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铁流过粤北 彰扬梅关傲骨精神

2016-09-28 16:09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4785 blog.sina.com.cn  

“有!第一,我要写封家信,交代我的子孙后代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第二,我死之后要把我葬在梅关。”

“为什么要葬在梅关?”敌人问道。

“葬在梅关站得高望得远,使我死后也能看到革命的烈火到处燃烧!”

这是刘伯坚最后的愿望。而他最后的这封家书写于1935年3月21日。临刑前,敌人问他还有什么后事要办。刘伯坚就说了以上这段话。虽然没有参加长征,但刘伯坚的死与长征有关。当刘伯坚的战友们在北上的漫漫长路上艰难远征时,他的生命征程就在长征的出发地走到了尽头。在这里,敌人企图以羞辱的方式摧毁刘伯坚的意志,却让内心坦荡的革命者写出了不朽的《带镣行》。刘伯坚的铮铮傲骨,与梅关精神无不契合。

作为冷兵器时代军事要塞的关隘,我国有许多座,而梅关无疑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个,特别是陈毅的《梅岭三章》更使梅关名扬天下。梅关连接赣粤,雄踞梅岭,为兵家必争之地。从行政区划分上看,梅关坐落在广东北部的南雄县约30公里的梅岭顶部,两峰夹峙,虎踞梅岭,如同一道城门将广东、江西隔开。

梅关素多梅。千百年来,梅关以梅的风骨、梅的品性、梅的精神陶冶着这方水土及此地之人。

红军长征过粤北示意图

刘伯坚血沃大地铸英魂

  以生命与鲜血写就家书

梅关是一片红色的土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经过梅关开始著名的万里长征。从1934年10月26日至1935年1月7日,红一方面军沿着粤湘边向西转移,先后经过粤北的南雄、仁化、乐昌、连县等县。

当中央红军主力出发长征时,刘伯坚奉命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他积极组织留守部队,在于都河多处架桥,为主力部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护送中央红军主力渡河长征。1935年3月4日,刘伯坚率部队转移突围时,在激烈的战斗中身中数弹,不幸负伤被捕。

在狱中,听到他坚决死后要葬于梅关后,敌人摇头叹气道:“刘伯坚这个人,死到临头还这么硬。”只好给了他纸和笔。于是刘伯坚稍加思索,挥笔疾书,镇定自若地写下了临刑前两封动人心魄的家书。一封是给凤笙大嫂的,另一封是给他尚在闽西山区坚持敌后斗争的亲密战友、革命伴侣王叔振的。信中说:

叔振同志:

我的绝命书及遗嘱你必能见着,我直寄陕西凤笙及五六诸兄嫂。

你不要伤心,望你无论如何要为中国革命努力,不要脱离革命战线,并要用尽一切的力量教养虎、豹、熊三幼儿成人,继续我的光荣的事业。

我葬在大庾梅关附近。

十二时快到了,就要上杀场,不能再写了,致以最后革命的敬礼。

刘伯坚

3月21日于大余

信中全无悲伤失望的言辞,表达了刘伯坚“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的伟大政治抱负,充满着为正义献身的傲骨精神,完全没有因为快上刑场了有丝毫改变。他在信里嘱咐亲人不要伤心,要教育好子女,为中国民族的解放努力,继续他未完成的光荣事业。1935年3月21日,刘伯坚大义凛然,不屈不挠,他牺牲的这天,中央红军正在第4次渡过赤水河。长征从此绝处逢生,40岁的刘伯坚却倒在了生命的终点。

1935年3月20日,刘伯坚于大余县监狱写给凤笙大嫂及妻子的遗书。

刘伯坚与王叔振的结婚照。

红色铁流冒雨突围大王山

  彰扬梅关精神冲破封锁线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色铁流,从东至西奔腾了二万五千里,横跨大半个中国。这支铁流克服了前有敌人拦阻、后有敌人追击的艰难困境,是人类坚强不屈的象征。1934年,红军长征铁流流过广东,在韶关彰扬不屈傲骨精神。

1934年10月,蒋介石准备发起总攻前夕,“南天王”陈济棠按照“秘密协议”为红军让出一条宽40华里的通道,红军从而突破第一道封锁线进入广东南雄。

红军进入南雄后,取得南雄新田之战的胜利,蒋介石于是重新调整部署,命令陈济棠加强第二道封锁线堵截红军。11月5日,红军冒着绵绵阴雨翻越粤北的大王山。大王山属五岭山脉,山峰海拔1640米,两侧是悬崖峭壁,山腰森林茂密、荆棘丛生,中间只有一条崎岖的羊肠小道可。时值初冬,寒风呼啸,山高路滑,红军战士衣服单薄,行军劳顿,行军困难重重。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战士们尽显梅关傲骨精神,不屈服于恶劣之势,找根树枝当拐杖,举着火把探路,犹如一条火龙在山间蜿蜒行进。爬上山顶时,红军战士的脚磨出了血泡,头和脸被荆棘划出道道伤痕,衣服被汗水和雨水浸透了,饥寒交迫。时任红一军团一师三团党总支书记的老战士萧锋在他的长征日记中讲述了翻越大王山时的情景:“走了半夜,还没下完山。我十分疲劳,眼皮都睁不开。下山时因为路滑,一不留神,摔到山沟深渊中去了。幸好半山腰的丛树将我挡住,没有再往下滚。我使劲大喊‘救命’,正好师部经过,首长叫战士打着手电,用绳子和几副绑腿带将我吊了上来。”

梅关精神支持着红军成功翻越大王山,突破第二道封锁线。之后,蒋介石再次颁布紧急“堵剿”电令,在第三道封锁线上修筑了数百座碉堡,加强防堵。坚强不屈如梅关,红军战士经与敌人数日激战,终于11月11日,在乐昌白石渡砖头坳将敌击溃,突破了敌人的第三道封锁线。13日,红军长征主力部队离开广东乐昌境内,向湖南宜章前进。

今天,在南雄、仁化等地依然可见红军写下的革命标语。仁化县铜鼓岭红军烈士纪念碑就是为纪念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城口,阻击敌军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所建。

无论是愿死后葬于梅关的刘伯坚,还是长征经过粤北的战士们,他们都将梅关的傲骨精神彰扬得淋漓尽致。每逢年节,一批又一批的宗亲会和旅游团从世界各地向梅关汇聚。他们长跪膜拜,踏雪赏梅,把梅关长长的驿道挤得水泄不通。与其说,他们来寻根认祖、祭拜祖宗,还不如说他们是来寻找一种精神,一种渗透在刘伯坚和长征战士们血液里的傲骨精神,这是得以使我们的民族永远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

广东省乐昌五山镇路边还有保存完好的红军墓。

刘伯坚

刘伯坚(1895—1935),谱名永福,号铁侠、铸;国外曾用大野(冶)、毅伯笔名。平昌县龙岗乡人。早年曾就读于成都高等师范学堂。1920年赴欧洲勤工俭学;1921年与周恩来等发起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入东方大学学习。应邀在冯玉祥部任国民军第二集团军总政治部副部长,后来再次被派往苏联学习军事,并出席了中共六大;到中央苏区后,任苏区工农红军学校政治部主任,参与领导宁都起义并任红5军团政治部主任,后任中革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苏区坚持斗争。1935年3月率部队突围时不幸负伤被捕,21日壮烈牺牲,时年40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