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相连“蛋黄苏”——江苏驰援黄石医疗队抢救病人纪实

2020-03-05 07:50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67084 湖北日报

48岁的湖北黄石患者柯敏(化名)在重症监护室住了20天了。

经历两次气管插管、多脏器衰竭,苏醒过来的柯敏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江苏医生赵炜。当时,赵炜正在将南通康复者的血浆输入柯敏体内。

“从此,我和江苏血脉相连。”拉着赵炜的手,柯敏的眼里满是感激。

驰援黄石20多天,江苏医疗队在抢救危重病人、中医治疗和心理康复等方面创下多个黄石首次。

首例!星夜驰援大冶施行ECMO

赵炜是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此次来黄主要任务是抢救危重病人。

“大冶有个病人很危险,带上ECMO,我们赶紧过去!”2月27日晚9点多,赵炜刚刚回到驻地,就接到带队专家黄英姿电话。

换装下楼,冲上救护车,他们赶紧奔向大冶市人民医院。静脉置管、调试ECMO,患者朱明(化名)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抬上救护车,转至黄石市中心医院,继续抢救。

ECMO俗称“人工肺”,是在患者肺部功能丧失的情况下,采用体外支持的方式,帮助其他脏器恢复运转。朱明是黄石首例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目前状态稳定。

“每天进ICU,我第一个要看的就是朱明。”赵炜说,如果能撑过两周,朱明痊愈的可能性就很大。

将中心医院儿科ICU改造成新冠肺炎患者专用ICU是江苏医疗队来黄石之后的第一个大动作。病房收拾出来第一天,就收治了3名危重患者,后来,20张病床一度住满。“集中治疗、集中护理,有利于患者好转。”赵炜说,2月24日起,开始出现“床等人”,目前仅有11名危重症患者。

首次!“一人一方”辨证施治

来自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的主任中医师魏瑜,2月14日正式进入黄石市有色医院,15日开出第一份中药,20来天下来,她和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的李晔、省中医院主管护师高娟,已经写下了八、九本病人档案。

中药的使用讲究辨证施治。有色医院院长王文炳说,该院较早就采用了中药治疗,但用的是统方。魏瑜到来后,一人一方,“她太认真了,工作非常负责。每一个患者,都要望闻问切。”

一位81岁的老爹爹,低烧、乏力、没食欲。每次护士要哄着他吃饭,吃几口就咽不下去了。魏瑜搭脉问诊后为老人开了中药,3副药喝下去,老爹爹胃口就开了,说闻到饭香了。还有位69岁的婆婆,新冠肺炎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症状较重,魏瑜问诊后决定再试一试中药。喝了几天中药后,婆婆病情有了好转。

从医20多年,魏瑜还是第一次戴着3层医用手套号脉,进隔离病房前,她有些担心。几次摸索下来,魏瑜掌握了技巧,“为患者搭脉时比平时按重一些,问题不大。”目前,有色医院近三分之一的患者正在接受魏瑜主任的精准治疗,其中近80%的患者症状得到了改善。

首张!心理处方暖心又管用

2月27日晚,黄石市中医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医生甘玉英给患者张师傅递上一张纸条,张师傅如获至宝,捧在手心,看了又看,然后工整地折好放进衣兜。

此前查房时,张师傅显得十分焦躁,担心自己年纪大扛不住,又着急家人是否被传染上,甘医生轻声细语给他讲解了新冠肺炎的常识。

考虑到张师傅年纪大了记不住,甘玉英找来一张白纸,写下一段话:“肺炎是一个可以治愈的疾病,它是机体与病毒相互斗争的过程。只有自身的抵抗力增强,就可以打败病毒。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吃好喝好休息好,增强自己身体的战斗力!”

“这是一张患者最需要的心理处方。”事后,有色医院的医生在谈到这张小纸条时,赞不绝口。

在甘玉英的启发下,医护人员把医用手套吹成气球,写上字、画上笑脸,“要加油哦”“好好吃饭”“蛋黄苏,不离不弃”……暖心的话语让患者心情愉悦。

“个性化治疗,精细化管理,心理和康复尽早介入”,江苏援鄂前方副总指挥、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鲁翔说,我们有信心、有决心让黄石新冠肺炎早日“清零。”

来  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邓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