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往情深——记八栋口哨所税务志愿者

2020-03-20 10:06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158184

云上黄石报道(通讯员 邹云帆)他们是奋战在全市抗疫战线的税务党员干部职工的一分子,他们是从黄印村社区驰援覆盆山社区几十名税务志愿者的一员,他们已在抗疫战线上连续奋战了40多天。他们是一群年逾半百的抗疫“小分队”。

负责任的当班“老哨长”

柯利庆,58岁,刚从分局副局长的位上退出不到半年,平时一直忙碌工作的他,还盼着能轻松过个舒心年。这不,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疫情突袭黄石。他正思考着能为抗疫做点什么的时候,组织号召2月6日所有党员干部必须“双报到”。他第一时间到黄印村社区报到,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党员干部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连续从事半个多月的爬楼杀毒任务之后的2月25日,他随税务支援大军一起成为覆盆山八栋口的一名哨卡值守人员,并挂上了当班哨长的胸牌。因为他年龄最大,又很老练,所以落得个“老哨长”的雅号。

覆盆山社区房子老旧,商铺林立,人员复杂。供电、电厂、有色、自来水、医院十几单位及周边店主很多人集中住在这里,八栋口又是通往小区主干道的主要哨所,每天进出的人很多,复工上班的、医院看病的、急事出门的、志愿包保的,高峰时近七八百人。作为哨长的柯利庆总是和其他当班人员一起细心检查证件,仔细做好登记,精确测量体温,热心解释政策,像地下侦探一样,从不放过一个细节,20多天来,他当值的班次哨所秩序较好,没有发生一起人员“误进误出”事件。2月27日上午,一位80多岁的婆婆要从哨所出来,回大冶灵乡老家。一时哭一时闹,一时站一时坐,折腾了两个小时,弄她身边的儿子很犯难,而且很不耐烦。柯利庆细心地发现原来婆婆与儿、媳之间有些不愉快。他亲热地和这位婆婆攀老乡,端水送茶,苦口婆心地劝说,从家庭、亲情、疫情上做工作,动以情,晓以理,最终还是劝回了这位执拗的老婆婆。

在抗疫的这些天里,年将退休的柯利庆爬过楼、站过岗、当哨长,40多天连轴转,有时累得腰椎病发作,难以站立,没听到他喊过疼,没看到他请过假。为了便于工作,他还一个人住在离妻子、儿媳5里以外的四季花城,每天5个小时的紧张值守回家后,还要自己做饭洗衣。当然,这些时方便面、蒸馒头成为他的主打食品,以致于偶尔说起方便面,还有想吐的感觉。

爱操心的老郑

说起老郑,还真有些“嚼头”。大块头,高个子,戴着宽边大眼镜,显得几分斯文,别听他声如打雷,但是个出了名的本分老实人,做什么事都有股钻劲和研究精神。

在防疫的这几十天里,老郑这个五十七八的人,没讲任何条件,积极参与下沉社区抗疫工作。后来,到了覆盆山当抗疫志愿者。老郑不管是在黄印村社区,还在覆盆山社区,都像单位上班一样认真负责。在做好八栋口值守的同时,他也认真研究复工复产税收政策。在朋友圈里发得最多的只有两类信息,一类是全国、全省、全市疫情防治情况,一类是疫情税收优惠政策及复工复产方面的内容。你偶尔瞥见他朋友圈的留言,经常会看到“谢谢郑股长的分享!”的感谢语。当他发现你瞥见他手机时,他会笑着告诉你这是纳税人给他的留言。老郑觉得这样做好像还不够,他每次也会抽空把这两种信息转发到社区防疫群、临时支部群、哨所值守群,给大家做一下知悉、宣传。

