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工业互联网“新高地” 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原创   2021-02-25 21:11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27585 云上黄石

云上黄石报道(通讯员胡志旺)我市积极抢占发展“新高地”,深耕工业互联网,通过高位统筹、重点突破、持续用力,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

【亮点】

工业互联网上升为市级战略举措

2018年以来,我市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中国(黄石)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在省内率先打造工业互联网品牌,坚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10月16日,我市召开全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和智能化改造推进大会,标志着工业互联网发展进入快速推进阶段,出台了《黄石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和《在全市工业企业中开展诊断服务加快智能化改造的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工业互联网各项工作,力争通过几年努力,初步建成全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先行区,打造先进制造之城的新引擎和倍增器。

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全面夯实

5G网络建设全面推进。2020年,市政府分别与省电信公司、省移动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发展实施意见》,启动编制《黄石市5G基础建设发展规划(2021-2025)》,全年新建5G基站1200个,总投资5.8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32%,建站数量和投资规模均处于全省前列。

二级节点进入全国第一方阵。2020年,我市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深化标识解析应用,推动新冶钢、劲牌、上达电子等企业开展产品追溯、产业链协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试点应用,标识解析量达到9500万条,位居全国第13位。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快推进

行业级平台实现突破。市工业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牵头建设了我市第一个模具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完成平台底层和订单管理等应用模块建设,上线的模具企业达到10家。市大数据公司已完成PCB行业调研,正加快制定行业平台建设方案。

企业级平台初步建成。大冶特钢、华新水泥、劲牌、定颖电子等行业龙头企业已建成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数据采集、汇集及分析功能,为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

企业智能化改造深入推进

智能化诊断服务全面启动。在全国范围公开遴选了浙江中控等7家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机构,在全市征集了152家诊断企业。12月30日,召开了全市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启动工作会议,全面启动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进一步找准企业智能化改造切入口和突破点。

智能化改造项目加快实施。全市续建、拟新建智能化改造项目144个,投资超过80亿元。其中大冶特钢、东贝电器、振华化学、劲牌、华新水泥等一批龙头企业加速推进24个智能工厂建设,打造行业标杆;沪士电子、上达电子、劲佳包装、东艾电机等一批骨干企业大力实施31个智能车间建设,推进应用示范;晨信光电、东贝铸造、迪峰换热器等企业开展72个智能产线、智能单元改造,加速智能转型。

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更加完善

支撑能力进一步加强。进一步整合在黄高校资源,支持湖北师范大学成立工业互联网研究所,加快湖北职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提档升级和实践应用,为我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创新引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产业园区加快落地。下陆区拟在团城山建设工业互联网起步园区,并与浙江中控、和利时、大唐互联公司签订战略协议。市国资公司在科技城专门规划工业互联网产业园,打造展示、研发、集聚中心。开发区·铁山区启动了300亩规模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园规划建设。

工业互联网发展氛围进一步高涨

工业互联网创新大会品牌进一步叫响。2020年10月,我市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黄石)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工信部原副部长刘利华、省经信厅刘海军厅长、省通管局吴俊局长等400余嘉宾参加会议,会议采用线上+线下、会议+云展双线并行方式召开,成为全省最具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品牌活动。11月21日,何运平副市长代表我市在2020中国(武汉)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作主题演讲,进一步扩大了我市工业互联网在全国的影响力。

首期工业互联网专题培训班成功举办。2020年8月,市委人才办、市经信局在上海联合举办我市企业家领军人才工业互联网首期专题培训班,40多家企业高管参加学习培训,帮助我市广大企业家提升工业互联网理论水平,加快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进行数字化转型。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工业互联网专题学习。2020年12月,工信部信发司王建伟副司长受邀来黄参加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为全市200多领导干部、企业家授课,进一步提升党政领导干部对工业互联网及数字经济的认识。

工业互联网向上争取取得新成果

对接合作有新进展。在市领导带领下,我市多次对接工信部、中国信通院、中国工联院等行业管理部门和权威机构,市工业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中国信通院、中国工联院签订人才培训基地合作项目,建立良好合作机制。

项目申报有新成效。华新水泥智能制造集成平台入选2020年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全省2家);劲牌、劲佳包装2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认定;大冶特钢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铁前一体化云边端协同智能制造系统获得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支持;东贝电器制冷压缩机智能工厂获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人本轴承等7家企业入选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同时组织华新水泥申报工信部企业上云典型案例,大冶特殊钢等10家企业申报省级首批上云标杆企业,东贝和振华化学申报省级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双创”平台等。

【问题】

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较薄弱。目前我市制造业尚处于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并存的阶段,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对于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处在不平衡的阶段,虽然近几年工业互联网发展氛围良好,但总体处于起步和发展时期,和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有较明显的差距。

工业互联网典型示范案例不多。目前我市仅华新水泥、定颖电子等行业龙头企业在工业互联网应用和智能工厂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大部分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在智能产线、智能车间建设方面缺乏整体规划,典型示范案例不多,带动效应不明显。

企业智能化改造自主意愿不够。近年来,随着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氛围日渐浓厚,企业家对工业互联网的认识有所提升,但中小企业因为综合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差,智能化改造的自发性意愿不够、主动性不强,关注的多,真正付诸行动的却较少。需要在氛围营造、政策支持、专业服务支撑等方面进一步引导。

【对策】

2021年是我市工业互联创新发展大干之年,我们将按照《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安排和任务清单,加强指导协调,加快项目推进,力争以实干出成效。

持续营造浓厚氛围。继续办好中国(黄石)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进一步擦亮品牌扩大影响力,构筑工业互联网创新、展示、研发、应用“高地”。加大培训力度。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面向县市区和工业企业举办多场专题培训,学习先进经验、提升思想认识。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企业智能化改造现场会和培训会,进一步加强氛围营造,激发企业积极性。加强宣传力度。通过报纸、网站、新媒体等广泛宣传我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和企业智能化改造工作,报道工作进展和成效,努力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良好环境。

大力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做好诊断服务。按照《2021年黄石市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实施方案》开展智能化改造诊断,在今年4月底前完成152家企业上门诊断,出具诊断报告。加强项目建设。在诊断的基础上,谋划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产线和单元项目,加强项目库建设,制定任务清单和时间表,做好项目建设的指导和服务,确保年底完成10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

加快平台建设和园区落地。持续推进平台建设。支持市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市国资公司(大数据公司)建设工业互联网行业级平台,健全完善平台的服务和供给能力,引导龙头企业建设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不断推动各类新业态新模式。稳步推进园区建设。在前期多方洽谈对接的基础上,协助支持下陆区、开发区·铁山区、市国资公司在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区建设和运营方面进行充分论证,分步实施,加快园区建设进度。

重点打造一批试点示范。打造一批示范项目。鼓励劲牌、东贝、振华化学等龙头企业打造国家级、省级行业标杆,带动上下游骨干企业、中小企业快速实施智能化改造,形成龙头有标杆、骨干有示范、中小企业有应用的良好局面。打造一批示范园区。支持下陆区、开发区·铁山区、大冶市围绕重点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推动智能化改造,形成一批有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的园区。

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完善网络基础。进一步加强5G网络建设,鼓励各电信运营商加大5G基站投资建设力度,重点做好工业园区的5G网络覆盖,力争2021年新建5G基站1200个。持续持续深化二级节点应用,打造一批标识解析应用场景。完善支撑基础。引导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和研究所加快共享平台、人才培训基地、应用推广中心、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等方面的建设,进一步发挥研究机构在人才培训、智力支持、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形成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