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部抗疫纪录电影在汉点映《武汉日夜》应该让全世界看见

2021-01-18 08:47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6158 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记者 戎钰 通讯员 李芳

说 好了不哭,可眼泪还是止不住地流,直至把口罩浸湿——1月16日下午,由湖北省委宣传部统筹指导、央视电影频道与湖北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出品的纪录电影《武汉日夜》在汉点映,影片用最真实的抗疫画面回顾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的步步惊心,让观众看得情难自已。正如著名电影人徐峥此前所说,《武汉日夜》应该在全球公映,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人的坚强和善良。

没有画外音 没有编台词

这是武汉的日夜,也是全中国的日夜。

纪录电影《武汉日夜》由30位摄影师在武汉抗疫一线取景拍摄,影片没有使用一句画外音,没有编写一句台词,所有的画面和对白都是对真实事件的记录。

电影中,武汉金银潭医院等多家抗疫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成为着墨最多之处。为了方便工作、保护家人,医生夫妇下班后就睡在车里,在医院停车场度过一个个日夜;细心的医生把鸡蛋压碎,一勺一勺喂给患病老者,老人将之比喻为“满汉全席”;乐观的大爷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夸身边的白衣天使们“你们是迎着敌人炮火前进的人”;爱妻心切的男子行至医院楼下,与在4楼住院的爱人深情遥望,顷刻便泪如雨下……

医护人员与病患、医生与家人、病患与家人之间的互动在电影中被一一展示,这其中没有精巧设计的情节,只有朴实温暖的人间事,但是每一句对白、每一帧画面都不知不觉让观众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除了医院这个重要抗疫阵地,《武汉日夜》还记录了志愿者团体深夜接送孕妇就医的感人画面。面对镜头,志愿者们没有说出豪言壮语,只是眼含热泪地说:“希望武汉早点好起来,脱掉口罩,看看这帮志愿者兄弟们的脸,大家一起吃点烧烤,喝点酒!”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总有平民英雄逆行而上,而正是有无数个他们不舍昼夜、不惜生死、守望相助、共克难关,武汉才越过冬天迎来春暖花开。

据介绍,《武汉日夜》的原始素材多达1000个小时,影片幕后团队耗费大量时间进行挑选,最终完成了这部国内首部抗疫纪录电影,将于1月22日在全国影院上映。

武汉人民有大爱精神

此前,《武汉日夜》在北京等地进行点映,著名电影人徐峥的观后感获得网友点赞。他强烈建议这部电影应该在全世界公映,“让很多外国人了解中国人有多么不容易,有多么坚强,有多么地尊重生命,更了解中国式的善良和慈悲心。”

这样的建议,记者也在《武汉日夜》武汉点映会上频频听到。不少观众都认为,应该让更多人看到这么真实的影像,了解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和城市里英雄的人民,是如何走过2020年的冬春之交。

武汉知名麻醉科专家姚尚龙也全程观看了影片。映后他激动地告诉记者,自己既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新冠肺炎感染康复者,一年前他在病房里度过了30多个“武汉日夜”,看到了医生如何抢救病患,也经历了志愿者送他回家、社区工作人员对他提供帮助,“疫情无情,人间有爱,这充分体现出武汉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有大爱精神。2020年每个人都不容易,每个人都了不起!”

《武汉日夜》现场导演、湖北广播电视台卫视事业部副总监谭海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天是她第四次观看这部电影,也是第四次为之落泪,“电影进行到第二幕,当武汉的城市夜景空镜出现,看到那么美的武汉,我忍不住又流泪了。这个美景是所有英雄的武汉人民,通过76天的鏖战才得到的。”

据谭海燕介绍,在疫情最危急的1月下旬,她所带领的摄影团队便深入几大医院“红区”,用镜头记录武汉抗疫时刻。“当时抗疫物资奇缺,我们台里就只有一大瓶酒精,非让我全都带走,说首先要确保拍摄团队的安全。当时,有摄影师连行李都没带就奔赴医院,他以为最多拍一个星期,没想到我们拍了那么久。”

谭海燕还记得,她那段时间出门工作时,街上总是冷冷清清,“我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么空荡荡的武汉,我有时看到路边的花,看到那一扇扇居民楼的窗户,想着窗户后面的人,就会特别心痛。”

《武汉日夜》近期做了多场点映,几乎所有观众的评论都是“看哭了”。听到记者的转述,谭海燕表示,“希望观众除了感动落泪,也能永远地记住这段历史,记住武汉曾经付出的努力。这段历史不能被遗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