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迎“大考” 高考首日平安

2020-07-08 09:02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42951 湖北日报

7月7日12时,考生走出荆州中学考点。当日,荆州出现大到暴雨天气,该市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强化疫情防控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全市3.7万余名考生安全有序参加高考。(视界网 黄志刚 摄)

7月7日,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考生在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走出考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摄)

7月7日早上8时许,在武汉市东湖中学考点大门口,家长们冒雨送考生进场,大门口聚集了大量的学生家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梅涛 摄)

考生走出武汉二中考点 楚天都市报记者邹斌摄

家长翘首以盼 楚天都市报记者萧颢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方琳、张歆)7月7日上午9时,我省39万余名考生迎来2020年高考。当天全省多地有雨,各方全力保障,实现高考首日平安。

今年的湖北高考,既是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一次高考,又是湖北全面进入主汛期的一次大考,还是高考综合改革新老转换期。我省高度重视,多部门提前部署,护航高考。7日,省高考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值班、指挥。省内各考点准备充分,应考有序。

今年高考防疫措施及应急预案更加周密,每个考点增设了1名副主考、3名医护防控人员,从6月23日起,对考生进行体温监测,考点每天消毒通风。与此同时,各考点全力提供温馨服务。

在雨情较严重的武汉,高考首日平稳顺利,无突发事件和考务偶发事故,无体温异常发热考生,未启用备用隔离考场。

5万多考生无一人因交通问题误考

武汉高考首日实现5个“零”

考点无突发事件

无考务偶发事故

无一人因交通问题误考

无体温异常发热考生

未启用备用隔离考场

7日下午,武汉市第十四中学考点,戴着“好运”口罩的考生齐雨诺走出考场时,父母已等在考点外。随后,3人有说有笑,撑着伞一起回家。同一时间,考生们陆续从全市13个区的58个考点走出,高考首日画上圆满句号。

长江日报记者获悉,武汉高考首日实现了5个“零”——全市考点无突发事件,无考务偶发事故,无一人因交通问题误考,无体温异常发热考生,未启用备用隔离考场。

高考首日结束,考卷、考场、考生安全

武汉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7日,全市110共接报并及时处置涉高考求助类警情63起,全市公安机关(派出所、警务站、汉警快骑)及时送126名考生到考点,全市考生没有一人因交通问题误考。

武汉市教育局称,高考首日,全市58个考点的考试均安全、平稳、顺利进行,无突发事件,无考务偶发事故。

来自市招考办的数据显示,今年武汉高考报名5.9万人,除去报名高职单招考试的,7日共有5.35万人参加了考试,其中1251人缺考。7日,全市无体温异常发热考生,未启用备用隔离考场。市高考考区委员会17个联动部门全力以赴保障服务,联合值守,共同努力确保了考卷、考场、考生安全。

全市万余民警“送考”保畅通保安全

“交通顺畅,心情也顺畅!”7日中午,考生家长张先生回忆顺畅的送考路,一脸笑容。

在地下,地铁交通顺畅。记者从武汉地铁运营公司获悉,6日晚至7日凌晨,武汉地铁所有车站均安排管理人员驻守,确认设施设备状态,做好雨情监测。7日早上,轨道交通各条线路均做到提早安排早高峰行车,确保考生和家长出行便捷。

在地上,有交管部门保驾护航,顺利抵达考点的考生、家长同样竖起大拇指。

上午7时许,在武汉市实验学校考点门前,江岸区塔子湖街派出所执勤民警正不停地提醒准备进入考点的考生戴好口罩、保持1.5米间距。在该考点周边各路口,江岸区交通大队已提前设置禁行、禁鸣等标牌,十多名交警正冒雨疏导送考车辆。

7日,为保障交通顺畅,武汉警方共出动万余警力。截至当日下午5时,全市没有发生侵害考生和考务人员的刑事和治安警情,也没有发生影响考试安全的事故,各考点及周边秩序良好。

为确保考生顺利赴考,武汉警方还积极与教育部门配合,运用大数据为考生精准服务,对可能存在赴考困难的考生,提前要求辖区派出所上门做好对接,提供送考、约车等服务;主动联合高德、百度等企业,在导航软件地图上标注各考点位置,提供最优路径,精准导航;利用“武汉交警”、“平安武汉”微博、微信平台、广播、电视等渠道,高频次发布路况信息和预警提示。

为营造安静的考试环境,

一周前“紧盯”夜间违规施工

少有人注意到,为了保障高考顺利进行,一些人在默默做出贡献。为了给考生提供一个安静的考试环境,全市58个考点周边的施工工地里,市、区建管部门包点包片人员已默默工作了多日。

7月1日至6日,市、区建管部门明确包点包片人员,继续开展夜间巡查,除应急抢险和防汛工程外,重点查处夜间违规施工项目。7日,市、区建管部门出动31车次、68人次,对58个考点周边的69个工地进行保障巡查,并在考试期间安排专人对重点区域工地进行现场蹲守,未发现违规施工的工地。高考保障巡查将持续到8日下午最后一门考试结束。

