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高校00后医学生为了素未谋面的患者从荆门赶来武汉。经过四个半小时的采集,他成为湖北省第68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3岁的小郭(化名)说,2022年红十字会来学校做造血干细胞的入库宣传时,他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挽救血液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性。 没有犹豫,他当即留存了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登记成为一名志愿者。 作为医学生和志愿者,小郭深知,配型成功概率很低,多一个志愿者就多一个匹配成功的机会。 小郭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今年9月,小郭接到荆门市红十字会电话,对方告知他留存在中华骨髓库的造血干细胞样本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小郭说那一刻的心情很复杂,既激动又害怕。一方面是明白低配成功已非常不易;另一方面又怕后面的程序不符合要求,不能真正帮助别人。因为还是在校学生,小郭首先给父母科普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父母明白后很支持,院系老师也非常理解,给他批了假。 捐献前小郭配合打动员剂。 今年10月,小郭在荆门市人民医院完成血样采集,为造血干细胞高配做准备。 然而,由于受捐者身体原因,直到11月才收到高配成功的通知,下一步是到医院进行体检,“在这期间,一直担心是不是匹配不成功。”小郭说,在收到通知后,心里悬着的石头才落下去了。 12月5日,小郭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办理入院手续,10日开始正式捐献造血干细胞。谈及整个过程,小郭说整体虽然会有轻微不良反应,但都是可控的,过程很平稳。 他说:“现在的捐献过程和以前不太一样,是从外周血里面把血液抽出来,经过血液分离机,再把造血干细胞进行过滤,然后把剩下的血再输回来,就这样进行二十个循环左右。” 小郭捐献造血干细胞。 10日上午,经历四个半小时的采集,小郭出病房时,收到的来自受捐者家属写的感谢信。“我们很不幸,但又是幸运的。在几十万分之一里遇到了好心和勇敢的你,因为您的无私,让她有了重生的机会和美好的未来……”小郭说,“看到这封感谢信时,对自己生命的价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尽自己所能让他人生命得以延续,这是目前为止我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事情。”“我是一名医学生,我时刻都没有忘记刚入学时全校新生一起宣誓的《中国医学生誓言》。在我被医学院录取的那一刻,我的生命便与‘救死扶伤’这四个字紧紧地连在了一起。”目前,已经大四的小郭在一家医院的ICU实习,继续他“救死扶伤”的使命。小郭,你是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