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区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20-06-30 09:06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44626

2019年工作回顾

——经济发展稳中质进。高质量发展指标考核全市排名第一。区荣获“湖北省科技创新先进县(市、区)”称号。

——改革创新循序渐进。完成重点改革项目10项。“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走在全市前列。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机构职能不断优化。

——生态治理扎实推进。《西塞山区生态文明规划》在全市率先通过省环委会专家评审。开展长江岸线整治雷霆行动。沿江6个开山塘口生态修复工程扎实推进。违规入江排口全部取缔封堵。

——城市更新提速前进。棚改攻坚成效明显。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金湾工程”,惠及居民近1.23万户。改造背街小巷25条,新建“口袋公园”5个。飞云公园重新开园。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城镇新增就业8988人。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58%。涉房历史遗留问题有效化解。十六中校园改扩建主体工程全面完工。5个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实现托管全覆盖。

(一)聚焦聚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工业技改助推发展。实施“百企百亿”技改工程,其中10家重点企业共实施技改项目29个,完成技改投资累计增幅40.3%。

创新驱动引领发展。全市首个由政府主导建设的产业研究院黄石科创模具技术研究院正式运营。7家企业获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区建成各类创新平台23个,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提名3项。

智能制造集群发展。大力支持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新引进一批中高端制造业企业。深化与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理工学院等高校合作。

第三产业繁荣发展。武商黄石购物中心商品销售累计增速10.03%。新引优质总部经济型企业3家,总部1号入驻企业9家,总部2号入驻互联网企业5家。全年进限商贸业市场主体创历年新高。

(二)聚焦聚力推进项目建设

突出招商引资。修改完善“黄金五十条”,成立6个产业招商专班。成功举办上海、浙江、深圳产业招商推介会。全年新签约重点项目27个。

狠抓项目落地。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启动实施重点项目83个。项目入库全市排名第一,完成市定目标任务的142%。

强化要素保障。河口中心排洪港、鼎丰闸“闸站合一”工程投入使用。模具材料园“三纵一横”路网基本建成。智能制造园设施提档升级。

积极对上争取。成立对上争取工作领导小组,全年共策划申报重大项目58个,争取中央、省预算内资同比增长90.7%;争取债券资金同比增长610%。

(三)聚焦聚力打好“三大攻坚战”

全力推进污染防治。在全市河长制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空气质量全市排名第一。黄石火车东站西货场纳入省土壤修复治理项目库。

有效防范社会风险。政府债务结构持续优化,风险总体可控。公开审理公安部A级涉黑逃犯卫某营等21人涉黑性质犯罪案。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精准帮扶脱贫攻坚。支持王英镇6个村发展光伏发电、食用菌栽培、油茶种植等产业。动态调整前的591户1919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四)聚焦聚力统筹城乡一体发展

全力推进老城更新。强力推进棚改攻坚,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黄荆山森林公园新建改建景区道路9公里,新修大草甸登山步道6.5公里。

全员参与文明创建。持续深入开展创文“敲门行动”“百日攻坚”“专项整治”等系列活动,在国家和省级实地测评中,综合排名位居全市城区前列。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农村生活垃圾“户收-村集-镇运”一体化管理模式基本形成。道仕袱等5个村成功入选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整治范围。

(五)聚焦聚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及提案116件。全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分级诊疗制度逐步落实。建立健全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成立全市城区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建成西塞神舟文化广场。

全力改善社会民生。城市低保、农村低保人均补助水平分别增长9%、17%。月亮山、澄月等6个社区纳入黄石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成功举办第二届河口螃蟹美食节和第四届新港荷花节。

着力加强社会治理。河口镇主要街道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4个小区建成平安智慧小区。十五冶社区被授予省“法治建设示范村(社区)”荣誉称号。黄石首条“法治文化运动带”建设顺利推进。

二、2020年重点工作

(一)全力以赴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奋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围绕“内防反弹、外防输出、严防输入”重点任务,坚持依法科学防控,压实四方防控责任,进一步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全力支持企业畅通渠道,适时有计划、有秩序地分类推进复学复市,逐步推进娱乐场所、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继续做好医生、教师、公共场所和特殊场所从业人员核酸检测工作。做好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和解除医学观察人员回归社会、融入社区工作。

做好纾困解难工作。开展“惠企暖企”行动,出台更大力度对冲减负政策。强化困难群体救助。保障家庭基本生活不受严重影响。加强失业风险监测,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

(二)全力以赴推进河口临港产业新区建设,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高标准编制新区规划。对标全市总体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对标省内外一流园区,切实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努力将新区打造成沿江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

