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超算一号"发射成功 遥感卫星这些事你了解吗?

2019-01-29 15:26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20824 科普中国   潘伟

1月21日13时42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文昌超算一号”商业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据了解,该卫星将专门为海南及南海区域提供遥感信息服务,预计于3月底完成在轨测试并交付使用,可实现海洋生态监测、船舶监测、港口监测等,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环境、国土、交通等多个领域。那么,什么是遥感卫星?遥感卫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遥感卫星主要可应用于哪些领域?人民网科普中国为此采访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由他来揭开遥感卫星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遥感卫星?

庞之浩解释称,遥感卫星,也叫对地观测卫星,不同于其它人造卫星传输信号,遥感卫星主要是对地面进行观测,是用于外层空间遥感平台的人造卫星。

那么,遥感卫星是如何工作的呢?庞之浩表示,简单地说,遥感卫星就是在空中给地面拍照片。卫星飞经地面接收站上空时,把电信号发送给地面接收站,地面接收站对电信号进行处理,人们就能看清楚卫星所拍的照片了。之后再据此进行规划、设计等,比如发现地球上的一些断裂层,在造铁路时就可以绕着走。

遥感卫星有哪些用途?

根据不同的用途,遥感卫星又可分为三大类:陆地卫星、海洋卫星、气象卫星。

陆地卫星主要用以收集地球信息,包括调查地下矿藏、地下水资源,监视和协助管理农、林、畜牧业和水利资源的合理使用,预报和鉴别农作物的收成,研究自然植物的生长和地貌等。

遥感卫星中常见的资源卫星就属于陆地卫星。庞之浩表示:“有些深山、沙漠地区,人工监测很困难,但使用资源卫星监测就十分方便。此外,资源卫星还可以监测小麦谷产、自然灾害等情况。”目前我国的资源卫星正向着高分辨率发展,庞之浩介绍道,我国高分系列资源卫星,如“高景一号”的分辨率就可达到0.5米。

气象卫星是以搜集气象数据为主要任务的遥感卫星,为气象预报、台风形成和运动过程监测、冰雪覆盖监测和大气与空间物理研究等提供大量实时数据。海洋卫星则是以搜集海洋资源及其环境信息为主要任务的遥感卫星。庞之浩表示:“地球上70%的区域都是海洋,依靠船或其它方式很难进行勘测。而海洋卫星站得高、看得远,可以了解全球海洋资源的变化,海洋气候以及海洋水色等。另外,还可对各个国家的一些岛屿进行观测,有利于保护资源和领土,用途极广。”目前,我国家已经发射了海洋一号和海洋二号等海洋卫星。

采访专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

本文由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副主任刘乃金研究员进行科学性把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