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险现场
除险加固后的白洋河水库大坝
水库坝体上的临时泄洪口
抢险队员实在太累,有的一沾地就睡着了
应急溢洪道
抢险现场
□楚天都市报记者 刘丁维 董淑健 通讯员 孟梦 方俊
自6月8日入梅至7月21日出梅,43天里,我省共发生9次大范围强降水过程,平均累计雨量637毫米,仅次于1954年同期的810毫米。
据省水利厅介绍,我省已建成注册水库6921座,数量居全国第五位。其中,大、中、小型水库数量,分别为66座、285座、6570座。而小型水库因点多面广,且普遍位置偏远,是防汛的薄弱环节。截至目前,全省累计超汛水库3296座,其中大型29座、中型121座、小型3146座。
面对“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水库安全是水利系统的重点关注对象。2016年洪涝灾害过后,我省开展水利补短板三年行动,投资170亿元,实施“四大工程”:新建12座重点外排泵站;加固梁子湖、洪湖、汈汊湖等5大湖堤;治理汉江等14条入江支流;除险加固1280座小型病险水库。“这些工程的投用发挥了极大作用。今年到目前为止,我省水库还没有发生重大险情。”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负责人姜俊涛说。
蓄水超历史
花甲老水库出现大面积险情
白洋河水库是黄冈市浠水县最大的水库,位于巴水支流白洋河上游。其承雨面积21.4平方公里,总库容2241万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的中型水库,灌溉农田5万余亩。
7月4日以来,白洋河水库上游来水量、库区连续强降雨量、水库蓄水量均超历史。7月5日晚7时,水库水位上涨至84.62米,超过83.88米的限溢水位0.74米。7月6日中午,水库大坝突发大面积散浸和左坝肩脱坡险情,严重威胁大坝安全。
接到险情报告后,省水利厅抢险组专家立即冒雨奔赴现场。“水库脱坡处已出现渗水,目前渗水情况不明。”在路上,抢险组专家胡学家接到省水利厅总工程师袁俊光的电话。胡学家当即联系黄冈市抢险现场指挥部,提出迅速转移水库下游群众,“刻不容缓!”
“把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浠水县委书记黄强胤指示。相关各镇村干部、民警、驻村工作队迅速行动,按照县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普通党员带群众的组织动员原则,连夜转移安置群众。
汪岗镇需要转移安置的群众最多,达27534人。当晚10时许,2000多团手电光迅速汇集、又迅速分散到下游村组垸落,几百面铜锣敲起来,几百个喇叭喊起来。
从7月6日晚10时许到7日凌晨2时许,纳入转移范围的3个乡镇、22个村的28858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其中,集中转移安置1579人,分散安置27279人。
据介绍,白洋河水库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1969年、1983年,它先后经历两次扩建,加高了主、副坝,加固了溢洪道。2003年,它又接受了除险加固。受当时条件所限,水库建设时用的是粘土心墙、黄泥灌浆,扩建中坝体的拼接以及坝体与两侧山体的拼接与目前的技术标准和科技手段差距很大,为此次险情埋下了隐患。
一个小时内
500多人抢险保障水库安全
左坝肩长90米、右坝肩长50米,高71.5米-81.5米,发生较大面积脱坡,涉险面积约1200平方米。“在我的经历中,这样的水库险情算是少见的。”胡学家说。在抢险现场,他与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沈兴华等专家会商,建议当务之急是先稳住坝体。
首先,对大坝脱坡区域进行夯桩固基、挖沟导水。“人工挖沟太浅了,上机械深挖导渗沟。”“木桩埋深不够,要5至6米才能起到阻滑效果。”……专家们现场督导抢险人员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施工。
此时,水库水位超过83.88米的正常水位近2米,溢洪道10立方米/秒的流量对降低水库水位作用甚微。专家组指挥用彩条布覆盖大坝后,开始踏勘第二溢洪道的选址。
与此同时,浠水县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组成的民兵连和周边各村群众,从四面八方向白洋河水库汇聚。不到一个小时,500多人的抢险队伍集结而成,并且不断壮大。
“天塌下来也必须响应!”接到紧急抢险的命令后,清泉镇十榨村村民陈得胜说。他把家里养的2万只鸡托给邻居看管,立即前往白洋河水库;麻元村村民缪武的双手做过手术,尚未痊愈,但他仍带伤参加抢险;李堰村村民顿海水家的房子一楼被水淹没,他委托亲戚帮忙排水,自己赶到抢险现场……
“大坝要是毁了,就什么都没了!”关口镇二圣庙村23名基干民兵说。他们顾不上家里被毁的农田,拒绝儿女把他们接到外地避险的提议,加入了抢险大军。
