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怕寒邪、二怕病!进入中伏,这几件事要注意→

2024-07-26 09:57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5678

2024年“加长版”三伏天

已经过了四分之一

25日起正式进入中伏

(中伏:7月25日~8月13日)

夏养三伏怎么养?中伏要注意啥?

这些知识快掌握↓↓

一怕寒邪、二怕病

进入中伏,这几件事要注意

三伏天不仅要防暑

进入中伏更要防寒

冷食不可多吃

冰冷的食物会增加肠胃负担

易导致腹泻、腹痛

炎炎夏日,人体出汗较多

切忌迅速、大口喝冰水

当心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避免冷风直吹

不论开空调还是吹电风扇

都不要长时间直吹

尤其是从室外进入室内

及刚运动后

以免湿气顺着打开的毛孔

进入人体,损伤阳气

夜晚睡觉时

切忌将电风扇、空调直吹头部

以免发生面瘫

也不要直吹颈椎

否则可能会使颈背部肌肉受寒

出现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不适

洗澡后不要受凉

夏季洗澡后,或大汗淋漓时

不能马上进入空调房

此时,皮肤毛孔是打开的

立马进入空调房,容易使外邪寒气

趁机侵入体内

另外,运动后不要冲冷水澡

避免让皮肤受到刺激而使血管收缩

导致供血不足、眩晕甚至晕倒

此外,进入中伏

还要谨防中暑和肠炎

夏季天气炎热,容易中暑

如果突然感到胸闷气短

甚至头晕目眩

可能是中暑的信号

不妨试试这两个方法,管用↓↓

高温+高热+高湿

三伏养生,避开这些误区

误区一:绿豆汤当水喝

夏季喝绿豆汤利于解暑

但长时间大量饮用易伤脾胃

阳虚体质或湿气较重、经常四肢冰凉

腹胀、腹泻人群不宜多喝

酷暑难耐的桑拿天

不妨试试红豆水↓↓

误区二:伏天过度锻炼

“夏练三伏”并不适合所有人

尤其是中老年人群

要避免在户外过度运动

年轻人也需避开最热时段户外锻炼

以免中暑

进入中伏又恰逢大暑

此时节要遵循“少动多静”的原则

清晨、傍晚或天气凉快时

可以进行运动量相对较小的运动

如八段锦、太极拳等

误区三:每个人都适合晒背

晒背能通过刺激经络穴位

达到补阳气、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这两类人群应当避免晒背——

对紫外线过敏的人群

体质属于阳气偏盛或阴虚阳亢的人群

容易上火、咽喉肿痛、大便秘结等

晒背可能会加剧不适症状

此外,有基础病的人群

比如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

以及孕妇、幼儿

正常晒太阳即可,不用刻意晒背

误区四:万能“三伏贴”包治百病

“三伏贴”对冬季常发的

感冒、气管炎、咳嗽、慢阻肺、哮喘等

能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

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

贴“三伏贴”需遵医嘱

夏养三伏怎么养?

这些要点快记好!

三伏天高温潮湿

需要注意健脾祛湿,补气养心

俗话说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进入中伏

面食可作为补充人体能量的首选

此时,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

身体大量出汗,对能量的需求增多

饺子、面条、烙饼等面食

含有糖类、B族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

可为人体提供热量

相较于其他主食,面食更易消化吸收

适合受暑热困扰,食欲缺乏的人群

中伏吃上一碗热汤面

还可以帮助身体发汗

祛除体内湿气和暑气

三伏天出汗多

容易耗气伤阴,导致正气不足

机体功能下降,要注重养气

对于出汗过多或易疲惫、心慌的人群

可以试一试西洋参泡水

夏季心火易旺,暑热易扰心

汗为心液,过汗易伤心

夏天是心脏“最累”的季节

此时养心较为重要

可适当多吃一些红色的蔬果

比如,西红柿

(推荐熟吃,烹饪时间控制在2分钟)

可以预防心脏病、动脉硬化的发生

夏季没胃口

肚子胀、消化不好

可以饮用陈皮茶来健脾祛湿

胃酸过多、气虚、燥咳人群

不宜饮用

这些知识你都掌握了吗?

快快转给“相亲相爱一家人”

一起健康过夏天!

(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