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胡琼瑶、孟静)“赶紧组织排水,减少作物受淹时间,如果发现缺苗少苗,要及时补种补苗。”7月1日,在通山县大路乡吴田村中稻生产基地,省农业农村厅专家指导组对受灾农田提出种植建议。
针对近期强降雨天气造成多地农作物受灾的情况,连日来,省农业农村厅先后派出3个工作组,深入咸宁、黄冈、孝感、潜江等地,指导防涝抗灾及灾后生产自救工作。
熊口镇是潜江“虾稻共作”的发源地和核心区,由于降雨量大,农户已栽插的中稻田严重积水,短时间无法排出。加之由于龙虾价格低,插秧早,虾沟库存大,涨水后虾进入秧田,部分田块地势低洼处秧苗损失较多。专家指导组现场察看后,指导当地合作社和农户及时清理田间“三沟”和田外沟渠,确保排水顺畅,同时进行补插秧苗。
当前正值农作物生长发育关键期,也是病虫害发生的密集期。据黄冈市农业农村局介绍,今年草地贪夜蛾见虫较去年晚一周,5月26日首次在黄梅县蔡山镇发现为害。专家指导组先后深入团风县马曹庙镇与浠水县汪岗镇陈庙河村,与当地农业农村部门、新型主体和受灾农户广泛交流,详细了解农业生产受灾与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及防控情况。在省农业农村厅的支持下,黄冈市积极安装性诱捕器3000余套、自动性诱监测仪15台、高空测报灯2台,防控面积达1.5万亩次。
“尽快排除渍水,雨后及时清洗秧苗,追施肥料。对冲毁严重田块,及时补种改种抢种,确保不影响今年粮食稳产。”在荆门东宝区子陵铺镇,省农科院研究员程建平指导灾后恢复生产及补救措施。
汛情发生以后,省农科院成立防汛抗灾小组并制定防汛抗灾应急预案。连日来,该院水稻、蔬菜、畜牧、柑橘、猕猴桃、玉米、红薯、马铃薯、茶叶、中药材、农产品加工、植保等10多个专家团队“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指导我省各地农业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户开展科技救灾服务,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