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 争创新业绩 | 这里的号角最嘹亮

©原创   2017-10-13 20:29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509 云上黄石

云上黄石报道(记者 袁龙)一座城市,经济是根,文化是核。回望过去的五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构建大宣传格局,营造大气场,全面履行工作职责,将任务落到实处,为黄石赶超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开创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等主题,我市成立理论宣讲团和百姓宣讲团,近百人的基层理论宣讲员队伍开展“双宣讲”4700多场次,创造性地开展“百人千场”宣讲活动,参学人数超过80万人次。南岳社区“百姓故事会”2016年入选中宣部“全国社区宣传思想工作百个示范点”。

内聚力量,外塑形象。全市新闻宣传战线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两学一做”“抗洪抢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扶贫攻坚”等重大主题、重要活动、重点工作,精心组织策划一批极具影响力的专题报道,掀起转型发展的舆论热潮。“清风行动”“农村祠堂变身文化礼堂”等典型经验得到中央主流媒体重点推介和持续聚焦。城市形象宣传片《这里的春天最美丽》网络点击量近千万次。

用先进文化引领文化建设。过去,黄石农村里的祠堂除了婚丧祭祀省亲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闲置状态。现在,祠堂被改造了,保留了家族文化的氛围和婚丧祭祀省亲家族聚会的功能,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祠堂变成文化礼堂。同时,通过乡土文化能人、文化活动积极分子等文化骨干队伍,在文化礼堂开展了一大批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将文明之风吹进农民心田。

弘扬主旋律,社会思想就有了主心骨。近年来,黄石文化文艺工作蓬勃发展,以“刘伦堂先进事迹”为题材,我市创作的广播剧《老支书刘伦堂》先后在央广、湖北广播电台播出。话剧《刘伦堂》在第二届湖北省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同时还新建了群艺馆、城市规划展示馆等一批城市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2012年我市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荣誉称号;2013年我市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2014年出台了全市文艺奖评奖、重点文艺创作项目扶持、民间文艺团队扶持等四个办法。电影《刘伦堂》、刺绣作品《星云之梦》等在全国、全省广受好评;先后打造了大冶“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城市”、阳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国字号品牌。

结合黄石地方文化习俗,从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礼仪入手,设计出一套18项科学规范的礼仪制度。包括祭祀礼(家祭)、新员工入职礼、入团礼、启蒙礼、高校毕业典礼、中小学毕业典礼、壮军礼、高校开学典礼、结婚登记礼、金婚(银婚)礼、祭祀礼(公祭)、拜师礼、中小学开学典礼、入队礼、结婚典礼、开业庆典、成人礼、祝寿礼,开展一系列礼仪试点活动,广泛宣传形成知礼仪、讲礼仪、用礼仪的良好氛围。近两年,举办新式礼仪已经超过1300场,“行文明礼,做文明人”在全市蔚然成风,涌现出“清廉如水、一心为民”老支书刘伦堂、“新时代雷锋”刘国保等一批先进典型。全市注册志愿者超13万人,“十星级文明户”挂星10万余户。创建全国文明单位9家,省级文明单位149家,8个镇(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6个镇被评为省级文明乡镇,12个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黄石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网站建设、诚信建设、公益广告、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创建等实现突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宣传文化战线围绕文化事业大胆改革创新,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活力迸发。

(责任编辑:张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