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一座蒸蒸日上的城!

2024-09-24 09:08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4924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
党的十八以来,襄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弘扬城市文化,一座底蕴深厚的千年古城正悄然蝶变,成为新时代宜居宜业宜游的“人民之城”。
襄阳,一座蒸蒸日上的城。提速环线、贯通轴线,建设国家海绵示范城市,改造老旧小区,打通“断头路”、改善“微循环”,增花添景、拆墙透绿……一个个民生工程提升了城市品质和能级,一件件惠民实事温暖了群众的心,一项项改革举措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在襄投资兴业、安家落户。
2023年
襄阳中心城区人口增至237万人
其中周边城市落户11.3万人
这是襄阳城市
吸引力、辐射力显著增强的
最好证明



图片


7月2日,车辆在襄阳市环线提速改造工程云兴互通立交桥上通行。全媒体首席记者杨东 摄

襄 阳

古城蝶变 新中心崛起

东津落子,襄阳画“圆”。
2012年,经省政府批复,东津成为全省第一个城市新区。至此,襄阳开启了城市建设新的征程,塑造“一心四城”城市新格局。
历经12年接续奋斗,如今的东津新区已是襄阳城市新中心,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大道直通南北,一座座大桥连接东西,一个个场馆巍然挺立。
襄阳东高铁站、“十三纵十三横”骨干路网等枢纽建成通车,图书馆、科技馆等建成开放。


图片


襄阳科慧公园。全媒体记者谢勇 通讯员朱斌 摄
金源中学、襄阳五中初级中学、襄阳四中星汇城实验中小学、襄阳三中等一批优质学校纷纷落户东津,市中心医院、市中医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济襄阳医院在此聚集。
东津商务大楼、中化六建科研总部大楼、湖北交投襄阳发展中心等总部大楼齐聚东津,成为汉江边的一道风景线。
鄂西北最大的商业综合体民发世纪广场运营日趋成熟,超200米摩天双塔刷新了城市建筑地标新高度,成为襄阳第一高楼。
高标准建设韧性城市,东津新区人均绿地面积高达50平方米,城市绿地率超过40%,城市排涝能力达到50年一遇标准。
城市蝶变,东津腾飞
目前东津新区常住人口已突破22万
翻了一番
是襄阳“双集中”发展的重要示范
成为推动襄阳从Ⅱ型大城市
跨入Ⅰ型大城市的关键一环


图片


资料图片 全媒体记者谢勇 摄

一手抓新区建设、一手抓旧城更新。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延续城市根脉魂、彰显山水城洲特色,我市合理安排“一心四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全力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改造老旧小区。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我市坚持系统谋划,紧贴群众需求,连续多年将老旧小区改造列为政府民生实事全力推进。
一场暴雨考验一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一直是缓解城市内涝的重要举措。去年,经过激烈角逐,襄阳成功入选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市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774个,既有住宅加装电梯692部,让几十万群众受益;建成一批排涝泵站和排水主通道,改造渍涝点256处,排水防涝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城市内涝得到缓解,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图片


东津新区浩然河沿岸风景如画。全媒体记者谢勇 摄

襄阳

内畅外快 交通无梗阻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
襄阳因水而兴,依江而立。一条汉江穿城而过,给襄阳这座城市带来了生机和灵气,养育着一代又一代勤劳的襄阳人民,同时也制约着两岸的交通往来。
从轮渡过江到桥梁林立。自襄阳首座公铁两用桥——汉江一桥通车以来,为了生存发展,襄阳人民一直在努力“跨江”。
2013年,卧龙大桥、东津大桥、唐白河大桥等路桥项目相继建成通车,标志着襄阳内环线全线贯通,迈入“环线时代”。
目前襄阳中心城区
已建成16座跨江过河通道
(不含高速、铁路桥梁)
其中
汉江7座、小清河6座、唐白河3座
207国道襄阳段改建工程卧龙大桥
老316国道新唐白河大桥正在建设


图片


资料图片 全媒体首席记者安富斌 摄

作为环城交通大动脉,内环线不仅改善了襄阳城市交通,成为“一心四城”连为一体的重要纽带,也改变了居民的生活、城市的格局。
2024年4月26日,作为襄阳打造“半小时交通圈”的核心支撑——环线提速改造工程全面建成通车。该段快速路双向六车道,全程高架、立交、隧道,包含17处立交节点、29条上下桥匝道、4座人行天桥,全程没有一个红绿灯。
环线提速改造工程全线通车后,居民从市区任何一个地方驾车出发,10分钟内上快速路、15分钟内上高速、30分钟内抵达机场或高铁站,襄阳中心城区“半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能级。如果内环是城市内部交通的话,外环高速则是一座城市的“门户”和“脸面”,代表城市形象,关乎城市发展的边界。
2022年12月29日,俗称南外环的襄阳绕城高速公路南段正式通车。该段高速通车后,与襄阳绕城高速东段、福银高速和二广高速一起形成围绕襄阳市区的首个城市外环高速路网。
而起到“内引外联”的交通干道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中——

