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新港园区的“虎贲之师”

2020-03-04 17:40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61673

云上黄石报道(通讯员 赵生)一顶军帽,顶的是责任,一身戎装,穿的是肃静,一双军鞋,走的是神圣,一个甲士,看的是军魂,担的是任务。

这里,也有着一顶“军帽”,呈藏青色及天空蓝色,和平年代巡弋在各村头巷尾,疫情保卫战中,日夜坚守在卡点路口。他们,是防疫战线上一群最可爱的人--新港园区行政综合执法大队!

执勤点上的“线条控”

“岗位就是战位,我将全力以赴。”中队长刘元庆,黝黑的皮肤下,眼睛里透露出坚毅。这位17年转业回来的边境卫士,原先服役于黑河65951部队船艇大队,担负着中俄界疆的巡逻任务,是一名老班长兼驾驶员,现为园区行政综合执法大队渣土中队队长。

112省道东湖段防控卡点,是园区与黄石接壤的“北大门”,每天这里往返运送急救病人、应急物资运输、重大民生企业生产保障车辆及人员等,作为带班值守负责人,刘元庆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当务之急就是强化排查力度,提高通行效率。为此,他自创“井字型”路障法,将各路障进行排列组合,整齐摆列成横竖一条线,以军人的纪律作风严格一言一行,带领队员严格按照排查流程操作,查身份、测体温,配合做好交通引导等工作。通过对来往车辆建档排查,完善人员信息录入,确保了重要车辆及人员通行方便快捷,长期往来卡点的司机,纷纷以鸣喇叭的方式,向卡点予以崇高的敬意。

领导口中的“黑包公”

“无通行证,一律不予放行。”中队长徐海剑,94年兵,话虽不多却处事干练,原先服役于陕西84803部队139师汽车营,97年退伍安置后工作至今,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锻就了他雷厉风行、处事不惊的性格,现为执法局安全生产执法监查中队队长。

315省道济桥段防控卡点,是园区通往黄阳公路的必经之路,扼守园区“南大门”,这里公务用车,宝钢、华新水泥等企业员工班车来往频繁,责任重大。徐海剑丝毫不敢懈怠,按“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要求,严格道路管控。一次园区领导带队前往县里申领救援物资,半路上就被截停了。“你好,请出示通行证。”徐海剑按照流程一个不落,身份证登记、量体温,车辆消毒……虽延误了时间,但领导也不禁由衷佩服。非常时期非常之举,任何人都不能讲特殊。针对外来车辆及救援物资,徐海剑严格执行通行流程,拒绝打招呼,也获得了“黑脸包公”称号。

群众眼里的“暖心哥”

“特殊时期,请予以理解配合。”中队长毛海东,1米82的个头,名副其实的东北大汉,15年随妻子户籍转业安置,原先服役于二炮96164(火箭军)部队,爽朗的性格加上一副乡音浓郁的嗓门,很容易就能辨别他的出生地,现为园区行政综合执法大队规划中队队长。

兴韦大道韦山段防控卡点,是园区与韦源口镇往来的重要交通要道,附近村庄密集,人口流动量大。对于有出入证的人员和车辆,他严格执行进出体温测量、排查和车辆消毒制度,按要求做好登记。一些司机、村民对于防疫工作不理解,态度也不好,毛海东总是耐心地给他们宣讲政策,苦口婆心的进行劝导,并协调村干部解决群众需求。毛海东说:“这个卡口是进出园区、镇区的重要关口,也是我们防控工作的第一道重要防线,关系着2万多位居民的健康安全,是一场家门口的“战疫”,我必须要慎之又慎,不落一人。”

作为执法大队大队长的喻家宏,也是一名老兵。常言道:强将手下无弱兵!疫情来临,喻大队却这样理解:园区行政综合执法大队,承担着查处辖区内违法建设和城市管理的职责,承担着森林防火、抗洪抢险等应急救灾职能,是园区处理突发事件的拳头力量。平时需要一支纪律严明、政治合格、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城管执法队伍,疫情保卫战中,更需要一支英勇无畏、冲锋在前,具备家国情怀、敢于牺牲的“虎贲之师”。

疫情发生后,喻大队时刻关注疫情动态,关切各卡点需求,多方协调防护服、测温仪、消毒液、手套口罩等。一次,看到队员们长期在寒风中站立,轮换休息仅一条板凳可坐时,眼框也不禁红润起来,二话不说,急忙责令办公室协调调来桌凳帐篷、床铺棉被、大衣手电等防护设备和必需品,保障一线防控工作的日常所需。

据了解,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新港园区行政综合执法大队设置检疫点5个,派出人员1800余次,各卡点成立临时党支部和党员先锋队,全体队员一同顶寒风,抗雨雪,携手奋战在各交通要道、人流密集场所、社区发热人员防控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抒写着对这片土地的忠诚与热爱,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城墙,保障着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执法大队严明的纪律、良好的作风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高度好评与肯定,称赞园区执法大队是疫情保卫战中,一群最可爱的人。

(责任编辑:彭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