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五年看变化: 从十三排到金广厦他们实现了安居梦

©原创   2017-09-27 15:36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2836 云上黄石

云上黄石报道(记者 邓思弦)人们常讲“安居乐业”,只有住得舒坦,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近年来,我市有序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让许多危房居民圆了安居梦。喜迎党的十九大,来看看居民的住房发生的变化。

说到十三排,很多人都会想到位于西塞山区的袁仓煤矿,曾经的袁仓煤矿辉煌一时,当时是湖北省最大的国有矿区,这里形成了十三排职工楼,人们称它为“十三排”。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的房子变得破损、老旧,形成了现在的袁仓煤矿棚户区。和平街社区居民代茵,以前住在十三排中仓154号,60平方米的平房,曾经的生活是历历在目。

和平街社区居民代茵:我们房子靠着山嘛,那时候,我们放学后一起孩子,就喜欢到山上摘葡萄吃,摘水果吃,那个时候山上有很多果树,一起爬山玩,

虽然童年时光给代茵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但生活中不方便的地方有很多,其中最困难的就是吃水问题。代茵告诉记者,由于水压低,她家常常只有拿着桶到一楼提水。

和平街社区居民代茵:由于我家住在五楼,水压低家里经常没水,我爸爸就拿着桶到二楼,有时候是一楼去接水,接满了就倒在这个水缸里,很麻烦的,

那时候,除了用水困难外,房屋漏水也是常有的事。

和平街社区居民代茵:下雨天因为我们平台积水,引起那个房屋漏水,你可以看的到,外墙那个地方都起层了,再一个就是卫生间和厨房的也容易引起漏水,卫生间的是因为管道比较老化了

代茵的家位于山边,由于山坡没有做牢固的护坡,如果下大雨,很容易出现滑坡现象,代茵的记忆中,每次下雨,她都特别害怕。

和平街社区居民代茵:护坡不牢固,因为它毕竟是靠山形成的,又没有做什么防护,不就几棵大树吗,碰到大雨我们是滑过一次坡的,有一次就是滑到那个,把那个泥土都滑到二楼那个地方来了,都滑过一次的。

十三排周边的居民楼大多建于上世纪70年代,房屋破损严重,有的地方已经风化,钢筋裸露在外,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这里配套设施不全,生活环境差,当时流传着一句话“车进十三排,进得去掉头难,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2012年,我市开始实施袁仓煤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十三排地区也属于棚改范围。得到消息。代茵一家第一个签订了房屋拆迁协议。2014年,她们家如愿住进了金广厦小区。从低矮破旧的平方,到现代高楼,代茵感慨万分。

和平街社区居民代茵:我家是101个平方,三室一厅的,家里用的水,还有天然气都非常齐全,而且下去的环境很优美,绿化也做得特别好,生活环境提高了很多。

代茵的父亲代炎松喜欢摆弄花卉。以前十三排的房子面积小,家里根本摆不开。现在就不一样了,新房面积大,还有窗台,种点绿植,生活非常惬意。

代茵的父亲代炎松:像我们老人没什么事情,我也不喜欢打牌,种一些植物可以陶冶情操,放在家里还可以美化环境。

据了解,2012年,我市开始实施袁仓煤矿棚户区改造项目,棚改面积约154300平方米,受惠居约4000户,像代茵这样享受到棚改政策,妥善安置的居民已有3100多户,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入户宣传,走访调查,把棚改的好政策传向千家万户。

和平街社区书记张炳红:他们这块有拿货币补偿。到黄石各小区购买,已经很安定的住下来了。有部分居民是通过政府的代筹房源,比如金广厦,恒升小区,枫和园等不同的小区,他们自愿的选择,

从十三排到金广厦,从低矮破旧的民房,到现代化的生活小区,很多居民通过棚改实现了自己的安居梦。实施棚户区改造的根本目的,是改善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兼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是一项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这也体现了党牵挂人民群众,心系群众生活的初心。

(责任编辑:侯泳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