实习生 刘星雨 黄靖宇

珠峰上,一名女大学生和三名背着登山设备的队友,共同拿着写有“中国地质大学”的旗帜拍下珍贵的合影。这是2012年5月19日在地球之巅的一幕。

12月10日,我国首位登顶珠峰的在校女大学生陈晨的故事,被搬到了2024年湖北省高校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展示活动的现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7名师生深情演绎了陈晨的奋斗故事,展现了该校师生迎难而上、向上攀登的精神。

节目表演

重现首位问鼎珠峰的女大学生的故事

舞台上,十余名身着登山服、背着登山包的地大登山队队员正拉着登山绳前进着,他们相互扶持,一同坚定地望着远方的珠峰前进。登顶之路并不平坦,陈晨也有过想要退缩的时候,在一次在营地休息时,她给妈妈写去了一封信,道出了对妈妈的思念。此时,舞台上一名舞者和登山队员跳起一段双人舞,展现出妈妈对孩子的鼓励。那一夜之后,地大登山队员们继续前行,他们一同向上攀登,最终登上了珠峰。

节目表演

该舞蹈以陈晨的故事为原型编排。2012年5月19日,作为唯一的女性,陈晨与其他三名队友共同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成为我国首位问鼎珠峰的在校女大学生。“陈晨同学我是非常敬佩的。对于珠穆朗玛峰,我可以说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参加“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同陈晨同学交谈时说道。

“太激动了,最后‘登顶珠峰’的那一刻,我深切体会到了我们地大人向上攀登的精神。”陈晨的扮演者、地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大二学生张阿雪说。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反复揣摩陈晨的心理世界,“她勇于面对极限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地大被誉为中国登山户外运动的“黄埔军校”,一直与登山运动有着深远的渊源。地质工作者需要经常在野外开展地质调查和研究,登山则是必备的技能。登山等户外运动的实践,在许多地大的学院中都有体现。参与这次表演的地大体育学院的学生王淞告诉记者,学院一直都有登山和各类户外运动的传统,在校的课程中也学习了很多户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许多老师也都是登山界的知名人物。

王淞对于能够出演这部情景剧十分高兴,他自己平时也有许多户外徒步和登山的经历,哈巴雪山、四姑娘山的大峰等都有去过。当提及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登山,他分享了他登顶哈巴雪山的经历。

这座海拔5300多米的雪山,被誉为“初级技术型山峰”,却以其陡峭的攀登路径和复杂的地形闻名。王淞与队友们在凌晨时出发,全副武装,头灯照亮漆黑的前路。四五个小时的攀登,他们终于到达顶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白雪皑皑的山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疲惫一扫而空。“那一刻,我们都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也更能领悟学长学姐们向上攀登的精神。”王淞感慨。在未来,他也有去攀登更多雪山的计划,最近也正为攀登洛堆峰做准备。

曾攀登祁连雪山的老师也参演节目

“登上雪山看到的美景,我到现在都记忆深刻,那种壮阔的美,无与伦比。”当天,参演节目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补建伟副教授再次回忆起了自己在祁连山登山科考的故事。

补建伟曾参加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和多次祁连山地区的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工作。那里被称为中国的“地质宝库”,但也以环境恶劣和地形复杂著称。2012年至2014年间,他每年都带队深入祁连山,完成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估工作。

补建伟在登雪山

补建伟老师回忆起那段日子,感慨万千。“我们一般驻扎在2000多米的营地,有时为了加密观测降雨和河道径流需要连续几天睡在牛圈和羊圈。有时为了到冰川取样,需要徒步穿越高山灌丛、草甸、苔原地带和寒漠带,抵达5000多米的冰川覆盖区。”他提到攀登的艰难,“随着海拔升高,氧气含量急剧下降,温度每上升100米便下降0.6-0.8摄氏度。冰川上的强风像刀子一样割过皮肤,反射的紫外线更是让眼睛刺痛。有一次由于突来的大风把我们的装备吹走了,我们的眼睛和皮肤失去了防护措施,我们下山后集体出现了严重的雪盲和皮肤灼伤,用了一个多月才恢复。”不光是体能上,对心理上也是巨大的冲击。不过他也表示,每次登上一个冰川顶峰,脚下厚达数十米的古老冰盖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看到这壮美而神秘的景象又感觉值得了。

科考任务的艰辛远不止于自然环境的挑战,登山的过程常有各种意外的发生,他回忆起团队成员一次在山上迷失方向的经历。在一次攀登中,本应该到了下山集合的时间点但迟迟不见队伍成员下来。山上也没有信号,只能沿着既定的路线去寻找。天色渐暗,通信中断,湍急的河流也阻挡了寻找的脚步。直到远处出现微弱的手电光,他们才最终找到失联的同伴,并强行渡河回到对面。补建伟感叹:“在高原的荒野中,每一次失联都可能是生与死的考验,但团队的支持与彼此的信任,让我们一次次克服了极限。”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补建伟对表演其实并不熟悉,起初对于参与这次表演还有些犹豫。“我最初对表演完全没有概念,觉得这与我的科研工作距离很远。但后来,我意识到这不仅是对陈晨事迹的致敬,也是对自己的再一次挑战和对‘攀登精神’的诠释与传递。”补建伟说。

节目表演

该舞蹈编导、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黎告诉记者,这正是该舞蹈节目想传递的精神,“只要心中有梦,定能抵达高峰。”

据悉,目前该校已有14位地大人26次登顶珠穆朗玛峰,其中地大登山队是全球首支成功登顶七大洲最高峰和徒步到达南北极点的大学登山队。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登山之于地大,不只是一项事业,更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纵观地大登山历史,地大登山者们始终扎根中国、胸怀世界,为国家尊严而登山,为服务科考而登山,为我国登山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