为了保障抢险用电,关口、团陂供电所加紧安装临时照明灯;县应急管理局连夜组织工程机械、运输车辆和抢险物资,驰援抢险一线;县直、镇村民兵抢险突击队争分夺秒,装沙袋、运沙袋、挖导滤沟,挥汗如雨……
手掌磨出血泡,铁锹依然紧握;肩膀磨破了皮,沙袋仍不离肩。
7日凌晨5时许,应急溢洪道挖通,泄洪流量15立方米/秒,水库总泄洪流量60立方米/秒,达到抢险方案设定的目标值。清晨6时许,水库左坝肩脱坡险情体和右坝肩散浸险情体共被打下1万多根木桩。经受一夜暴雨洗礼,白洋河水库水位反而降至85米,并持续下降。高精度设备监测表明,坝体、脱坡体整体稳定。
至此,一场鏖战胜利结束。
与洪水斗勇
水库调度人员用空间换时间
水库抢险是看得见的战斗,而水库调度则于无声处与洪水斗智。
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副司长王章立曾说,水库群联合调度是防汛抗洪的杀手锏。洪水来临前,水库腾库迎汛;洪水形成后,流域内梯级水库可相互配合,依次“憋”住水,再慢慢放水,打配合战,用空间换时间,为下游防汛争取主动权。
今年汛期来临之前,我省水库共计预泄库存83.5亿立方米,上下游水库“牵手”拦蓄洪水132.7亿立方米,可装满156个东湖。省水利厅先后发布17次调度令,直接调度4座省管大中型水库,其中8次是针对富水水库。
富水水库是我省第二大水库,也是富水流域防洪治理体系“上蓄、中围、下排”三大控制工程之首,控制富水流域总面积46%,主要负责调蓄上游洪水。它通过拦洪削峰保护下游包括阳新县城在内的62万人口、35万亩耕地,以及106国道、武九铁路、大广杭瑞高速等重要交通干线和阳新长江干堤的防洪安全。
7月6日,富水水库坝前水位55.44米,距离汛限水位0.56米,且还在继续上涨。省水利厅连传两份电报,通知于当日10时开一孔溢洪道闸门,18时增开一孔。7日,鉴于下游阳新县的防汛压力增大,省水利厅决定,关闭一孔泄洪闸。8日,重新恢复开两孔泄洪闸。9日,阳新县防汛形势愈发紧张,富水河军垦农场段、排市镇段先后发生溃口。
两孔泄洪运行4天后,11日,省防汛指挥部决定,阳新县开启网湖分洪闸。这是建成18年来,该闸口首次开闸分洪。“不能阳新一边分洪,水库还继续排水。”省水利厅水库处副处长李凯说。11日,水利厅调度关闭富水水库两孔泄洪闸。
当降雨强度加大、时间拉长后,蓄水量不断增加,水库的水位会普遍升高,调控余地逐渐减小。水利部门需要科学研判重要区域、重要水库上下游水情变化趋势,开展精细调度,兼顾上下游,尽最大可能保障综合安全。
李凯介绍,那段时间,省水利厅每天会对富水流域的调度组织两三次会商,仅演算就做了6种不同档次的洪水方案,供不同时段会商决策。
以7月6日首开两孔泄洪为例,富水水库最大洪峰流量4384立方米/秒,最大出库下泄流量1056立方米/秒,实际上已为阳新县河道削峰76%。
除险加固后
千余小水库挺过高水位考验
通山县通羊镇郑家坪村境内的塘窝水库,最大库容12万立方米,大坝比山脚下的村庄高出50多米,距坝下最近的阮家湾直线距离仅200多米,被村民称为“屋顶上的水库”。它建于上世纪60年代,工程技术标准低,老化严重,隐患极大。由于溢洪道狭窄不规范,洪水无法正常排放,2016年,塘窝水库多处发生险情。
2016年洪涝灾害过后,我省制定了水利补短板三年行动方案,投资170亿元实施“四大工程”:新建12座重点外排泵站,加固梁子湖、洪湖、汈汊湖等5大湖堤,治理汉江等14条入江支流,除险加固1280座小型病险水库。
总投资16.7亿元的病险水库加固工程,于2019年底全部完成主体工程,并陆续投入使用。今年汛期,包括塘窝水库在内的1280座小型水库,均经受住了高水位的考验,恢复兴利库容2300万立方米,年新增供水能力1750万立方米,充分发挥了防洪保安功能。
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负责人姜俊涛介绍:“2016年,我省有14座水库发生了重大险情,占当年险情60%以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发挥了极大作用,今年到目前为止,我省水库还没有发生重大险情。”
1280座加固后的小型水库中,有的最高削峰率达到42%。目前共蓄水1.61亿立方米,泄调洪3.8亿立方米,蓄水量是多年平均蓄水的4.6倍。
除险加固工程之外,还同步建设了水雨工情自动监测设施,可实时查看水库水位、雨量和坝区情况,在汛期发挥了“千里眼”的功能,极大提高了水库大坝的安全管理和保障能力。今年汛期,通过监测预警平台向水库安全管理责任人发送预警短信43万条,第一时间提醒注意防范,为应急处置和转移避险争取时间、赢得主动。
省水利厅还对6300多座大水库实施了线上实时监管,并成立线下暗访督查组,加密巡查和抽查,确保水库安全,并为防洪安全发挥作用。
目前,白洋河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正在申报过程中。下一步,我省水库还将进一步完善水雨工情自动监测设施及白蚁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