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留住校园书店这道文化风景
在很多高校,校园书店留下了一代代学子的青春记忆,是一道无可替代的文化风景。近几年,城市里的书店渐多。不过,新书店大多集中在商场或商业区。至于高校校园及周边的书店,仍然时常传来歇业、搬家或经营困难的消息,这让不少老读者心生感慨。因此,教育部近日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各高校应至少有一所图书经营品种、规模与本校特点相适应的校园实体书店,没有的应尽快补建”,引起各界注意。
经营书店,离不开情怀,但也是一门生意。当年,每年出版的图书数量有限,而读者的读书热情高涨,书店自然不愁生意。后来,电子商务兴起,网络购书更为方便、便宜,实体书店的生意就受到影响。如今,各城市为了营造本地的文化氛围,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实体书店发展,各商场、商业区为了吸引客流,不惜降低租金延揽实体书店入驻,实体书店又有了生意。
《意见》的出台,无疑是促进实体书店发展的又一针强心剂。很多业界人士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开启校园书店的生意了。与此同时,也有人对校园书店的未来心存疑虑:那些开在大商场的书店,瞄准的是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读者,很多人不在乎图书的折扣,有的人或许不买书,但可以在书店喝咖啡、买文创产品;以高校师生的购买力,是否足以支撑起一家校园书店?事实上,不少高校校园里现在依然有书店,有的还不止一家。有的书店选书独具一格,广受师生欢迎;有的书店回收、出售二手书,让教材、教辅可以循环使用;有的书店为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采购图书;有的书店开辟了网络业务等,都可谓经营有道。如果今后再加上一定的政策扶持,这些书店的生存就又多了一些保障。
近年来,有些出版机构已经提前布局校园书店,像商务印书馆在山西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阅读体验中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独秀书房”已落户10多所大学。这些校园书店并不特别强调利润,而是把阅读推广作为自己的核心使命。现在,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愿意牺牲短期的经济效益创办利润微薄甚至可能赔本的校园书店,一方面是为了扩大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更多具有阅读习惯、文化情怀的读者。从长远看,这些读者未来不仅会具有更高的消费能力,而且会更乐意走进实体书店,购买他们信赖的出版机构的图书。
当然,经营校园书店,不仅有成功的案例,也有不少失败的教训,就像我们常常在报刊、朋友圈看到的那样。经营好校园书店,除了政策扶持,还少不了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各城市也好,各部门也好,推出的一系列扶持实体书店的政策措施,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推动全民阅读。对校园书店来说,无论将来如何发展,都不能忘了“阅读”这个初心。不能既赔了本,又没有培养出更多读书人。其实,一所大学有没有阅读氛围,不完全在书店,在图书馆、在教室、在宿舍,何处不能读书?何处不该读书?
(实习编辑:冯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