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不落一人 泉口花菇唱出“致富三部曲”

2019-04-10 09:34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42803

本网讯(记者 费懋华)产业是强农之本,富民之源。阳新县洋港镇泉口村坚守产业定位,通过加大设施投入,拓宽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条,一步步将特色产业做细做实,用一颗小花菇,奏响农民致富曲。

    在泉口村花菇基地,一朵朵花菇散发着清香,呈现出勃勃生机。

    阳新县洋港镇泉口村村支书陈迪强:一个菌棒我们可以出到1斤半到一斤八两菇,按照市场鲜菇的价格,我们一个菌棒纯利润在1块钱左右。一亩地可以放置三万菌棒,3个大棚,收益纯利润一亩地在1万5到2万之间。

    2013年,为了带领村民致富,泉口村选择了当年投入、当年收益的花菇产业,并引入随州的花菇产业发展模式。然而,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却以失败告终。

    阳新县洋港镇泉口村村支书陈迪强:原因就是我们江南这边的雨水多,气候温差不大,随州的昼夜温差相差十几度,我们这个温差只有几度,所以就出不来好的产品。

    眼看着付出的心血就要打水漂,村两委开始仔细分析原因,并四处学习技术。在省农科院专家的建议下,村支书陈迪强前往浙江丽水考察,顺利将丽水花菇种植模式引入泉口村。

    阳新县洋港镇泉口村村支书陈迪强:当时我们去了浙江几趟,找到了他们的基地,经过多次的洽谈,我们就以合作社+基地,我们与浙江那边他生产菌棒,为我们提供种植大棚的建设,我们就是负责种植。

    在过去的基础上,新的130亩食用菌基地迅速发展起来,经过半年多的精心培育,基地当年收益80多万元。

    产业虽然见到成效,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菌种保存困难,存活率不高。为此,合作社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湖北泉口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柏旺:比如说大棚,在大棚上加盖太阳网,降低温度,然后发菌的时候制造了冷房,整个投入冷房这块投入了300多万,然后大棚投资了一千多万,没有改造之前,我们存活率达到了70%左右,改造之后,我们达到了90%到95%。

    随着种植技术逐渐成熟,香菇的致富之“火”迅速燎原,2017年,泉口村的花菇产业发展到阳新县的4个村,建立起8个合作社,种植面积超过200亩,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让农民在产业发展中增收致富。

    阳新县洋港镇泉口村村支书陈迪强:我们这边三留守都是一些妇女、五十岁以上的老人,这样一批人群,重活他们也干不了,正好我们这个产业,给他们提供了就业的平台。

    2018年,泉口村在阳新电商产业园成立销售公司,利用电商平台,将花菇卖得更远。

    湖北泉口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志伟:销售以前也是浙江老板,他把香菇从我这里拿过去的话,真正的利润空间在他们手上,到我们这边从每个贫困户手上,一斤香菇我回购过来就是五块,但是我给他才五块五,中间才五毛钱,所以说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推动市场,从线上线下,同时运作自己的一个品牌。

    经过烘干、包装后,现在,泉口花菇每斤的售价从66元到88元不等,今年产值有望达到千万元以上。

    目前,泉口村已经形成香菇菌种培育、菌棒生产、种植和销售的产业链条。下一步,还将加大产品深加工力度,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同时,利用食用菌生产的废弃料,发展循环经济,每年有望在废料中淘金100多万元,真正把花菇产业做成生态环保,利民富民的大产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