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两弹一星” 精神永恒

2024-10-22 09:13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1503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成功爆炸,一声惊天巨响震动世界,也奠定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时间过去了一甲子。为了纪念这个历史性的时刻,10月16日,位于北京怀柔中国科学院大学内的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在升级改造之后重新开放,馆内收藏的大量珍贵档案史料和文物公开展览,其中有些展品还是第一次展出。在这个纪念馆里我们可以看到些什么,读到些什么呢?

60多年前的一天,钱学森等科学家搭乘直升机在北京怀柔思家峪山区盘旋良久之后,选中了一个山谷里的一片隐蔽区域开始建设。当时这里对外被称作“北京矿冶学校”,其实它还有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怀柔火箭试验基地。

从1960年到1974年的十多年间,怀柔火箭试验基地先后承担了探索高能火箭推进剂和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液氢液氧发动机研制、541超低空地空导弹研制等任务,并进行了爆炸成型、核爆炸效应的空中化爆模拟等实验工作,为“两弹一星”工程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60多年之后,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一部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就建在这里。纪念馆是在基地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改建而成,收录和展出了5000余件珍贵文物,包括与“两弹一星”研制相关的档案史料、重要仪器设备以及在中国科学院工作过的“两弹一星”元勋、“两弹一星”研制任务参与者的相关珍贵文物,这其中不乏一些此前从未展出过的展品。透过一件件文物和文字介绍,生动而系统地把“两弹一星”工程的全貌呈现在观众面前,让大家在参观中感受那段峥嵘岁月和科研人员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重新开放仪式当天,有很多当年“两弹一星”工程的参与者和家属来到现场,一同追忆、分享那段不平凡的岁月。西安光机所的侯洵院士今年87岁,当年他和同事们一起,承担了制作拍摄核爆试验的高速摄影机任务。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侯洵:“这个是立了军令状的,砸锅卖铁也要完成任务。大家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几乎从零开始,那个时候真是很困难,当时西安没有煤气,也没有天然气,我们找个汽油桶,里面装三分之一或者一半的汽油,插一个管子进去,插到汽油里,另外一个在汽油上面,一个管子抽出来,空气压缩机往里面打气,有气泡冒出来,冒出来的气泡就带有可燃成分,我们开玩笑说吃馒头我们得从种麦子开始。”

侯洵院士和同事们克服困难制造出的高速摄影机,记录下了60年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瞬间,让全世界看到新中国迈出的历史性一步。在那个物质条件匮乏、技术理论鲜有参考的年代,“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们无一不是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在纪念馆一旁的树林里,矗立着23位“两弹一星”元勋的铜像,他们所代表的“两弹一星”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而正是在“两弹一星”精神的鼓舞和指引之下,我国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着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

在“两弹一星”纪念馆,可以看到很多当年的实物,比如当年为了进行导弹实验而研制的国内第一台超声速风洞,这台风洞可以说是当年我们的科学家在完全没有任何参考和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完全自主研发的一套设备,现在看起来或许会有一些简陋,但是在当年它帮助我们实现了很多从0到1、从无到有的突破。现在,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在风洞领域已经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进步。

在空天飞行高温气动重点实验室内,也有着目前正在使用的JF12风洞。风洞测试,是航空航天领域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JF12风洞验收之后,完成了我国很多重要任务,在世界风洞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而研发制造这台风洞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正是钱学森先生回国后创办的第一家单位。数十年来,以“上天、入地、下海、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方向,为“两弹一星”工程和中国的科技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空天飞行高温气动重点实验室党总支书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赵伟:“从60年代初一直到2012年,JF12建成中间跨越了将近50年,饱含了几代人不断的努力,把这种精神牢牢刻在心中,来鼓舞我们把现有的和未来的事业发扬光大。”

“两弹一星”工程为我国的科技自立自强奠定了基础,科学家们的高瞻远瞩也为后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楼的大厅里,矗立着一座“两弹一星”元勋赵九章先生的铜像。这位我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在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尚未成功发射之前,就对未来空间科学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构想。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他说人造卫星应该以科学技术实验卫星为先导、为开始作为基础,未来的重点要发展应用卫星。我们国家从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之后,后来一系列的应用卫星,包括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系列、北斗导航卫星系列,都是不同的应用方向。”

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50多年过去,中国航天技术实力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前辈们的构想也在一步步地实现。

王赤:“2011年之后,我们发射了一系列的科学卫星,比如‘悟空号’来探测暗物质粒子,‘墨子号’来进行空间尺度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我们生在了一个伟大的时代,能够在老一辈科学家创造的非常好的基础上,见证了我们国家空间科学事业的飞速发展,我们从追赶、模仿进入到了并跑,在某些点上已经取得了突破。”

回望过去,“两弹一星”工程确立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科学家们所展现的“两弹一星”精神,更是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克服困难,不懈努力。任凭时光荏苒,岁月变迁,这种精神的传承,始终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现在,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而“两弹一星”工程在新中国发展过程中起到的历史作用,本身就可以看作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的先期探索。“两弹一星”工程不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同时也培养和锻炼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也影响着一代代的年轻人加入到科研探索的行列中来。

而这个以科技为主题、教育为途径、培养人才为目的的“两弹一星”纪念馆,也将继续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让其在新时代继续绽放美丽的花朵。

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王艳芬:“以任务带学科、以学科育人才、以人才促创新这样一种模式的探索,为我们今天在新时期错综复杂的环境里面,如何去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进行了先期探索。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弘扬科学家精神,更好为国家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60年前,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们,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从新中国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以超常的毅力和付出向世界宣告:“别人已经做到的事,我们要做到;别人没有做到的事,我们也一定要做到。”“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处在世界前列,科研条件、科研基础和当年比也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两弹一星”精神永远是鼓舞我们前行的一盏明灯。

来源:央视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