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二十年】汪明荃:希望内地邀请更多香港剧团前去演出

2017-06-25 18:58   发布于湖北 阅读数: 0

“每年香港举办的戏曲节都会邀请内地剧团,希望内地也可以像香港一样,邀请我们的剧团。”6月22日,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网信办主办的“香江二十年,粤港共辉煌”采访团走访香港八和会馆,香港八和会馆主席汪明荃如是说。

清光绪年间,八和会馆在广州成立,是粤剧从业人员的专业组织。1953年,香港八和会馆注册成立。2009年,粤港澳三地联手,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一年,香港八和会馆发布“粤剧承传计划”。

6月22日的见面地点选在油麻地戏院。之所以选择这里,汪明荃解释,油麻地戏院1930年落成,1998年结束营业,同年获评为二级历史建筑。2012年,在香港粤剧界的努力争取之下,油麻地戏院活化为香港八和会馆“粤剧新秀演出系列”演出场地。

“粤剧新秀演出系列”是“粤剧承传计划”内容之一。汪明荃介绍,自2012年7月推出后,至今已有127名新秀演员参与演出超过140个剧目。“6位艺术总监(阮兆辉、罗家英、尹飞燕、新剑郎、龙贯天、李奇峰)在这里手把手培育新一代台前幕后接班人。”汪明荃说。

为培育更多粤剧表演接班人,早在2009年,香港八和会馆旗下的八和粤剧学院推出“青少年粤剧演员训练班”。课程四年制,学员大多是13~20岁有志投身粤剧的青少年。

香港中文大学学生梁非同、香港岭南大学学生温子雄均是训练班的学生。见面当天,他们俩登台表演《铁马银婚》,唱功了得,花枪也是耍得有板有眼。汪明荃称赞说,他们犹如一股“清流”,为粤剧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走上粤剧道路,相信是一种缘分。”梁非同说,家里没有人从事跟粤剧有关的工作,但她自小喜欢粤剧。“大学时间比较充足,没上课时,我就去练功。”梁非同还说,在香港八和会馆的组织下,她曾多次到内地交流学习,比如曾到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培训,培训结束后还在粤港澳三地演出《白蛇传》。

温子雄则是出生在粤剧家庭,爸爸是一名粤剧演员。“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我发现粤剧的魅力非常吸引人,平时听的音乐都是粤剧。”温子雄说。

粤剧的传承,同样离不开愿意欣赏、懂欣赏的观众。香港八和会馆为拓展观众群,与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教育大学合作设立“粤剧艺术课程”,并在四所初中设立“粤剧课程”,普及粤剧教育。此外,香港八和会馆多次举行大型粤剧推广展览,如与香港机场合作,举办“两棚双人展”“众仙庆生大派对”,与铜锣湾时代广场合作举办“过年睇粤剧”展览。

近年来,香港粤剧界推出不少新剧目,融入西方歌剧和跨媒体,以吸引年轻观众。在香港八和会馆理事会副主席新剑郎看来,粤剧是一项传统表演艺术,保留着传统才能谈创新,没有传统,谈不上创新。新秀演员谢晓莹是一位剧团负责人,参与编剧工作。她说,香港很多剧团都在创作新剧目。“我们希望是在以旧为新的基础上,可以创造出吸引年轻人的剧目。”

香港粤剧与广东粤剧同根同源。在谈到粤港合作时,汪明荃提到,由于香港粤剧团都是私营剧团,自负盈亏,如果内地邀请方不提供经费,很难前往。谢晓莹也深有体会。“我们每个人都很想去内地演出,但完全没有门路,不要说卖不卖票,包不包场,吃住行都是问题,根本不够钱过去。”

在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之际,香港八和会馆动员了老中青100多位演员,并邀请几十位广东武打同行,将一同演出《观音得道》《香花山大贺寿》等传统排场戏。据了解,排场戏是在特定的节庆、场合,剧团必须要表演的剧目,作为正式演出前的“开场戏”,也称“例戏”。有一部分排场戏在内地近乎失传。

“罗家英说,趁现在老一辈还在,还记得一些传统东西,尽量把它抢救下来,希望年轻人知道什么是传统排场戏。”汪明荃说,将古老排场戏传下去,是老一辈艺人的心愿。

汪明荃还透露,2018年10月,位于西九文化区的戏曲中心有望正式启用。“原先,西九文化区是没有这个项目的,是我们非常困难才争取来的。”

“香港粤剧生存非常困难,自由组合,自己是老板。”汪明荃望了望站在身边的青年演员们,感慨说:“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踏上舞台,所以新人也要加把劲。”

来源:人民网

相关阅读