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党建》刊发黄石市委书记郄英才署名文章

2024-11-19 22:47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16706

近日,湖北省委组织部、省委党建办主办的《湖北党建》2024年第5期刊发了中共黄石市委书记郄英才署名文章《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赋能黄石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全文如下:

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赋能黄石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中共黄石市委书记 郄英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当前,黄石正处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人才的渴求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黄石成就人才、人才成就黄石”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产才融合赋能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黄石篇章提供智力支撑。

以赋能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把人才“关键变量”转化为“最大增量”

把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向,紧跟国家、省重大战略,聚焦主导产业和领军企业需求,在全社会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发展格局。

(一)服务重大发展战略。国家重大战略推进到哪里,人才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心、重视、支持黄石发展,将黄石纳入武鄂黄黄核心区布局,赋予黄石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的历史使命。我们将积极抢抓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武鄂黄黄核心区、花湖机场、武汉新城等战略机遇,聚焦聚力打造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重要节点、光谷科创大走廊东部传动轴、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临空产业和临空服务聚集区、武汉都市圈东向开放桥头堡、武汉都市圈生态文旅宜居城等目标定位,全方位提升优化人才数量、质量和结构,努力建设区域性人才中心和创新创业高地。

(二)面向经济发展主战场。近年来,黄石坚持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进四化同步发展,主动对标全省“51020”产业体系,扎实推进新材料、电子信息、临空经济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3年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我们将按照“求精、求优”的思路,重点围绕培育壮大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钢铁、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布局建设人工智能、精准医疗等未来产业,全力以赴吸引集聚人才,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构建产业集聚人才、人才支撑产业的良好格局。

(三)聚焦龙头企业需求。黄石是全国第二大特钢生产基地、全国第三大PCB产业聚集区、全国铜冶炼及精深加工基地,拥有全省百强高新技术企业5家、科创“新物种”企业75家、国家“独角兽”企业1家,发展形成了以大冶有色、闻泰科技、大冶特钢、华新水泥等为代表的一批重点龙头企业。据统计,黄石专业技术性岗位缺口占人才需求总量的57.3%。我们将按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围绕重点产业链企业需求,加强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高技能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培养,全面提升企业科创竞争力。

以“用”为导向

一体推进精准引才系统育才大胆用才

坚持以用为要,突出急需短缺,全面优化人才“引育用”全链条,持续做大全市产业人才增量。

(一)突出精准引才。一是精准对接“按需引才”。全面摸清全市各条产业链人才实际需求,近5年累计发布9期《重点产业链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涉及企业1300余家,发布岗位需求4万人次。大力实施“服务产业专才支持计划”“高层次人才校企共享计划”,引进专家人才到黄石企业担任科技副总、项目首席专家、创新团队带头人等,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近三年,黄石创新实施“校企共享、待遇叠加”新模式,从知名高校引进46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到东贝机电、融通高科、锐科激光等37家企业全职从事技术研究工作,实现引才在高校、用才在企业。二是主动出击“上门求才”。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主动到武汉、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先进地区上门求才,在引进产业的同时一并引进人才。2023年,全市在沿海先进地区共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160人,其他各类人才1300余名。三是建强平台“灵活聚才”。我们先后在武汉、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建成离岸科创园,开创了“创新飞地”“人才飞地”新模式,近两年累计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73名、研发人员400余名。我们将持续建强用好离岸科创园、黄石科技城、大冶湖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园等各类创新平台,灵活采取柔性引才、以才引才、中介引才等方式,使更多人才资源为黄石所用。

(二)突出系统育才。一是大力培育基础研究人才。支持湖北师范大学、湖北理工学院等在黄高校紧扣“双一流”建设目标,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着力提升优势学科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基础研究人才源头培育规模和质量。二是打造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整合各方面各领域优质资源和创新要素,发挥产业项目、科技专项、科创平台的作用,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加速培养一批具有前沿引领力、资源集聚力、行业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近年来,全市共累计培育省、市级科技创新团队81个,集聚高层次人才500余名。三是加快培养一批卓越工程师。坚持把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充分发挥黄石职教优势,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工程师队伍,造就更多支撑“黄石制造”的能工巧匠、首席技师。四是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培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统筹经济、教育、卫生、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各领域青年人才培养,放手让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促进更多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加快形成人才“雁阵”效应。目前,黄石45岁及以下青年人才总量达到42.07万人,占比76.81%。

(三)突出大胆用才。一是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逐步由“人才管理”向“人才治理”转变,做到该下放的权力一律下放,不合理的限制一律取消,用人单位能够自主决定的事情由用人单位决定,最大程度激发用人主体积极性主动性。二是积极为人才松绑。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赋予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三是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优化整合“东楚英才”“资智回黄”等各类人才计划,积极开展“揭榜挂帅”技术攻关活动,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着力破除“四唯”现象,整肃“帽子热”风气,加快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引导广大人才把论文写在产业车间、田间地头,把科技成果应用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黄石每年实施“揭榜挂帅”项目10项以上、开展技术攻关100项以上、服务科技型企业1000家以上。

以优质服务为保障

全力以赴打造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

始终坚持把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作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方面,着力解决好人才发展的“头等大事”“关键小事”,吸引更多人才扎根黄石、发展黄石。

(一)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围绕人才引进、项目申报、政策兑现、生活保障等创新创业服务链,为人才提供全周期全方位服务,加速形成“黄石爱人才,人才爱黄石”的生动景象。近年来,我们积极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常态化开展国情研修、走访慰问、休假疗养、健康体检和交友联谊等“五个一”活动,累计组织300余名专家人才参加全市知识分子爱国奋斗教育示范培训班和休假疗养活动。

(二)千方百计吸引留住大学生。深入实施“才聚荆楚·智汇黄石”“新黄石人”等计划,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和服务体系,全面增强黄石对本地大学生和武汉大学生的吸引力、承载力。近年来,我们持续开展“智汇黄石高校行”“黄石学子看家乡”“高校学子看黄石”等招才推介活动,开通“招才专列”,组织高校毕业生沉浸式体验黄石产业发展速度和城市温度。2023年,全市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2.02万人,本地高校应届毕业生留黄率同比提高近8个百分点。

(三)营造敬才爱才重才氛围。统筹人才荣誉和奖励制度,着力打造“东楚英才”、优秀企业家等人才荣誉体系,广泛宣传人才工作成果,展示新时代黄石人才风采。注重从专家人才中推荐“两代表一委员”,经常性开展“东楚英才”典型宣传,挖掘各领域人才典型事迹,加大表彰力度,让人才在“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有地位”,在全社会营造尊才爱才惜才的浓厚氛围。

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将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动力,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使黄石成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广阔舞台,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奋进全省第一方阵,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作出更多黄石贡献。

责任编辑 崇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