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县农村局驻村工作队扶贫侧记

2018-07-20 16:13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82957 陈亚武

县农村局驻村工作队扶贫侧记


白沙镇同斗村,是我县有名的贫困村,全村59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13户,贫困人口349人(全村总人口2668人),贫困发生率13.3%。2015年8月起,阳新县农村财政管理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和部署,深入同斗村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为同斗村脱贫致富点燃了新希望。


基本生活有保障

(一)村民喝上“安全”水

水是生命之源。2015年,县农村局扶贫工作队初到同斗村时,就发现该村吴堍、六房、虎门等几个组饮水条件十分恶劣,每个组只有一口井,但是没做护栏等,稍有不备,一些农户的鸭鹅等就会跳进去“嬉戏”、“与人共饮”,村人用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了解这一现状后,驻村工作队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并协调争取人畜饮水工程资金8万元。现在,全村的公用水井都进行了维护。此外,工作队还为同斗村向上申报项目资金40余万元,对该村房组、吴堍组的水塘和四房组的排洪港进行了改造,对观音彩水库水毁工程进行了重建,又投入18万余元对虎门组大山塘进行了整险加固。可以说,村民现在不仅喝上了“安全”水,而且生命安全得到了更有力地保障。


(二)群众走上“康庄”路

要致富先修路。近些年来,国家对新农村建设越来越重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多,“村村通”工程也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可是,由于各村地势、地形与分布等差异,并非每家每户出门就是水泥路。同斗村就是一个典型事例,几年前,通村公路就修到了村里,可是,到各组的“最后一段路”问题却一直悬而未决。扶贫工作队来了之后,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向上级协调争取到公路项目扶贫资金20余万元,修建了通组公路1.3公里,让村民“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现象成为了历史。


  1. 小孩能上“安心”学

“治贫先治愚”,教育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同斗村教育设施落后,原来的教学楼办公条件差、年代久,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很多家长考虑到孩子的安全问题,不得已将孩子送到县城上学,为此增加了较重的家庭负担。工作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充分发挥搭桥引线的作用,多方奔走,向上争取110余万元资金用于学校教学大楼、教室宿舍楼及附属设施重建。原先用空心板搭建楼板的“危楼”已退出使用,取而代之的是配备有现代完善教学配套设施的崭新教学楼。学校环境变好了,安全隐患消除了,学生们还用上了电教室,教育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家长们也更愿意让小孩就近上学。尤其是一些留守儿童家庭,能够就近上学,无疑帮他们减轻了家庭负担。学校环境的改善,不仅让学生能够安心上学,老师们教学也更有“劲头”。在老师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去年同斗小学参加白沙镇统考获得了全镇第一名的成绩,取得这一优秀的成绩离不开学校老师们的辛勤培育,更离不开工作队在背后的殷勤付出。


(四)山村用上“民心”灯

  据了解,此次亮化工程共安装了165盏太阳能路灯。亮化工程完工后,“民心灯”不但点亮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改善了山野的村容村貌,“民心灯”的点亮为塑造同斗村新形象又增添了一笔浓厚的色彩,为实现“美丽同斗”夯实了基础。


产业扶贫结硕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产业是脱贫致富的根本。驻村第一天,工作队员们就深刻意识到扶贫的根本不在于逢时过节给困难户送油送米,也不是国家每年每户提供的3、5千救助能解决,关键是村里要有造血功能,有主导产业。

通过走访,工作队发现,同斗村这个位置,地理面积大,接近5平方公里。自然风光秀美,日照条件很好,但是资源利用率低,非常适合开展光伏发电和观光农业。于是,一条“以产业为导向,以产业促就业,以就业促脱贫”的致富之路在队员们心中逐渐明朗。

为此,他们积极行动,引入湖北晶贝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在同斗开展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5兆瓦,村级则通过荒山荒地流转150亩收取租金盘活资源。同时,通过向上争取,运用扶贫项目立项,在六房、虎门、四房建立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00kw,总投资153万元。

