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旭明:贯彻十九大精神 筹划“工业粮仓” 黄石再创辉煌

2017-10-20 21:13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55596 新华网

十九大访谈:

马旭明 十九大代表、湖北省黄石市委书记

贯彻十九大精神 筹划“工业粮仓”黄石再创辉煌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作为老工业基地之一的黄石市如何贯彻落实?需要克服哪些主要问题?十九大代表、湖北省黄石市委书记马旭明做客新华访谈,就此展开探讨和交流。

新华网: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您聆听和学习报告后,有什么体会?

马旭明:聆听十九大报告后倍受鼓舞 催人奋进

党的十九大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我现场聆听了习近平同志所作的报告,深感自豪,倍受鼓舞,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报告立意高远、总揽全局、内涵丰富、富于创新,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明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新华网: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作为传统工业强市,黄石工业发展的现状如何?“十三五”期间,黄石工业进一步腾飞要克服哪些主要问题?

马旭明:加速转型升级 黄石工业腾飞必须克服四个问题

黄石曾被誉为“工业粮仓”,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矿产资源濒临枯竭以及新型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黄石与许多资源型城市一样,由于产业结构、生态环境、民生欠账等因素,工业发展逐步进入了爬坡期、转型期。

当前,黄石工业发展正处在战略机遇叠加期和转型升级关键期。“十三五”时期,我们要想实现工业进一步腾飞,必须着力克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工业结构的问题。长期资源型发展模式,导致黄石工业呈现“重重、轻轻”的结构特点,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目前全市工业轻重比为17.5:82.5。二是产业聚集度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空间布局分散、聚集度不高,没有形成完整产业链。比如,我市铜产业、特钢产业在全国有名有地位,但铜产品、特钢产品大多外销,在本地延伸加工的不多,相关上下游产业没有在黄石形成集群。三是产品附加值的问题。原材料产品较多,中高端和终端产品不够,很多产品处在产品链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效益不高。四是企业创新能力的问题。黄石大型企业创新能力较强,但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企业设立研发机构不积极,研发投入强度不够。

新华网:在国家强调新型工业化的背景下,黄石工业发展的方向在哪里?如何再创辉煌?

马旭明: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 开创黄石经济新局面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这为我们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增强了发展信心。习近平同志也曾强调:“工业是立国之本。”应该说,黄石的根基在工业,优势在工业;痛点在工业,难点在工业;差距在工业,短板在工业;希望在工业,出路在工业。所以,市委坚持把工业发展作为实现赶超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向全市发出了“坚持工业强市、加快赶超发展”的号召,并出台了《三年攻坚行动计划》。

新华网:今年4月,黄石成功获批国家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按党中央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旅游服务业发展是老工业城市转型的重要方向,作为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黄石将在哪些领域进行探索,围绕哪些重点任务如何开展工作,有没有时间表?

马旭明:黄石计划三年初步建成先进制造业中心

黄石成功获批国家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这是党中央对黄石这座老工业城市的关心和厚爱,也是黄石加快转型发展的一次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我们围绕四个重点领域,明确了示范区建设的六大重点任务,总的目标是计划通过三年努力,初步建成先进制造业中心。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拿出“首批”的闯劲,作出“首批”的担当,努力为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趟出的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新路子。

(责任编辑:邓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