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安排,7月3日16时起,黄石市在全市卫生计生系统紧急启动自然灾害Ⅱ级卫生应急响应,迅速深入防汛救灾一线开展防病治病等工作。
一、组织协调“五个到位”,确保快速反应。一是统一指挥到位。7月3日当天,我委迅速成立卫生应急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医疗救治、卫生防疫、新闻宣传、后勤保障5个工作专班,集中办公,实行每日工作例会制度和信息日报制度,及时通报各组工作进展,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截止目前,已编印防汛救灾专题简报12期,转发卫生应急工作制度7个,卫生应急工作方案11个,制发了指挥部、派驻工作组、防汛突击队等通讯录,为整个防控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是应急准备到位。全系统67个医疗分队、9个防疫分队、16个血防应急分队、委机关55名干部职工组成的防汛突击队随时待命,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按规范准备必需药品、车辆、器械等应急物资,预留必要床位,开辟绿色通道,做好伤病员收治准备。三是应急值班到位。全系统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启动24 小时应急值班,领导在岗带班,干部职工汛期一律不休假、不准请假,保持手机全天候畅通。四是指导督导到位。7月6日紧急选派6名卫生防疫专家和10名防汛突击队员陪同省卫生计生委工作组分别进驻大冶市、阳新县重点区域24小驻扎守;7月7日抽调29名专业人员成立7个派驻工作组,分别由1名委领导带队,分片进驻各县(市)区(开发区),协调、指导和督导各地落实卫生应急、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措施。五是监督问责到位。开展防汛救灾洪履职巡查,对不履行职责或责任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截止目前已开展两轮值班值守抽查,对两家单位进行全市卫生计生系统通报批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
二、卫生防疫“五个加强”,确保灾后无大疫。一是加强技术支持。组织专家制定完善传染病防控、消毒杀虫灭鼠、生活饮用水监测、食源性疾病防控、健康教育、血吸虫病防控等技术方案,指导灾区有序开展卫生防疫工作。二是加强疾病监测。组织专业队伍对灾区饮用水卫生和食源性疾病进行卫生监测,对群众临时安置点集中配餐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卫生开展监督监测。三是加强血吸虫病防治。组织对易感地带和高危有螺环境进行清理、药物灭螺和水体灭蚴,落实接触疫水等重点人群登记、跟踪随访观察和预防服药等防护措施,对高危环境开展巡查并设立禁牌、警示牌和宣传标语,开展血防知识宣传普及。截至目前登记接触疫水人员2637人,发放、涂擦防蚴灵1176人次,水体灭蚴70.16万平方米,发放宣传材料1845份。四是加强环境卫生学处理。派驻疾控专家指导灾区和灾民安置点及时清除和处理垃圾、粪便,指导做好人畜尸体无害化处理,对住房、公共场所和安置点及时采取消毒、杀虫和灭鼠等防疫措施。累计组织172支卫生防病队、出动969名卫生防疫人员,清除垃圾253.73吨,消杀面积134500平方米。五是加强宣传培训。在大冶、阳新、开发区重灾地区举办卫生技术人员传染病防控、消毒杀虫等知识培训班10期,向受灾村、居民点发放《洪涝期间卫生防病知识》、《饮用水安全》等宣传材料51637份,在电视、报纸、门户网站、微信平台等播出7次,指导群众增强防病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医疗救治“三个落实”,确保应治尽治。坚持做到洪水到哪里,医疗保障到哪里;灾民到哪里,医疗保障到哪里;救援到哪里,医疗保障到哪里。一是落实医疗救治队伍。市级成立医疗保障专家组,各二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均组建应急医疗队。从城区8家二级医院各抽调2名医务人员和1台救护车,备齐常用急救药品、防暑降温药品和急救设备,组成医疗救护应急队,轮流到大冶湖防汛抗洪工地实行24小时值守,着力提供便利医疗保障。累计成立113个巡回医疗队、出动826人次医护人员对防汛人员开展巡回医疗。二是落实定点收治医院。按照属地、就近收治原则,确定12家二级及以上医院为定点收治医院,确定市中心医院和市中医医院(市传染病院)为重症对口转诊医院。三是落实受灾群众医疗保障。设置灾民集中安置点医疗救护站9个,配备必要的药品器械,驻点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并每天安排走访零星安置灾民,发放防治感冒、腹泻等常用药品,指导健康防护。
(黄石市卫生计生委党政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