一边搞值守,一边服务复产。老郑的这招也契合了政府的要求。他这样做,一半缘于他的责任,一半缘于他的身份。有一次值守下班了,他还站在哨所旁一时接电话,一时回信息,忙过不停,老半天还没回去。接班的同志问他,“那个老同志,下班了,你不回去?”他憨憨地说:“我在回复纳税人的咨询,马上回去。”这就是老郑,憨憨的老郑,他是西塞山税务局税收政策管理股股长郑中平。

不褪色的“老兵”

一下沉到社区,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起初,他负责黄印村社区原军分区AB楼杀毒。该小区有2栋9层高楼、6个单元、无电梯。他和另一名同事每天要爬20多层楼,上上下下,头冒热气,汗流浃背。超负荷的劳作,累得他颈椎病老犯,头昏脑胀,手脚发麻,有时都拿不住杀毒洒水壶,但他没有退却,16天他爬了300多层楼。领导听说他带病工作,多次劝他休息一两天。可这一回他并没有听领导的。从2月25日起,他又出现在支援覆盆山社区的志愿者行列。

他是下陆区税务局的一名老党员、退伍老兵吴学君,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人如其名。吴学君在覆盆山八栋口值守的这些时,他克服病痛带来的困苦, 20多天来,尽心尽力、一丝不苟地把好值守关。他的事迹已在《湖北日报》报道过,体现了一名老党员、老退伍军人敬业为民的本色。

程广东,这位生在军营、长在在军营、当兵在军营的老同志、老党员、老兵,十几岁就当兵,转业到税务部门已有二十多年,一直保持着军人本色。他克服许多家庭和身体上的困难,果敢地投身于这次抗疫战斗中去。

他爸妈都是80多岁的老人,妈妈中风生活不能自理,自己长期遭受腰痛、颈痛的病痛折磨。他只得把照顾老人的重担交待给50多岁的妻子,自己带着病痛日复一日地坚守在抗疫一线。

他是个有名的“直人”,凡是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不准进入小区,不论是谁。有一次,他拦住了一位进小区的老人,仔细检查相关证件,再对照登记表,发现这位老人出去才1个小时。就问他干吗去了,老人理直气壮地说:“上班,你刚才不检查过证件了吗?”老程说:“上一个小时的班,上什么班?我早就注意到你了,几天都这样,出去一会儿就回来。”见老程这么认真,老人说出了外出买菜的实情,并推着自行车要进哨卡。老程坚决不让进,并说:“组织上派我来守卡,我就要保好关”。本来就失理被揭穿的老人大喊大叫起来,僵持十来分钟。直到哨卡工作人员和警察严厉批评教育老人,老人认错后,才被允许进小区。程广东事后说,对这种玩滑头的人不纠正过来,他以后会变本加厉。

非党员干部的一颗“赤子心”

陈宁中,是八栋口哨所值守税务干部中年龄最小的,刚过50,税务系统一名基层非党员干部,八栋口哨卡得力干将。像平时一样,老陈对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按规矩办事,不折不扣。一个班五个小时,他查证件、测体温、做登记、把门口,每件事都严格把关,毫不马虎。有时碰到那些一时不理解、不配合的居民,他边做工作,边站在门口挡住通道防止冲卡,大有“一夫当关”的派头。到八栋口值守还没几天,他的严格认真就出了名,被居民记住了。常有居民说,那个戴着窄框近视眼镜的高个子税务志愿者很不好说话。听到这样的言论后,老陈打心底高兴。他说:“防疫值守,尤其不能好说话,这个时候好说话是对小区几千居民健康的不负责,也对不住自己这份职责。”就在前几天的一个下午,临近下班时间,一个来自阳新的小伙子受当地某公司委托,来覆盆山接一名会计回去复工上班。但证件不齐全,无论那位小伙子怎样求情,老陈就是不让进,并心平气和地对小伙子说:“你的话说得再好听,这个情,我不能卖,让你进去接走人,对大家可能都是个风险,希望你理解支持。”经过一番说服沟通后,小伙子也很理解,答应回去补齐手续后再来,并对老陈的认真给了一个“赞”。



责任编辑:刘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