高要求推进“七个先行”。举全区之力推进新区“七个先行”。(拆迁还建先行、杆线管网迁移先行、土地整理先行、产业承接先行、沿江生态修复先行、镇区提档升级先行、融资整合先行。)

创新新区体制机制。健全“指挥部+项目业主”的运营管理机制,与市交投集团在新区开发建设合作中实现共建共享共赢。鼓励社会资本和各类市场主体在新区投资建设。设立招商引资、项目服务、征地拆迁三大办公室,建立大检查、大拉练、大讲评机制。

(三)全力以赴抓招商攻项目扩投资,奋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千方百计谋项目。抢抓中央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机遇,谋划申报项目30个以上。科学编制完成“十四五”规划。

千方百计招项目。坚持专员招商、精准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会展招商等方式,招引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高质量项目。增强民间投资力度,加快处置“僵尸企业”,盘活闲置低效用地。

千方百计抓项目。推行“总指挥部+分指挥部+专班”工作模式,持续开展项目建设“比晾晒”活动,对130个新建、续建项目实施“一月一晒一通报、两月一比一颁奖、三月一练一授旗”。

千方百计促三产。加快提升大上海商圈业态,扶持上窑特色小商品市场、财富广场等传统市场做大做强,做大做新做强西塞山区总部经济集群,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大力发展“小店经济。

(四)全力以赴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奋力打造创新发展新高地。

打造科技创新升级版。探索校区、校院、校企合作,开展“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专项行动。实施“科技小巨人”和“金种子”培育计划,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以上。用好用活“黄石浙楚企业港”和“云域(黄石)众创空间”两家省级大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支持新冶钢、西塞电厂、振华化学等企业,实施新一轮技改升级工程。支持黄石科创模具技术研究院争创省级产业研究院、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大力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

加快产业融合发展。以河口临港产业新区为依托,力争全年引进1—2家国家5A级知名物流企业。着力培育本土生产性服务业,扶持电子商务、仓储快递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壮大,推进形成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临港产业集群。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综合成本最低、企业获得感最强城区。全面落实“暖企35条”,继续落实各项惠企政策。继续保持“扫黑除恶”斗争强大攻势,打造一流法治环境。

(五)全力以赴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奋力冲刺全面小康社会。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一江两湖”,以治水为龙头,坚持和完善河湖长制,扎实推进长江岸线整治复绿。继续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快推进地质灾害和矿山修复治理工程。

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四个不摘”,认真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支持阳新县王英镇做大做强特色扶贫产业,确保王英镇贫困群众真脱贫、不返贫,能发展、可持续。

持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持防范债务风险。做大做强做优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平台。建立区应急管理指挥中心。全面加强阳光信访系统平台应用,全力化解“疫后综合症”。

(六)全力以赴提高建管水平,奋力提升城乡颜值品质。

推进黄荆山文旅新区大开发。将黄荆山文旅新区建设成为黄石城市亮点板块。加快推动磁湖南岸大开发,高起点布局高端商贸服务业,重点推进李家坊片智慧新城项目建设,打造集“智造、文创、商务、孵化、康养、旅居”等复合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智慧新城。

争创老旧小区改造省级示范区。以争创老旧小区改造省级示范区为目标,围绕“民生+品质+生态”,打造具有西塞山区特色的老旧小区改造全省样板。加快棚改项目“清零”行动。开展城市体检试点工作。

深度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加大对工业遗产保护和修缮,打造集城市记忆、知识传播、旅游体验于一体的“工业秀带”。推进非遗展示馆项目建设,统筹和开发上窑码头、西塞山、牯牛江心洲等资源,打造沿江生态文化旅游带。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力促文化兴民。

强化城市建设管理。全力支持和服务沿江大道、有轨电车等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快速推进青龙阁山地人防应急疏散避险公园(二期)、上窑码头江滩公园等城市公园建设。办好西塞山区第三届社区园艺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强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智慧城管水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三轴连三带”乡村振兴战略。启动建设新港村和凉山村田园综合体项目。持续补齐乡村发展短板,加快4个村二三级管网建设。

(七)全力以赴保障和改善民生,奋力增进民生福祉

持续加强社会保障。坚持做好稳就业工作。深入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加强老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建立社区干部工作报酬增长机制。优化医保公共服务。新增2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一步做好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持续发展社会事业。完善薄弱学校基础教育设施。实施学前教育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级卫生室建设。推行医联体内一体化管理模式。全力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持续加强社会治理。推进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实施社区矫正教育中心提档升级。完善“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工作机制,进一步调整优化社区设置。夯实“社区+网格”的基层治理基础。强化食药品安全监管。力争再夺“长安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