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黄石报道(通讯员 芦爱梅)新冠肺炎疫情防疫战打响了,潘蔚、何福松、程鑫睿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区疫情防控组,从1月25日起,他们每天早上6点到晚上12点,从疫情监测、预防、控制,到研判、分析、统计,再到衔接、交办、回访和上报,因繁忙、防疫、封路,不能与家人正常见面,手机视频成了他们唯一的“见面”途径。
潘蔚、何福松、程鑫睿三人在研究工作
“老公,我想你了,宝宝也想你了——”好不容易完成早上6点上级下发的当天各项疫情监测工作,已是中午12点多午餐时间了,何福松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他掏着手机,急忙翻看即将临盆的妻子发给他的视频,这是他每天最幸福的事。望着妻子娇嗔的面容他又激动又愧疚,从大年初一参加区疫情防控组以来,他每天天没亮就开始工作,6点接到市疾控中心下发的监测数据,立即把确诊、疑似、发热、留观、密切接触者、隔离等6种人按单位住址划分,然后向各街镇社区安排下去摸排、反馈、抽查、核定,这一连串动作必须迅速、及时,精准,只有忙完这些工作才稍有喘息时间,抽空给怀孕8个多月的妻子视频聊聊天给予慰籍。
“疫情高峰时,每天6类人有数百人需要摸排,工作忙起来连走路都要小跑。”何福松是卫健局的工作人员,疲倦的他难掩对妻子的愧疚神情。“其实我挺对不起我老婆的,忙起来回不了家,只好把她送到岳父家照看,老婆想我的时候,也只能通过手机视频向我撒撒娇,我休息时抽空看看。”
何福松
96年出生的程鑫睿是八泉街道的选调生,疫情防疫战后他主动请缨,因家住京广厦路途较远,他基本以单位为家,女朋友刚从英国留学回国,本已商量好春节双方家长见面提亲,没想到防控工作太忙,他连给女友一个热烈的拥抱都没办法做到,一门心思扑在抗疫工作中,从不熟悉疾控监测工作,到400余份的交办函疫情数据倒背如流他花费了大量了工夫,被同事们称为“小度机器人”。
程鑫睿
“疫情防控工作实在太忙太重要了,所有参数不得容许半点差错,我每天边看边记才熟记于心,以备领导随时问询我能即刻回答。”内秀的程鑫睿含蓄地红着脸:“我和女友是从大学开始相爱的,她去英国留学有一年多没见面了,提亲计划推迟她也能理解。其实我也很想她的,不能见面,我们就在手机视频里说说悄悄话,情人节那天,我一直忙到凌晨3点才收工,她还坚持握着手机等着我,所以我写了首情诗《吻你眼》送给她。”
潘 蔚
潘蔚是澄月街道综治办主任,大年初一,他告别妻子和儿子参加了区疫情防控组,面对复杂的数据和6类人群摸排的底数,他尽最快的速度熟悉了工作,每天细致地处理好每一封交办函,在电脑前一盯就是8个小时以上,每天要打数百个电话,由于长期辛苦,他的眼底经常出血、嗓子红肿沙哑,身边常带着两种药,云南止血药、金嗓子喉片,被同事们称之为“拚命三郎”,由于他出色的工作,疫情防控数据从未出错,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
“我也很想儿子,但此时的工作比儿子在我心中的份量更重。”潘蔚布满的血丝眼中发出了坚毅目光,他沙哑的声音依然留露出对儿子的愧疚:“儿子今年14岁了,以前妻子忙着照看老人,我辅导儿子的功课,现在网上学习,儿子遇到不懂的会给我留个视频,我趁休息的时候通过视频给儿子讲解,有时候,等我晚上有空了儿子却熬不住睡着了。”
(责任编辑:张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