图片

鱼梁洲隧道。全媒体首席记者杨东 摄

2022年1月1日,襄江大道(樊城段)正式通车。这段快速路全程高架桥,双向六车道,有13条匝道方便上下桥,市民开车只需8分钟就可从樊西直达汉江边。
2022年10月31日,襄江大道连接樊城和东津新区的关键节点——鱼梁洲隧道正式建成通车。该隧道两次下穿汉江,市民开车只需6分钟就可从樊城快速抵达东津新区。
值得一提的是,鱼梁洲隧道是千里汉江第一条公路隧道,也是华中地区首条内河沉管隧道,被誉为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的“内河重制版”,实现了国内首条沉管隧道建设全产业链国产化,多项技术成为国内首创。
2023年2月24日,长约27公里的襄江大道全线通车,全程不设一个红绿灯。如同一条“金腰带”穿过城市北部,将樊城、鱼梁洲和东津新区连为一体,成为贯通城市东西的交通大动脉。
据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不完全统计
目前襄阳中心城区快速路
(含外环高速)
通车里程已达到200公里
襄阳成为全省第二个、全国少有的
同时拥有快速、完整“内外环线体系”的
现代化城市


图片


环线提速一期北线的富康大道段高架桥。全媒体记者谢勇 通讯员程莉婷 摄

襄阳

点“靓”颜值 城市像花园

“一边等红灯,一边欣赏渠化岛上五颜六色的鲜花,心情好多了。”王女士每次经过长虹路和春园路交叉口时,只要有时间都会停下来看看路口的鲜花。
每年盛夏时节,长虹路上的树状月季,放眼望去,好似一条鲜艳花带,大红、粉红、玫红……各种颜色的月季争奇斗艳,让人赏心悦目。
汉江是襄阳人民的母亲河,中心城区百万市民“家住汉江边”。如今,襄阳汉江滨水空间焕然一新,从鱼梁洲到凤雏大桥边的滨水绿道,再到月亮湾湿地公园,市民充分领略大美襄阳的魅力。

图片

月亮湾湿地公园。全媒体首席记者杨东 通讯员郑伟 摄

月亮湾湿地公园绿化率达97%,“岸芷汀兰、水草丰美、鱼翔浅底、百鸟婉转”,写在公园内展板上的介绍词,写意也写实。襄阳把单一的生态资源变成复合资源,变单纯的生态建设为绿化、美化、文化并重。
生机盎然的绿色景观、设计精巧的空间布局、蜿蜒伸展的休闲步道……见缝插“绿”建设的口袋公园虽然面积不大,但扮靓了城市,提升了周边市民的生活品质,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位于樊城区清河口铁路沿线的口袋公园,原是一条杂草丛生的废弃铁路通道,经过专业的景观设计和绿化改造,在铁路两侧的旧房墙面上手绘射雕英雄传、铁路发展史及襄阳旅游景点的宣传图案后,成为一个集景观、绿化于一体的“网红点”,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
拆掉护栏,让公园融入城市。人民公园人民建,人民公园人民享。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市修建的第一座城市公园,人民公园在拆除绿化带护栏后,让前来游玩的居民顿时感到活动空间敞亮了不少。
还绿于民,还景于城。去年,我市积极践行公园城市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选择6处城市公园绿地作为首批共享试点,让市民在绿地草坪上开展搭帐篷、踢球、玩飞盘等娱乐休闲活动。


图片


襄阳古城西门桥附近的“口袋公园”。全媒体首席记者杨东 摄

据统计
近年来,我市建设完成
水淹七军公园、鱼梁洲中央生态公园、
襄水源生态公园、凤林古渡生态公园、
董家台口袋公园、福地广场口袋公园等
40余个游园、口袋公园
打造10余条月季花卉景观大道
营造“靓丽、多彩、舒适、愉悦”的
高颜值城市环境
如今,生活在襄阳城中,无论是走在长虹路、檀溪路等景观道路上,还是漫步在紫贞公园、月亮湾公园等城市公园中,抑或奔驰在长虹大桥、东津大桥等跨江大桥上,举首低头间是绚丽的色彩,鼻尖闻到的是花草的芳香,一座如花园般美丽的城市迎面扑来。
“城市绿心”鱼梁洲鸟语花香、汉江湿地白鹭翩翩起舞、口袋公园人来人往……天更蓝了、城更绿了、水更清了、景更美了,这是市民近年来最直观的感受,也是襄阳深入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生动注脚。
城市是人民的,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建设人民城市的道路上,襄阳阔步前行。


图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