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看盛会 | 长江何以碧水长流?

2024-03-09 17:28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6058


老外提问>>

“绿色明珠” 串起惬意生活

武汉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俄罗斯籍博士研究生拉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曹雯 摄)

长江江豚“安家落户”、长江护岸连片呈绿、东湖水质持续改善……在武汉的6年时间里,我深刻感受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这些都得益于湖北近年来所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如“十年禁渔”、关闭沿江化工企业等。

武汉大学坐落在美丽的珞珈山下、东湖之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通讯员 吴江龙 摄)

湖北有着丰富的湿地,它们就像一颗颗璀璨明珠,串起了大家的惬意生活。课余时间,我和同学们都很喜欢去东湖散步、骑行,享受大自然的美丽。在这里,我还培养了划桨板的新爱好。

我想知道,湖北省将如何更好、更快地切实改善湿地生态环境,筑牢长江流域生态屏障?

代表回应>>

以“绿”为底 筑牢生态屏障

全国人大代表 民盟湖北省委会副主委、长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黄艳。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迹 摄)

拉福你好!很高兴你在这里找到了长江的“微笑”,感受到了千湖之省的独特魅力。

湖北是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是长江流域重要水源涵养地和国家重要生态屏障。类型丰富的湿地资源,孕育了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发挥着供水、调蓄洪水、固碳等功能,在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保育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你所喜爱的“江豚”是长江生态环境的“晴雨表”。2023年,长江江豚的数量首次出现增加,是长江大保护成果的直观反映。

长江宜昌市葛洲坝大坝下游江面上,十余头长江江豚在清澈的江水中逐浪嬉戏,江水中鱼群也清晰可见。(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摄)

近年来,为切实改善湿地生态环境,筑牢长江流域生态屏障,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持续开展湿地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强化湿地生态保护修复。严格控制河流源头和蓄滞洪区、水土流失严重区等区域的湿地开发利用活动,减轻对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推进湿地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加强湿地修复工作,恢复湿地面积。同时,开展生态调度,保障湿地基本生态用水需求。开展湿地生物通道恢复、植被恢复、动物保护等措施,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开展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继续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加大湿地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力度。我相信,湖北未来将绘就更加绿美的“新图景”,打造更多宜居宜业“向往之城”!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曹雯 赖文熙 实习生 廖雨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