为保证东西湖区吴家山街各考点门口无渍水,东西湖区水务和湖泊局城市排水疏捞队工作人员也在默默工作。吴家山四中考点周边3.5公里长的路段共有百余个下水井盖。担心受大雨天气影响,树叶等物被冲入下水道后引起堵塞,工作人员便提前处理,保障考生及家长来往畅通无阻。截至发稿时,东西湖区各考点周边无渍水情况。

在洪山区,城管队员提前行动起来。6日晚7时,洪山区城管执法局市政维修队队员发现马房山中学考点周边道路出现坑洼,立即抢修。当晚9时,队员们修复了7个破损点。7日早上7时,在长虹中学考点,洪山街城管二中队执法队员开始在校园周边巡查,清理校门口停放的共享单车及其他杂物。

第八年护送别人家的孩子,

自己的女儿今年也参加高考

7日,高德打车在武汉开通免费“考生专车”服务,武汉市联海实业有限公司“工人先锋号”班组、武汉天河机场出租汽车公司红雁车队、陈远凯劳模工作室等多支志愿者车队参与其中。

武汉市联海实业有限公司“工人先锋号”班组成员张继伟已经是第八年参加爱心送考了。今年,他的女儿也参加高考,但他选择让妻子送女儿,而他依然坚持送别人家的孩子赴考。张继伟说:“人家跟我的女儿一样参加高考,人家也需要车。我为别人服务,别人也在为我服务。”

涂明泽是东西湖区交通大队三中队中队长,今年53岁,身高接近1.9米。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攻坚阶段,在不少封控点和方舱医院外,人们每天都能看到他魁梧的身影。

7日早晨不到7时,涂明泽已来到工作岗位——位于东西湖区的武汉睿升学校门前。数百名住校考生将从这里出发,乘坐18辆大巴车前往考点参加人生第一次大考。

此时此刻,涂明泽的儿子参加高考的考点远在一江之隔的光谷。1985年入伍,2004年转业到公安交警队伍,直到今年,涂明泽在17次高考保卫工作中从未缺席。

采写:长江日报记者夏奕 尹勤兵 刘嘉 张珺 杨枫 陶常宁 龚萍 韩玮 黄金 蔡欣星 王刚 通讯员武公宣 王威 应后威 唐时杰 李步敏 宋宏雷 曾斯 产启斗 王岭 谢威 董宏祥 廉新斌 林莹 鞠青桦 徐磊 刘洪凯 杨冠  统筹:刘智宇

名师眼中的湖北高考作文题——

发掘文化资源 增强文化自信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龚雪

昨天高考首日,2020全国Ⅰ卷作文题甫一亮相,便让人眼前一亮。作为湖北考生,对于题目材料中春秋时期管仲、鲍叔与齐桓公的故事不会陌生,因为学过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管夷吾举于士”)。对此作文题应该如何审题立意?考查反映出怎样的语文学习倾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了我省两位语文教师。

命题有一定的限制性和开放性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特级教师吴洪涛认为,这个考题充分体现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考查,命题有一定的限制性和开放性。

吴洪涛说,根据材料,齐桓公成就了霸业,管仲受到孔子的赞誉,司马迁借天下人之口称赞了鲍叔,这三人身上都有很大的优点,考生首先一定要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个人写,就其优点展开论述。其次,要明确这是为班级读书会写的一篇发言稿。这个要求延续了这几年高考情境任务写作的特点,即有文体要求和读者意识。

吴洪涛认为,以历史故事为作文题目,也是在引导我们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深厚的人文底蕴,构建我们的文化自信,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写这篇作文不能仅仅就事论事,更何况“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会的交流也不仅仅是介绍所读书的内容和评价。写作时应该有“过去——现在——未来”的观念,要有一定的现实拓展。当今青年,思想健康、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等,是成才成人的关键。我们从历史书籍里能学到什么,该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应有怎样的胸怀和志向,有哪些当今的榜样同样值得我们学习,未来我们该如何发展自己,作文中应该要思考这些话题。

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湖北省优秀语文教师、宜昌一中正高职语文教师陈鹏认为,2020年高考作文题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出人意料是它一反过去三年关注时代和社会热点的风格,避开了宏大叙事;情理之中是它贴近校园生活实际,在读书会上作读书分享发言,阅读传统典籍,读懂历史故事和人物本来就该是校园生活的日常面貌。

今年高考作文题承袭了过去三年任务驱动的特点,且愈发具体。规避了所谓“高考作文千万不要偏题”的焦虑,不存在“哪个立意最准确最正确”的纠结,自由言说的空间足够大,只要围绕问题,言之有理,有鲜明观点,言之成理,有清晰逻辑,言之有物,有足够支撑,就是好文章。最后分数的差异依然取决于考生知识能力的积累和表达基本功。

语文课堂应当是什么样子?“我们乐见的是学生自由、专注地阅读,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朗读,耐心而敏锐地倾听,清晰简练地陈述,谦恭有礼地沟通,自信又雄辩地阐发,机智地补充,全面地总结。当然这些最后都会形成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的书面表达。”抓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素养三个基本点,让语文课回到积累语言文化知识,引领阅读和思考,训练表达和沟通的本来任务上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精神标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此次作文题材料有齐桓公、管仲、鲍叔君臣合作共成霸业的历史性陈述,有后人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骘,让学生感受历史,品评人物,观照现实,思考个人发展,从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汲取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个人品德修养的提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