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15日,CCTV-10《探索·发现》播出两集考古纪录片《铜绿山考古探秘》,自2012年纪录35枚神秘足印起,摄制组前后跟踪拍摄3年之久,全面揭开湖北大冶铜绿山考古诸多谜团,让久远的历史鲜活起来。
编导李文训说,本片立项以后,摄制组便与考古队长期生活在一起,记录了大量现场发掘镜头,并以此展开叙述、构建。期间,与专家就剧本讨论持续不断,并不下数十次修改剧本,最终的呈现以考古发掘现场与历史谜题的探问相互穿插逐步推进,增加了可看性、趣味性。
无疑,这是一部关于铜绿山历次考古发掘成果的一次总回顾,也是铜绿山学术成果的最新展示,同时,这也是关于铜绿山开采冶炼史上迄今为止的最详尽的专题。
本片的播出取得了不错的收视效果,引发多方关注。本报记者跟随摄制组的镜头,深入了解铜绿山的前世今生。
漫山遍野的古代炉渣意味着什么?
20世纪50年代末,人们在铜绿山发现漫山遍野的黑色片石,经检测,得知这些黑色片石是古人冶炼矿产之后留下的炉渣。在对铜绿山现存的这些古代炉渣进行统计后,结果令人吃惊,它们的数量所对应的粗铜产量,竟然超过15万吨。
这些堆积如山的黑色矿炉渣,以及15万吨以上的铜产量意味着什么?
铜绿山考古领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陈树祥说,铜,是古代重要的战略物资,对铜的开采、冶炼和使用,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也意味着难以想象的巨大财富。
重达16.3公斤铜斧有什么作用?
1973年,考古人员在铜绿山意外发现了13件巨大的铜斧,其中最大的一件铜斧,竟然重达16.3公斤。
次年,考古人员在铜绿山发现了古代的露天采坑,紧接着又发现了许多面积巨大且密如蛛网的地下迷宫,每个迷宫都包括数十口竖井,以及数十条平斜巷道。同时还发现一批采矿、选矿和冶炼工具。
除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古代采矿冶炼遗迹,考古人员还在11号矿体东北3号炉旁和4号炉底各发现一块粗铜,含铜量分别为93.32%和93.99%。
大冶湖边出土饼状粗铜锭10多块,每块重1500克左右,平均含铜量为91.986%。陈树祥说,这些遗存和数据表明,至少在3000多年前的中国大冶地区,先民就已经掌握了完整而又先进的采矿炼铜技术。而铜绿山的冶炼技术,至少领先了世界水平2500多年。
35个神秘东周足印是何人留下的?
2012年的夏天,古人脚印足迹的发现,第一次让考古工作者窥见了大冶古代先民扑朔迷离的神秘身影。
在人类考古史上,足印的发现并非易事,这种罕见的考古发现在全球范围内也仅仅只有数例。而在铜绿山,考古人员一次性就发现了35枚东周古人足迹。
这些足印是谁留下的?是在什么样的状态让它们能够“穿越”至今?
多学科专家经深入研究得出结论:这些足印的主人,赤脚劳作,工作艰苦,劳动强度大,他们应该是从事矿冶生产的工匠。
考古人员综合所有考古迹象,大体还原了当时的场景:2500多年前的铜绿山,一派大兴炉冶的繁忙场面。山脚下,雨过天稍晴,几个赤足的矿工,正吃力的搬运物料,把足印嵌在生产场地。突然,暴雨又至,顺着山坡倾泻而下的泥石流,瞬间掩埋了冶炼场地,也凝固了这些足印。
首次发现墓葬能否揭示铜绿山的主人?
2014年11月19日,在距离发现古人足印遗迹直线距离仅150米处的山岗上,一个震惊考古界的发现悄然出现了。
在铜绿山四方塘遗址,考古队员陆续探明并发掘了135座墓葬,其中大部分为春秋时期的墓葬,出土铜、陶、玉、铜铁矿石等各种质地的文物170余件。
铜绿山考古此前一直是“见物不见人”,这批墓葬的发现是铜绿山40多年来矿冶考古的一次重大成果,但能否破解铜绿山主人之谜?
考古人员发现,大量随葬品一方面具有显著的扬越文化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十分明显的楚文化因素。湖北省博物馆馆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称,随着考古发掘及研究的,考古人员推断楚国人来到了这个地方,并进一步分析,楚人掌握铜绿山的时间,很有可能正是楚国北进中原,跻身“春秋五霸”的重要节点。楚国在崛起的过程中,铜绿山地区的铜,不仅为楚人提供了巨额的财富,更为楚国的军事扩张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大冶市市长王刚说,大冶这个地名就蕴含着“大兴炉冶”的意思,从商周时期的铜绿山,到近代张之洞创办的大冶铁厂,几千年漫长岁月里,大冶地区的采矿冶炼活动生生不息。今天,随着考古工作继续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青铜小镇的建设已破土动工,央视10频道《探索·发现》栏目两集考古纪录片《铜绿山考古探秘》的摄制并成功播出,对宣传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及大冶青铜文化意义重大。
来源:湖北日报讯 记者海冰、实习生施含露
链接:铜绿山考古揭秘(上)神秘的足印
链接:铜绿山考古揭秘(下)四方塘的秘密
责任编辑:柯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