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再度曝光!"瘦肉精"已流向多地!以后还能放心吃肉吗?

2021-03-17 09:53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41651 科普黄石

本文专家:王思露,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师,中华人民共和国HACCP食品体系内部审核员

本文审稿:刘少伟,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3月15日,一年一度的“3·15晚会”再次落幕。食品安全问题早已经成为晚会的重点关注内容。

今年的晚会上,“瘦肉精羊”一度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

新闻截图

据央视曝光,河北沧州青县部分肉羊养殖户违禁使用“瘦肉精”,并将羊肉销往多地。

瘦肉精究竟是什么东西?对人体有害吗?为什么要添加瘦肉精?等等一系列问题扑面而来。

这篇文章就来一一解答,一起来看……

瘦肉精究竟是什么东西?

瘦肉精,是十几种物质的总称,它的学名叫做“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通常来讲,瘦肉精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其中包括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等物质。

为啥要在动物养殖过程中加瘦肉精?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瘦肉精的加入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脂肪的合成。

通俗的讲,就是多长瘦肉,控制肥肉的生成。

蛋白质是一种具有吸水性的物质,它在动物体内可以吸收大量的水并存于肌肉(瘦肉)中。

以羊肉为例,羊瘦肉中蛋白质和水分的占比约为20%和75%,当羊合成1斤蛋白质时,会吸附3.75斤的水储存于肌肉中,这样一来就长了4.75斤的重量;相反脂肪则是一种疏水的物质,羊的重量并不会由于合成脂肪而加倍增长。

所以,从表面上看,瘦肉精的加入只是促进了羊肉蛋白质的合成,让羊的瘦肉变得更多。从本质来看,则是增加了羊肉的重量。

对于称重售卖的羊肉,多长1斤蛋白质就要额外多长3.75斤的重量,这样的话,每只羊就可以多卖出几十元。

人吃了瘦肉精,会有什么危害?

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本来是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的具有平喘作用的处方药;由于盐酸克伦特罗的副作用太大,已经被禁用。

对于瘦肉精而言,倘若人体过量摄入,会诱发急性食物中毒,导致机体出现面色潮红、乏力、头昏、心悸、胸闷、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四肢麻木等症状,长期摄入甚至会诱发恶性肿瘤。

此外,对于本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率不齐、甲亢、青光眼等疾病的特殊人群而言,瘦肉精的摄入甚至会诱发死亡。

所以,瘦肉精的危害不容小觑。

那既然危害这么大,为什么还会有瘦肉精的存在呢?

各国对瘦肉精的监管是怎样的?

对于第一代瘦肉精(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而言,从上世纪末畜牧业开始广泛使用,就导致出现了不少严重的中毒案例。

所以,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严格禁止畜牧业使用。

而对于第二代瘦肉精(莱克多巴胺),情况比较复杂。

包括我国和欧盟在内的大部分国家,认为目前的毒理数据无法确定它的安全性。

所以,从1997年开始就严格禁止使用,2002年开始大力加强监管。

我国农业部牵头发布的《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规定:禁止使用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7种“瘦肉精”物质。

美国、墨西哥、加拿大等少数国家和地区则允许它的合法使用(但在残留量上做出了限定)。

如何远离瘦肉精?

我国农业部近三年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了97%,2019年第三季度畜产品瘦肉精的抽检合格率更是高达99.8%。

总体来看,个人吃到“含有瘦肉精肉食”的概率非常低,正规渠道购买的肉食还是很安全的,大家不用过于担心。

一、选择靠谱的肉食购买渠道

建议消费者到大型的连锁超市购买大品牌厂家生产的肉类食品。

二、通过看颜色、闻气味并不能够分辨瘦肉精肉类

无论是通过分辨肉类食品的颜色(关注皮下脂肪层)、闻气味分辨味道,还是看肉食表面的渗水情况,本身都不存在科学依据,请不要相信。

三、吃猪牛羊等红肉,本该限量

红肉,食用量过多、食用方式不对容易引发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等。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议每周畜禽肉的食用量在280g-525g,鱼肉类280g-525g;每日摄入肉类食品40g-75g,因人制宜,均衡摄入。

四、减少(控制)动物内脏的摄入量

瘦肉精、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在动物内脏中的含量更高,动物内脏更容易蓄积有毒物质,少吃是保护自己的根本措施。

综上所述,肉类食品,大家一定要到正规渠道购买,减少接触瘦肉精的机会,当然,肉该吃还得吃,不用过于恐慌。

本文来源:科普中国(ID:Science_China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