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黄石报道(通讯员 赵亚雄)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新冠肺炎疫情来临时,在大冶市烟草专卖局有这样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都是退役军人,其中最大的是六零后,最小的九零后,在小区、村道、哨所、居民家门前,或检查登记并劝返外来人员和车辆,或排查返乡人员,或宣传防控知识,或配送生活物资,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各尽其能、勇当先锋,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军人本色。
履职尽责的“守门员”
“一张桌子,一个胶凳,一本登记册,一把测温枪”,这是六零后退役老兵卢正造的值守“装备”。为方便小区居民登记,防止外来人员进入,他主动提出将值守点前移到出入口,建立一个简陋的值守点。有的工作人员劝说:“外面太冷,灰尘多”。他笑着说:“多穿点,衣服可以洗。”晚上,值守人员一般都是坐在值守点屋子里打开窗户工作,唯独他值夜班时还是坐在外面。“坐在这里,我踏实点,这道防线我可要守牢了。”他说。
自从他下沉小区值守后,每天坚持做好人员登记、体温摸排、疫情宣传等工作。因他不拘言笑,又笔直坐着像个“门神”,小区居民都亲切地叫他“卢掌门”。
勇于担当的“调解员”
“我是小区的业主,凭什么不能进去拿衣服......”一名青年在卡口大声喊叫。正在广场边分发报纸的七零后退役老兵程志勇急忙赶过来了解情况,原来是这位年轻人年前回老家过年,之后就被滞留在农村,这次回来想拿些换洗衣服,拿完衣服就回农村。弄清情况后,他耐心地说:“没有出入证是不能进去的,如果你相信我,我去帮你拿,全程咱俩可以视频的。”当一袋衣服交到年轻人的手中时,他连声说谢谢,一场纠纷迅速解除。
针对小区有些居民在门内频繁接东西现象,存在管理上的薄弱环节。程志勇带头实行体温监测,并对外来物品进行消杀。尽管每天小矛盾、小摩擦在所难免,但只要有他在,复杂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大家直呼他“程解员”。
忠于职守的“调查员”
今年春节,八零后退役新兵吴礼权回到黄石花湖过年。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2月6日,他毅然离开黄石,独自回到大冶投身疫情防控工作。至今,已经一个多月未回家。
在值守中,有些小区居民登记、量体温极不配合,而且有对立情绪。经过反复思索,吴礼权决定深入这些居民家中进行走访。居民被他的真诚而感动,告诉他不配合的原因就是测温枪对头不舒服,登记时身份证工作人员用手摸过。随后,他提出量体温测手腕,看身份证登记,彻底解决了值守难题。同时,为准确、全面掌握小区人员的情况,他坚持每隔一天上门核查,特别对进入人员的初始地和出去人员的目的地,必须调查一清二楚。他常说:“深入调查说的话、做的事最有说服力。”现在,他成了一名合格的疫情“调查员”。
乐于奉献的“配送员”
卫阳是一名九零后退役新兵,疫情发生后,他的父亲去扶贫村驻村开始防疫工作至今未回。作为家中的男子汉,他不但要照顾年迈的爷爷,还要照看体弱多病的母亲和年幼的女儿。党员干部进社区“双报到”后,他没有提出家里的困难,毅然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之中。
“小卫,我是2—1—901的老张,按昨天标准给我买菜。”卫阳刚接完电话,电话又响起,“小卫,给我买条蓝楼。”这已然成为他常态化工作。每天值守任务完成后,他就徒步走到菜场、超市、药店,帮助小区老人代购物品,再把各家的物品进行分类,然后逐一敲门,把菜放在门边。刚开始只有几家住户,随着小区人员增多,他爬楼梯的步伐更频繁。虽然,每天全身酸疼,但看到一张张笑脸,他觉得自己这个“配送员”做得很有价值。
在大冶市烟草专卖局,同样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而坚持战斗在基层一线的退役军人还有“宣传员”费世杰、“联络员”张俊、“监督员”袁利民等。他们的故事没有什么特殊,战“疫”胜利后,也许很多人不再记得他们,但他们依然会在打赢一场场新的战役中,坚守初心,践行“我是一个兵,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使命担当。
(责任编辑:彭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