在发展农业合作社项目上,工作队不遗余力地引入、引导成立阳新县同斗峰洲生态种养殖业合作社、父子山秀丽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楚江园林观光园,总投入2637余万元(峰洲投入60万元、秀丽投入40万元、楚江园林投入2500万元、扶贫投入3处37万元)。

针对青壮外出务工,土地抛荒严重的现象。工作队协助村两委对抛荒田地实行土地流转,投入扶贫资金70余万进行升级改造。建成105亩稻虾混养池、120亩精养鱼池、75亩高产农田和67亩现代化蔬菜四处基地。并根据地势和气候特点投入5万余元购买苎麻种分发给贫困户发展397亩苎麻种植。四个基地通过对外公开发包,一举为村组、村民年创收16万余元。

通过一系列的产业引带,村集体年收入一举达到45万元,对贫困户产业用工每年1400余人(次),初步实现了“以产业促就业,以就业促脱贫”的初衷。下一步,工作队打算,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加强村级对扶贫收益分配的引导,加强对村内突发贫困户的帮扶,并加强对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等。


扶贫精神永相传

走进同斗村,村民无不对工作队赞不绝口。而提起工作队,这两个人的事迹我们又不得不说。

马先发——驻村工作队的第一任队长。2015年初到同斗,面对村里恶劣的扶贫形势,他确实也有所犹豫,可是想起组织上对他的信任,他又鼓起了勇气。经过一番冷静的思索和分析,他决定先从满足村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做起。为此,他多次辗转于财政、扶贫办等部门,一次次“厚着脸皮”去申报项目、申请资金,期间他也多次碰壁,可是一想到这些项目能够极大改善村民们的生活环境,他又顿时有了精神。由于到处奔波,任工作队长2年多,他足足瘦了十来斤。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资金批下来了,项目也做起来了,同斗村也由“万事开头难”步入轰轰烈烈的大建设。

但是无人知道这个“铁”一般的汉子是顶着多大的压力,付出多大的艰辛才取得如此成绩。

马先发的母亲年过八旬,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并卧床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每天要有专人负责洗、喂、倒。他的爱人为支持他的扶贫事业,顾不上自己多病的身体,毅然决然独自扛起照顾母亲和家庭的重任,还曾多次因操劳过度晕倒在家中。然而,马先发同志却没有向党组织透露半点,而是坚决的服从组织上的决定,兢兢业业,全身心地投入到同斗村的扶贫工作上。这样的精神怎不令人起敬!

2017年底,马先发因母亲身体状况恶化,不得已离开为之奋斗了两年多的同斗村。局党组决定派遣刘鑫强同志接替马先发同志担任第二任扶贫队长,带领徐启安同志和费世梁同志接力同斗村扶贫工作。

也许是受到前任的感染和激励,或者是农村局的优良作风发扬。上任以来,三位同志同样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5+2黑加白的精神,促使半年时间就协同村两委建设成稻虾混养、精养鱼池、高产农田和蔬菜种植四处基地,进一步夯实了同斗村的产业基础。尤其是刘鑫强同志,今年夏天,孩子放暑假,而他的爱人又在医院上班,无法照顾,自己更不能轻易离岗,最后,他一咬牙,就把孩子带到了村里,以村为家,这在当地一时被传为了佳话。今年梅雨季节,为确保水库坝体安全,刘鑫强同志更是不顾血压高达180,带领徐启安、费世梁两位同志巡坝3天3夜。闻讯赶来接力的农村局其他同志看到刘鑫强同志巡坝中就着雨水吃降压药、全身上下因雨水浸泡诱发红一块青一块皮肤病的场景,无不动容。

路通了,灯亮了,水好了……一件件,一桩桩,县农村局驻村工作队一荏接一荏用一片片真情敲开了同斗村的致富之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