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线”城市就业是怎样一种体验?

2016-10-26 10:20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569
导读
尽管传统一线城市机会更多、资源更丰富,但面对较大的工作与生活压力,不少大学毕业生开始选择环境更好、生活节奏稍慢、发展迅猛的“新一线”城市。那么,究竟哪类城市就业更具幸福感?
“新一线”城市是按照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5个维度评选出的。今年的“新一线”城市包括成都、杭州、武汉、天津、南京、重庆、西安、长沙、青岛、沈阳、大连、厦门、苏州、宁波和无锡。而一线城市即为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4个城市。

近日,来自麦可思研究院的一份调查显示,毕业半年后,“新一线”城市与一线城市就业满意度、月收入差距明显。3年之后,“新一线”城市就业满意度迎头赶上。值得一提的是,“新一线”城市获得更多自主创业大学生的青睐。

 

“新一线”城市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连续5年增长

 

该项调查发现,2011~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在“新一线”城市总体就业满意度连续5年保持增长,但仍与一线城市差距明显

 

数据显示,2014届、2015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在“新一线”城市就业满意度为60%和62%,分别比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本科生低5个、4个百分点。而2011届毕业半年后在这两类城市就业的本科生,就业满意度的差距曾达到8个百分点。

 

但是,数据同时表明,毕业半年后两类城市的就业满意度差距在逐步缩小。这个趋势在高职高专毕业生身上体现尤为明显。比如,2014届、2015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在“新一线”城市就业满意度为59%和61%,分别仅比在一线城市就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低1个、2个百分点。而2011届毕业半年后在这两类城市就业的高职高专生,其就业满意度的差距为4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比较2015届大学生在两类城市就业不满意的原因可以发现,对在“新一线”城市就业不满意的本科生而言,“收入低”、“工作环境条件不好”的问题更为严重,分别占比66%、21%,比一线城市分别高3个、4个百分点。

 

 

而对于在“新一线”城市就业不满意的高职高专生来说,“工作环境条件不好”的问题同样相对严重,占比21%,比一线城市高2个百分点。但因“工作能力不够造成压力大”(占比21%)、“工作不被领导认可”(占比7%)导致就业不满意的比例相对于一线城市略低一些。

 

从职场人较为关注的月收入方面来看,2011~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在“新一线”城市与一线城市工作月收入虽然均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但“新一线”城市的月收入始终低于一线城市。不过,高职高专生的差距与本科生相比相对较小。

 

数据显示,2015届毕业半年后在“新一线”城市工作本科生月收入为3948元,比一线城市低998元。2015届毕业半年后在“新一线”城市工作高职高专生月收入为3513元,比一线城市低609元。

 

 

 

毕业3年后,“新一线”城市就业满意度迎头赶上

 

从职业中期发展角度来看,毕业3年后,“新一线”城市和一线城市的就业情况又呈现怎样的差别呢?

 

在月收入方面,两类城市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比如,2012届毕业3年后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本科生月收入为6315元,比在一线城市就业本科生低1713元;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高职高专月收入为5305元,比在一线城市就业高职高专生低979元。

 

同时,数据也显示,在职位晋升方面,一线城市的机会相对更多

 

2012届毕业3年后在“新一线”城市工作的本科生、高职高专生获得过晋升的比例为54%、61%,分别比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本科生、高职高专生低4个、3个百分点。调查发现,“薪资的增加”是毕业3年内得到晋升的毕业生最主要的晋升类型。但在“新一线”城市,毕业3年内“薪资增加”的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比例分别为78%和77%,明显低于一线城市的84%和82%。

 

然而,尽管“新一线”城市在月收入、职位晋升上不具优势,但数据分析显示,两类城市的就业满意度在毕业3年后进一步缩小。2012届毕业三年后在“新一线”城市工作的本科生就业满意度为60%,只比在一线城市就业本科生低2个百分点。而高职高专生在两类城市的就业满意度均为55%。

 

 

调查分析认为,出现这个现象可能由于“新一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相比,工作、生活压力相对较小,所以即便月收入、职位晋升方面提升有限,也依旧让很多在这里工作、生活的人获得较多满足感。

 

“新一线”城市获得更多自主创业大学生的青睐

 

在自主创业方面, 麦可思研究院对2011~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去向研究显示,毕业生在“新一线”城市创业比例增长迅速,且明显高于一线城市。调查分析认为,“新一线”城市或许能够提供更多机会

 

以2015届毕业生为例,在“新一线”城市工作的本科生中,有2.3%选择创业,比一线城市的比例高0.7个百分点;在“新一线”城市工作的高职高专生,有4.1%选择创业,比一线城市的该比例高1.2个百分点。

 

 

而从毕业3年后来看,在“新一线”城市工作的本科生创业比例更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从2010届的2.1%增长到2012届的4.2%,并且2012届在“新一线”城市创业比例比在一线城市的比例高出0.7个百分点。此外,2012届高职高专生毕业3年后在“新一线”城市创业比例为7.2%,比在一线城市比例高1.3个百分点。

 

 

分析认为,传统一线城市高昂的劳动力成本和租金成本,给处在起步阶段、资金本就不够充裕的自主创业者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相比之下,兼具所需创业成本较低和较高商业资源聚集度优势的“新一线”城市,可能更能获得自主创业者的青睐。

 

据悉,本文数据均来源于麦可思研究院2010~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该院曾在2013年底、2014年底、2015年底分别对2010届、2011届、2012届全国样本进行了3年后的再次跟踪评价。

 

文中调查数据由麦可思研究院提供

(责任编辑 朱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