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千联万福迎新春 墨香字韵年味“龙”

2024-01-25 17:29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8086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晶 通讯员 王俪颖

编者按

2023年底,春节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被赋予更多世界性,将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是冬去春来的分界,是希望与期盼生发的起点。在龙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之际,本报推出“新春走基层·荆楚年味”系列报道,从荆楚大地喜气洋洋、其乐融融的过年进行时里截取一些场景与片段,感受春节这一古老的节日,如何承载厚重的传统,传承深厚的文化,为我们提供心灵滋养与精神力量。

春节,这个中国人最看重的节日,老百姓习惯叫“过年”。

过年,除备足各类美食之外,贴春联几乎是国人家家户户的必然选择。大门贴上红红的春联,门正中贴上大大的“福”字,年味顿时浓郁起来。

喜阅龙腾欣挥笔,书香新岁共迎春。1月24日,癸卯年腊月十四,书香联萃迎新春——第六届写春联送万“福”惠民活动在湖北省图书馆举行。30余位书法艺术家现场挥毫泼墨,书写春联、福字,为读者送上一份书墨飘香的年礼。

书法家桂建民今年75岁,是第六次参加省图书馆写春联送万“福”活动。现场许多读者耐心地排队等候,桂建民凝神提气,笔走龙蛇。

桂建民(左)为读者书写“龙行龘龘”。(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晶、通讯员王俪颖 摄)

4年级小学生闫泓霏围在桂建民身边,仔细地看书法家爷爷运笔时的起承转合,“我参加了学校的书法班,练习的是颜体,有时候也接触小篆。桂爷爷的字写得真好,我可以借鉴。”

孩子的话引来大家的笑声。闫妈妈纠正说:“是来学习。”桂建民笑着说:“对呀,我们可以相互借鉴。你想让我写什么?”闫泓霏忙铺好一方红纸,“桂爷爷,您给我写个胖胖的龙吧。”

桂建民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省图书馆的活动是他春节前写春联、送春联的其中一站,“楹联传统在人们忙年的氛围里必不可少,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为参与到生活中而鲜活,小朋友也会认同,文脉就传承下去了。我个人的艺术追求和修养也因为群众的喜爱,变得更有活力。”

写春联送万“福”惠民活动现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晶、通讯员王俪颖 摄)

书法家周家强挥笔写成一幅篆书的福字。他笑着说:“刚刚有读者评论说‘看字型,篆书的福是带着一套房子的福’。”读者陈娟接过福字高兴地说:“2019年我就来省图书馆接过福字和春联,书法家们手写的更有年味。”

书法家魏晓伟特别认同“手写更有年味”,他连续六届参与省图书馆写春联送万“福”活动。他说:“伴着书香的墨韵表达的是中国特色的年俗,从春联、福字里我们能读到人民的期盼和心愿,读到中国传统文化里向善求美的特质。写春联、贴春联的习俗放到现代生活,是对正能量的认同和彰显,也是给自己加油、鼓劲。”

写春联送万“福”惠民活动现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晶、通讯员王俪颖 摄)

省图书馆为广大读者准备了一份春联自选菜单,所选取的春联大部分来自省图书馆书香联萃迎新春楹联创作大奖赛的获奖作品。省图书馆古籍文献部馆员柳巍介绍说,湖北省图书馆和湖北省楹联学会联合主办的楹联创作大奖赛今年是第六届,每届大赛均有来自全国各地千余位联家和楹联爱好者参与,每届均收到3000余副楹联作品,投稿地区涵盖全国29个省(市、区),甚至还有海外楹联家投稿。

“投稿的楹联家和楹联爱好者年龄段分布于15岁到80岁多个年龄段,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纷纷投稿。一些地方的楹联学会集体投稿,像省内孝感市楹联学会、黄石市楹联学会、通山县楹联学会、洪湖市楹联学会等都积极参与大赛。”柳巍说,楹联的群众基础不仅深厚,而且在持续更新。

写春联送万“福”惠民活动现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晶、通讯员王俪颖 摄)

据了解,进入腊月,省内各地图书馆、美术馆、群艺馆组织的写春联送春联活动多多,营造出越来越浓的年味。1月15日,襄阳市第四届“千联万福赠人民”新春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启动,现场送出春联3000余副、福字5000余个、春节福袋1500余份。襄阳市展览馆馆长贾光明介绍,“千联万福赠人民”活动于2021年开始举办,累计惠及近4万市民,“全原创手写”的艺术性、“全专家参与”的学术性、“全个性定制”的服务性让活动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和广泛赞誉,富有中国特色、体现艺术个性、充满生活趣味的新年祝福,经由楹联这一优秀传统文化送到寻常百姓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