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业经济在经历了一、二季度的大幅下降后,下半年稳步复苏,主要指标稳定恢复,主要行业持续改善,全年呈逐步回升向好态势。
一、经济面持续向好
(一)服务业增加值进位提速。2020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27.72亿元,同比下降4.3%,增速较一季度提高28.1个百分点,比GDP和二产业增速分别高1.6和3.6个百分点,增速由全省末位提升至第10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4.3%,较去年提高1.1个百分点,服务业经济快速回升对全市经济平稳运行作用明显。
(二)规上服务业由负转正。2020年,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9.92亿元,同比增长0.1%,增速较一季度提升25.7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2.0个百分点。全市规上服务业十个行业门类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四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增速分别为1.8%、4.5%、4.5%和11.8%。
(三)投资增速大幅回升。基建投资较快增长,拉动全市服务业投资快速回升。2020年,全市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6.2%,增速较一季度提高66.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28.7%、23.0%、20.6%。投资占比最高的房地产业投资增速同比下降5.0%,增速较一季度提高77.9个百分点。
(四)用电量回稳向好。2020年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下降4.6%,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9.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量受疫情影响较其他产业更大,全年用电量增速比全行业低1.7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低1.9个百分点。新兴服务业用电量领跑其他行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增长12.9%,其中,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增长685.1%;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用电量增长13.8%。
二、主要行业全面复苏
(一)交通运输邮电行业快速回暖。2020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5.89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由三季度下降6.2%转为正增长。疫情倒逼线上经济发展,促使我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逆势上扬,3月转正后持续正增长。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66.38亿元,同比增长28.8%,保持高位运行态势;邮政快递业运行良好。1-12月,邮政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3.96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较一季度提高36.2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达4861.43万件,同比增长4.0%;港口物流恢复性增长。我市完成水运货运量1455万吨,同比增长149.6%,实现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4657.12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3.8个百分点。
(二)金融业运行积极稳健。2020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82.71亿元,同比增长6.8%。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006.36亿元和1568.72万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9.8%和15.4%,增速较一季度分别提高5.9个、10.8个百分点。贷款方面,在基建项目等加快推进带动下,中长期贷款增长15.6%,较一季度高出13.9个百分点。短期贷款增长16.7%,较一季度高出17.9个百分点。存款方面,非金融企业存款同比增长6.4%,较一季度高出13.0个百分点;住户存款受居民储蓄倾向加大、避险资金回流等影响,同比增长12.5%,为近几年最高值。
(三)商贸经济触底回升。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8.81亿元,同比下降26.1 %,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3.3个百分点,延续了3月份以来逐月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流通行业大幅回升,批、零、住和餐销售额(营业额)同比分别下降11.8%、15.2%、26.8%和24.2%,降幅较一季度分别收窄33.3、34.3、40.9和31.3个百分点。主要商品增势良好,12月限上22类商品类值中有16类商品正增长,12类商品两位数增长,增长面由年初的不足一成升至七成,汽车类增长6.0%,增速在7月实现转正后,连续六月保持正增长。
(四)房地产市场持续复苏。2020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99.6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5%,降幅较一季度收窄56.1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74.22亿元,下降21.7%,降幅较一季度收窄60.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141.85亿元,同比下降16.8%,增速较一季度大幅提高64.0个百分点。
三、密切关注存在问题
(一)从时序看,主要指标回升幅度有所收窄。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上半年与一季度、前三季度与上半年、四季度与三季度比较,营业收入回升幅度分别为2.9、20.0和3.5个百分点,经过二、三季度快速恢复后,规上服务业主要行业虽然继续保持了回升态势,但回升幅度有所收窄。
(二)从行业看,民生相关行业复苏进度较慢。疫情发生以来,居民服务、民办教育、旅游服务、住宿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受到严重的冲击,行业降幅虽有所收窄但恢复较为缓慢。2020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下降11.0%,卫生和社会工作下降7.2%,教育下降1.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1.2%,住宿业下降25.9%,餐饮业下降28.4%。与旅游高度相关的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同比下降36.9%。
(三)从景气度看,少数企业信心不足。当前进口冷链屡成感染风险点,国内多地疫情复燃,从景气调查问卷看,近二成规上服务业企业对下季度本行业总体运行状况预期稳定向好,超过六成企业预期一般,仍有近两成企业对未来经营缺乏足够的信心与良好预期。
(四)从盈利看,部分行业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受疫情对实体经济造成的剧烈冲击影响,部分行业经营状况表现不佳,企业利润明显下滑。2020年,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9.7%,较去年同期低30.2个百分点。企业营业成本86.80亿元,增长4.3%,营业成本与四项费用合计占营业收入比重达90.0%,比上年同期提高4.0个百分点。108家企业经营亏损,亏损面达38.2%,总计亏损8.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亏2.91亿元。
四、促进服务业稳步回升建议
(一)完善和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一是继续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做好《强化“六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社保“五免三减半”、税收抵扣等现有优惠政策的宣传解读,保证政策落实到位;二是重点针对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文化娱乐业、旅游业等受影响较严重的行业企业在税收、收费、补贴、金融、社保、用房、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延长优惠政策实施期限,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切实帮扶企业渡过难关;三是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市场供给水平,以在线教育、线上医疗、互联网文旅为重点推进领域,引导企业“互联网+生活性服务”融合发展。持续加大线上、线下活动力度,线下加强市场管理和配套设施提供,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全面激活居民商品和服务消费需求。
(二)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提高经营效益。以问题为导向,加强行业发展监测和基层调研力度,深入分析营业收入持续下降的生活性服务业,以及利润下滑或亏损严重的道路运输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业、卫生、社会工作、文化艺术业、体育等行业,从减税降费、资金信贷、行政审批等方面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减轻中小微企业利息负担,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三)持续抓好规上服务业企业入库工作。服务业涉及行业面广,企业经营业务灵活多变,规上服务业统计调查以规上服务业企业名录为基础。各地区应根据当地服务业发展形势和特点,加强与工商、税务、商务、镇街等部门沟通协作,及时摸清新开业及新达规服务业企业经营情况,加大统计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确保规上服务业企业应统尽统。(通讯员 唐 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